×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小型工作室聲學設計】+【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第2版)
【小型工作室聲學設計】+【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第2版)
【小型工作室聲學設計】+【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第2版)
【小型工作室聲學設計】+【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第2版)

【小型工作室聲學設計】+【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第2版)

NT$1550
已售:138

圍繞“如何在家中打造夢想中的錄音室”主題,幫助普通人僅憑很少的聲學設計原理基礎,以零成本或低成本改造房間、改善室內聲學環境,從而獲得專業級別的錄音音質。


東方書院前.png

10002.jpg

【小型工作室聲學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如何在家中打造夢想中的錄音室”主題,幫助普通人僅憑很少的聲學設計原理基礎,以零成本或低成本改造房間、改善室內聲學環境,從而獲得專業級別的錄音音質。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部分是聲學和聲音控制(第1 ~ 6章),包含聲學定義、反射聲控制、低頻下限、黃金三要素、聲學處理和聲學誤區; 第二部分是工作室聲學處理(第7~ 13章),講解了如何選擇房間作為工作室、新手人門、工作室的佈局和聲學資料、零成本的家庭工作室方案、理想的家庭工作室聲學設計方案、雜訊控制和隔聲; 第三部分是工作室聲學設計系列案例展示(第14~ 19章),收錄了家庭辦公室、地下室、臥室等多種類型的優秀設計案例。

本書通俗易懂、案例豐富、實用性強,是音樂人或視頻創作者低成本打造屬於自己的錄音室的“一本通”。 本書適合作為高校音樂、錄音藝術、播音主持、影視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適合作為影視與傳媒行業、網路直播行業從業者的入門指導書。

作者簡介

米奇·加拉格爾(Mitch Gallagher)米奇·加拉格爾吉他手、作曲家,曾經讀於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摩海德分校、密蘇裡大學堪薩斯分校。 曾獲1991年的納拉斯獎(格萊美獎的前身)。 從事多年專業音訊零售、負責自由錄音和現場聲音工程,在大學裏教授錄音和電子音樂課程,並且主講過許多關於錄音、MIDI和現場聲音的講座,曾在美國和歐洲各國就音樂科技主題進行演講。 他主理的MAG媒體制作公司,提供一系列的錄音、混音、編輯和母帶製作服務,以及自由撰稿和編輯服務。 1998年被任命為《鍵盤》雜誌的高級科技編輯。 2000年1月起擔任《EQ》雜誌的總編輯5年。 他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各國的音樂雜誌上發表了近1000篇有關音樂科技和錄音的產品評論和文章。 石蓓,中國傳媒大學錄音專業碩士,華南理工大學聲學專業博士,浙江大學博士後。 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從事錄音藝術與音訊科技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目錄

第一部分

聲學和聲音控制

第1章聲學定義002

聲學與隔聲004

聲學基礎004

第2章反射聲控制009

房間內的聲音009

一次反射聲012

混響衰减013

控制反射聲和混響014

第3章低頻下限018

房間模式和駐波018

3種房間模式020

第4章黃金三要素026

房間尺寸026

房間形狀028

房間資料029

第5章聲學處理030

為什麼不直接使用均衡處理? 030

高頻吸聲體032

擴散039

聲學處理套裝041

第6章聲學誤區042

雞蛋巢042

牆上掛毯042

任何泡沫都有用043

傢俱可以解决聲學問題044

低頻陷阱佔用了太多空間045

均衡可以解决所有的聲學問題045

第二部分

工作室聲學處理

第7章選擇的房間作為工作室048

隔聲048

臥室049

閣樓049

地下室049

車庫050

找一個角落050

第8章新手入門051

四處走走053

從低頻到高頻的掃頻訊號053

對房間進行聲學分析054

自己動手進行聲學分析055

請人進行聲學測量和分析057

第9章工作室的佈局和聲學資料058

朝向058

音箱佈置和聽音位置059

對稱061

終的解決辦法062

安裝聲學資料的位置064

創建一個無反射區068

終結果068

其他情况的解決方案069

第10章零成本的家庭工作室方案072

常規的家居用品072

一個全新的方案073

第11章理想的家庭工作室聲學設計方案075

聘請設計師075

設計師的筆記079

為什麼你應該瞭解昂貴的方案? 085

第12章雜訊控制087

設備雜訊087

採暖、通風和空調雜訊089

第13章隔聲091

不拆除建築結構091

如果不能拆除重建該怎麼辦? 094

現實情况095

第三部分

工作室聲學設計系列案例展示

第14章家庭辦公室099

低頻聲100

反射聲102

選擇103

第15章地下室104

如何佈置工作室的朝向? 106

低頻聲112

反射聲116

第16章臥室122

Primacoustic公司的設計方案123

RealTraps公司的設計方案125

傲世聲學公司的設計方案127

Walters-Storyk設計團隊的設計方案128

拉斯·伯格團隊的設計方案130

另一種方案131

第17章外觀代表:備用房間133

專業設計133

聲學處理138

實際的方案139

第18章錄音間143

聲學處理146

尚未完工151

結果154

第19章設備間156

聲學處理157

後記159

術語彙編160

----------------------------

【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第2版)】

內容介紹

本書介紹了如何在小型工作室環境中運用成功製作人常用的*混音技巧,獲得專業商業級質量的混音效果。 作者借助上百位工程師的混音秘笈,介紹了從簡單的均衡、監聽、動態處理效果器一直到母帶製作和輸出,帶領初學者一步步進入混音的世界。 本書語言淺顯易懂而不乏嚴謹,去除了小型工作室不需要的高深聲學理論,以及對複雜、昂貴的設備的介紹,內容直擊缺乏雄厚實力的創作人的痛點,滿足了小型工作室實現專業製作的流程和水准的需要,對那些充滿熱情且熱切希望進入專業混音領域的初學者而言,是一本切實有效的入門指導書。 本書適合混音師、調音師、自由音樂人、作曲家等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Mike Senior是一名專業音訊工程師,專門為在小型工作室工作且預算緊張的人傳授製作人的科技。 他在《Sound on Sound》雜誌的“Mix Rescue”專欄中改進了數十部業餘作品,不斷地證明,音樂人可以用價格合理的設備獲得商業級的效果! 曹猛,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錄音藝術碩士,*青年錄音師。 自幼學習音樂,本科和碩士階段先後在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學習,獲錄音藝術碩士學位。 擅長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的錄音製作,具備身歷聲、多聲道環繞聲、沉浸式三維聲等多種類型與形式音樂節目的錄製經驗。 與國內外眾多*樂團和音樂家合作,錄製發行了大量CD、DVD和藍光唱片。 譯著有《小型工作室混音制作指南》,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年9月。

目錄

第1部分聽與所聽1

第1章近場監聽的使用3

1.1選擇你的“武器”3

1.2音箱的定位10

1.3聲反射的處理13

1.4房間共振的處理16

1.5我的監聽系統什麼時候準備好? 22

小結24

第2章互補監聽27

2.1 Auratone 5C*聲立方的魔力28

2.2耳機35

2.3家用低價小音箱37

小結38

第3章杜絕低頻危害41

3.1處理低價的倒相式音箱41

3.2取室內的“平均值”42

3.3頻譜分析和量測43

3.4觀察那些紙盆44

3.5先發制人地處理低頻46

小結47

第4章從主觀印象到客觀結果49

4.1訓練你的耳朵49

4.2對照參攷曲目混音的藝術54

4.3每個人*需要一張*網60

小結63

第2部分混音準備65

第5章重要的基礎工作67

5.1重新開始67

5.2提高瀏覽效率68

5.3工程勘察70

5.4修正素材的時間72

小結73

第6章節奏調整和音準調整75

6.1音樂律動和節奏調整76

6.2節奏調整的音訊編輯技巧79

6.3音準調整83

6.4對速度的要求88

小結88

第7章素材組織與編曲91

7.1素材組織91

7.2為你的編曲注入活力94

小結98

第3部分平衡101

第8章構建初步平衡103

8.1順序,順序! 103

8.2進行簡單的平衡107

8.3更複雜的平衡任務116

8.4案例研究:鼓的多軌錄音121

小結124

第9章合理的壓縮127

9.1兩個壓縮控制參量127

9.2細化壓縮設定133

9.3並聯壓縮140

9.4回歸平衡本身141

小結142

第10章其他動態處理器145

10.1擴展器(Expansion)和雜訊門(Gating)145

10.2加强瞬態回應148

10.3受節奏驅動的平衡處理150

小結151

第11章合理的均衡153

11.1頻率掩蔽與平衡153

11.2基本均衡處理工具和使用技巧155

11.3多軌同期錄音的均衡處理163

11.4先進的均衡工具165

11.5均衡的局限性170

小結170

第12章其他頻率處理設備173

12.1失真:一種混音工具173

12.2低頻增强176

12.3合成鋪底(Synth Pads)181

小結181

第13章分頻段動態處理183

13.1對全頻段動態處理器的均衡調整183

13.2多段壓縮187

13.3動態等化器190

13.4頻譜動態處理194

小結194

第14章旁鏈的作用197

鍵控多段壓縮199

小結200

第15章流暢的平衡調整201

15.1移除脚手架201

15.2重新平衡已混合的音訊203

15.3設備不是介面205

小結206

第4部分個性化聲音美化207

第16章混響的使用209

16.1 5個方面同時改善209

16.2重要的混響控制和參數設置210

16.3融合混響212

16.4用於塑造聲場大小的混響217

16.5用於音色美化的混響220

16.6餘音控制混響223

16.7增强身歷聲寬度的混響224

16.8混響效果的擴展224

小結226

第17章延時的使用229

17.1基本延時控制與設定229

17.2身歷聲中的延時運用232

小結233

第18章身歷聲增强235

18.1編曲微調235

18.2身歷聲寬度調節237

18.3靜態增强239

18.4動態增强243

18.5選擇,選擇244

小結245

第19章母線壓縮、自動化和收尾工作247

19.1母線處理247

19.2根據參攷音樂進行響度匹配253

19.3參攷曲目一覽表260

19.4自動化261

19.5完善細節263

19.6確定*終混音版本271

19.7母帶處理275

小結278

第20章結論281

附錄音樂工作室和錄音製作概述283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jpg

【小型工作室聲學設計】+【小型工作室混音製作指南】(第2版)
NT$15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