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筋針療法】(第2版)+【動筋針療法】(配增值)
【筋針療法】(第2版)+【動筋針療法】(配增值)
【筋針療法】(第2版)+【動筋針療法】(配增值)
【筋針療法】(第2版)+【動筋針療法】(配增值)

【筋針療法】(第2版)+【動筋針療法】(配增值)

NT$1200NT$2999
已售:193

動筋針療法是結合經絡學、刺灸學、經筋學、解剖學和運動學等一系列學科的一種綜合針刺療法,特點是:精准施針,帶針運動,效果立竿見影。


東方書院前.png


【筋針療法】

編輯推薦

筋針療法具有“取穴簡捷”“無痛無感”“速效高效”“經濟安全”“簡便易學”等特點。 本書理、法、穴、術俱備,既傳承古訓,又開拓創新,詳細介紹了60餘種筋病的筋針治療,對於廣大針灸醫師、中醫藥院校師生來說,是一本厚重翔實、見解獨到、回味無窮的臨床讀物。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紹了筋針療法的由來、筋針命名的含義。 第二章詳細闡述了經筋相關理論,包括經筋的生理特性、病因病機、經筋痹病、經筋病候、筋病辨證、筋病的診查、筋病治則剖析、經筋療法與筋針療法等。 第三章系統闡述筋針療法,包括筋針療法的特點、筋針的作用機理探析、經筋六向評估、筋穴的取穴原則與方法、筋針的操作方法、建子針法與百刻針法等。 第四章是筋針臨床應用部分,介紹了60餘種筋病的臨證經驗。 最後附“十二經筋彩圖”。

作者簡介

劉農虞: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曾任香港大學中醫副教授、教學顧問(碩士課程學術主任),兼任國際筋針學會會長、中國針灸學會經筋診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劉恒志:在家父中醫的耳濡目染下,認識中醫,對針灸情有獨鍾,2019年拜師學習針灸,並結合自己專業特長,研發新型實用針具——筋針,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為筋針的進一步研發作出了貢獻。

目錄

第一章概述/ 1

一、筋針療法的由來/ 1

二、筋針命名的含義/ 5

第二章經筋理論/ 8

一、《靈樞·經筋》原文/ 8

二、經筋的生理特性/ 10

(一)經筋的概念/ 10

(二)經筋的循布特點/ 11

(三)衛筋學說(上)/ 16

(四)經筋之“體陰用陽”/ 18

(五)筋脈系統假說/ 20

附:調氣分營衛/ 34

(六)經筋與臟腑的關係/ 38

(七)經筋與肌肉、筋膜/ 39

三、經筋病的病因病機/ 43

(一)經筋病的病因/ 44

(二)經筋病的病機探析/ 45

附:筋(肌)急則痛/ 47

四、經筋痹病/ 48

(一)經筋痹病命名/ 48

(二)筋痹與五體痹/ 51

(三)以筋為中心的五體辨痹思維模式/ 55

(四)建立符合針灸特點的辨證思維模式/ 56

五、經筋病候/ 56

(一)經筋病候特徵/ 57

(二)經筋病候分類/ 57

(三)經筋病候解析/ 59

六、筋病辨證/ 60

(一)經筋辨證/ 60

(二)痛腫辨證/ 61

(三)竅腔辨證/ 62

(四)骨脈辨證/ 63

七、筋病的診查/ 63

(一)筋病的四診/ 63

(二)筋病的檢查方法/ 65

八、筋病治則剖析/ 69

(一)“以痛為輸”是筋病取穴主法/ 69

(二)“燔針劫刺”是筋病施術法則/ 71

(三)“以知為數”是筋病取效準則/ 73

九、經筋療法與筋針療法/ 74

(一)經筋療法/ 74

(二)經筋針法/ 76

(三)筋針療法/ 77

第三章筋針療法/ 79

一、筋針療法的特點/ 79

(一)取穴簡捷/ 79

(二)無痛無感/ 79

(三)速效高效/ 80

(四)經濟安全/ 80

(五)簡便易學/ 80

二、筋針對軟組織損傷即刻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 80

三、筋針的作用機制探析/ 83

(一)得氣與氣至的關係/ 83

(二)淺刺無感針法的臨床文獻研究/ 86

(三)衛筋學說(下)/ 87

(四)淺刺無感針法的研究/ 90

四、經筋六向評估/ 91

五、筋穴的取穴原則與方法/ 93

(一)取穴原則/ 93

(二)取穴方法/ 94

六、筋針的操作方法/ 96

(一)針具選擇/ 96

(二)筋針體位/ 96

(三)消毒/ 98

(四)進針方法/ 98

附:皮紋網眼無痛進針法/ 98

(五)筋針刺法/ 101

(六)動筋激衛/ 103

(七)皮下留針/ 104

(八)出針/ 104

七、筋針常見意外的處理與預防/ 104

(一)皮下出血/ 104

(二)筋針脫落/ 105

(三)暈針/ 105

八、建子針法與百刻針法/ 105

(一)衛氣行/ 106

(二)建子針法/ 108

(三)百刻針法/ 114

九、其他輔助療法/ 117

(一)電療/ 117

(二)腕踝針療法/ 117

(三)皮內針療法/ 118

(四)艾灸療法/ 118

(五)拔罐療法/ 118

(六)經絡整脊療法/ 118

(七)膠布療法/ 118

(八)制動療法/ 118

(九)膏油療法/ 118

十、筋針療法的適應證——經筋病證/ 119

第四章筋針臨床應用/ 121

第一節筋性痹病/ 121

一、頭面部經筋病/ 121

頭痛(偏頭痛)/ 121

面癱/ 125

三叉神經痛/ 130

面肌痙攣/ 134

中風(維筋病)/ 136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143

二、頸項部經筋病/ 146

落枕/ 146

頸椎病/ 148

胸廓出口綜合征/ 158

三、胸背部經筋病/ 160

背肌筋膜炎/ 160

胸椎後小關節紊亂/ 163

胸壁扭挫傷/ 165

肋間神經痛/ 167

四、上肢部經筋病/ 170

肩關節周圍炎/ 170

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 175

岡上肌腱炎/ 178

肱骨外上髁炎/ 181

肱骨內上髁炎/ 183

肱三頭肌腱損傷/ 185

腕關節扭傷/ 187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189

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 192

腱鞘囊腫/ 194

腕管綜合征/ 196

五、腰骶部經筋病/ 198

慢性腰肌勞損/ 198

急性腰扭傷/ 201

腰臀部筋膜炎/ 204

梨狀肌綜合征/ 207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209

腰椎間盤突出症/ 211

肥大性脊柱炎/ 222

六、下肢部經筋病/ 225

股四頭肌損傷/ 225

股內收肌群損傷/ 227

闊筋膜張肌損傷/ 229

膕繩肌損傷/ 231

膝側副韌帶損傷/ 233

髕腱炎/ 237

髕前、下滑膜囊炎/ 239

髕骨軟化症/ 241

髕下脂肪墊肥厚/ 243

腓腸肌群損傷/ 245

踝關節損傷/ 247

跟腱炎/ 250

跟腱滑囊炎/ 252

踝管綜合征/ 253

足掌痛/ 255

足跟痛/ 256

第二節筋性腔病/ 258

胸痹/ 258

心悸/ 261

胃痛/ 263

呃逆/ 265

便秘/ 267

癃閉/ 269

痛經/ 271

閉經/ 273

第三節筋性竅病/ 276

眩暈/ 276

耳鳴(耳聾)/ 279

近視/ 284

鼻鼽/ 288

牙痛/ 291

聲音嘶啞/ 292

陰癢/ 294

產後漏尿/ 296

第四節其他病證/ 298

蛇丹/ 298

附篇/ 303

調形針法、調氣針法、調神針法/ 303

衛氣學說/ 308

衛皮學說/ 310

衛蹺學說/ 321

筋針歷程/ 332

--------------------------------------

详情-03.jpg

【動筋針療法】

編輯推薦

★臨床療效好,可重複,無副作用的針灸新療法

★精准排查病症責任肌靶點,診斷明確,清晰明了。

★常見病症治療,配有治療視頻及診療分析,方便學習掌握。

內容簡介

動筋針療法是指在針刺留針過程中,患者身體帶針進行運動。 它是結合經絡學、刺灸學、經筋學、解剖學和運動學等一系列學科的一種綜合針刺療法。 主要用於軟組織損傷導致的各種痛證和某些內臟疾病。 動筋針療法操作三大步驟中靶點是首要,針刺是關鍵,運動是覈心。

本書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理論基礎,介紹動筋針療法的理論依據和作用機制等。 中篇針刺科技,詳細論述了靶點尋找、針刺方法和運動管道,以及靶點尋找流程等,並附有照片和視頻說明。 下篇臨床治療,按身體部位分為七章,介紹了50餘種常見病症的治療,並配有治療視頻及診療分析,方便廣大讀者學習掌握。

作者簡介

陳德成,醫學博士,紐約執照針灸醫師,美國紐約自然針灸健康中心院長,紐約健康學院教授,美國紐約中醫針灸傳承基地負責人,美國中醫針灸傳承學會會長。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士、碩士(導師長春中醫藥大學劉冠軍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導師南京中醫藥大學邱茂良教授)。 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工作。 出版了《中國針灸獨穴療法》和《中國針灸美容抗衰全書》等17部中醫針灸專著。 發表了100多篇專業論文。 曾受中國衛生部派遣出訪多國講學,臨床,並為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治療。

目錄

緒論

上篇理論基礎

章動筋針法概述

節動筋針法的兩個病例思考

第二節動筋針法的產生

第三節動筋針法的概念

第四節動筋針法的靶點治療

第五節動筋針法和動筋針療法

第二章動筋針法兩個經典概念運用

節以痛為輸

第二節阿是穴

第三章動筋針法的三個理論淵源

節薛立功教授的結筋病灶點理論

第二節宣蟄人教授的肌肉壓痛點理論

第三節美國醫生Janet Travell的肌筋膜激痛點理論

中篇針刺方法

第四章靶點檢查

節動態檢測確定責任肌

一、頭頸部關節動態檢測

二、肩關節(盂肱關節)動態檢測

三、肘關節及前臂動態檢測

四、腕關節動態檢測

五、腰腹部動態檢測

六、髖關節動態檢測

七、膝關節動態檢測

八、踝關節動態檢測

第二節定位檢查確定靶點

一、相關名詞概述

二、循經檢查

三、循筋檢查

四、循肌檢查

五、循膜檢查

第三節靶點檢查流程

一、患者主訴

二、動態檢測

三、局部觸診

四、檢查流程

第五章針刺技巧

節針具選擇

一、普通針灸針

二、動筋針

第二節進針方法

一、進針點

二、進針方法

三、調針方法

第三節基本針法

第四節輔助針法

一、單式針法

二、複式針法

第五節針刺層次與針感

一、傳統中醫角度下的針刺層次

二、現代解剖組織學角度下的針刺層次

三、針刺層次與針感的關係

四、得氣與療效的關係

第六節動筋針法的作用機制

第六章運動方法

一、全身肌肉分佈

二、運動平面和動作

三、運動的原則

四、運動方法

五、運動的意義

六、運動的注意事項

七、行針與動筋的關係

節頭面部運動

第二節頭頸部運動

第三節肩背胸部運動

第四節肘臂部運動

第五節腕指部運動

第六節腹部運動

第七節腰背部運動

第八節髖和大腿部運動

第九節膝和小腿部運動

第十節踝趾部運動

下篇臨床治療

第七章頭面部疾病

節耳鳴(翼內肌和翼外肌緊張)

第二節耳鳴(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緊張)

第三節耳鳴(胸鎖乳突肌緊張)

第四節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咬肌損傷)

第五節面癱(面神經麻痹)

第六節三叉神經痛

第八章頭頸部疾病

節頭痛(頭半棘肌和頭夾肌緊張)

第二節頭頸痛(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損傷)

第三節頭頸痛(肩胛提肌和頭頸半棘肌損傷)

第四節頸椎病(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損傷)

第五節頸肩部扭傷(肩胛提肌和斜方肌損傷)

第六節頸肩疼痛(胸鎖乳突肌和頭頸半棘肌損傷)

第七節頸肩疼痛(胸鎖乳突肌損傷)

第八節落枕(肩胛提肌損傷)

第九節落枕(胸鎖乳突肌和後斜角肌損傷)

第十節頸肩疼痛(肩胛提肌和前中斜角肌損傷)

第十一節頭頸痛(胸鎖乳突肌和頭頸半棘肌緊張)

第十二節頭痛頭暈(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緊張)

第十三節頭頸痛(斜角肌緊張)

第九章肩、背、臂部疾病

節肩痛(岡上肌和三角肌損傷)

第二節肩周炎(三角肌中束和岡上肌損傷)

第三節肩臂痛(肱三頭肌和岡下肌損傷)

第四節肩痛(喙肱肌和胸小肌損傷)

第五節肩痛(斜方肌和三角肌損傷)

第十章肘、腕、手部疾病

節拇指腱鞘炎(拇短伸肌和拇收肌損傷)

第二節拇指腱鞘炎(拇長屈肌損傷)

第三節網球肘(前臂伸肌損傷)

第四節網球肘(肱橈肌損傷)

第十一章腰腿部疾病

節腰腿痛(腰方肌和臀大肌損傷)

第二節腰痛(腰肌勞損)

第三節急性腰扭傷(腰大肌損傷)

第四節慢性腰痛(腰大肌損傷)

第五節腰髖痛(臀大肌損傷)

第六節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

第七節腿後痛(股二頭肌損傷)

第十二章胸腹部疾病

節超重(腹直肌緊張)

第二節肥胖症(大腿减肥)

第三節肥胖症(腹部减肥)

第四節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

第五節便秘(腹直肌緊張和腸蠕動减慢)

第十三章膝、踝、足部疾病

節膝關節痛(半月板損傷)

第二節膝關節炎(股四頭肌和闊筋膜張肌緊張)

第三節膝關節痛(股四頭肌和腓腸肌損傷)

第四節膝關節痛(膝關節炎,股四頭肌損傷)

第五節膝關節痛(膝關節炎)

第六節膝關節痛(鹅足損傷)

第七節踝關節痛(脛骨後肌和趾長屈肌損傷)

第八節踝關節痛(外踝扭傷)

參考文獻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筋針療法】(第2版)+【動筋針療法】(配增值)
NT$12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