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不對稱催化基礎》的組織形式與大部分不對稱催化的書籍不同,是按照基本概念和原理進行分章敘述的。 雖然反應和催化劑的選取主要基於教學上的重要性,選取的例子能够保證涵蓋大部分經常遇到的反應、催化劑和配體。 首先介紹了不對稱轉化的主要類型(前手性底物的不對稱催化、外消旋體的動力學折開和動態動力學折開)及其相應的能量圖。 概括了不對稱催化中的大部分化學活化模式及催化劑,立體化學資訊從催化劑到反應底物傳遞的過程; 通過添加劑對手性催化劑的優化,各種類型的折開過程—動力學折開、平行動力學折開、動態動力學折開和動態動力學不對稱轉化; 非線性效應; 負載手性催化劑; 等等。 可作為有機化學、藥物化學及精精細化工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大學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教師、科研人員、製藥工業和精細有機化工及相關行業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編著者Patrick J.Walsh(帕特里尅J.沃爾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lanMacDiarmid的終身教授,主要從事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合成及C-C偶聯反應研究,及其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在國際學術期刊Chem. Rev.等發表SCI論文170餘篇,累計影響因數超過1000。
Marisa C. Kozlowski(瑪麗莎C.科茲洛夫斯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合成。
譯者趙金缽,東北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副教授,2004年畢業於天津大學化學系和天津大學外國語學院,獲得應用化學和英語雙學位學位。 2010年畢業於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師從麻生明院士。 2010年-2014年在美國從事金屬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博士後研究。 2014年3月至今任東北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副教授。 長期從事金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和藥物化學研究。 現時主要從事過渡金屬均相催化和不對稱合成反應研究。
目錄
第1章不對稱誘導的模式/001
1.1簡單的不對稱誘導:非催化的背景反應/ 001
1.1.1簡單的溫度效應/003
1.1.2多路徑反應中的溫度效應/ 004
1.1.3非理想的溫度效應/007
1.1.4其他因素:添加劑、溶劑、濃度/壓力/ 012
1.2簡單的不對稱誘導:內在的複雜性因素/ 014
1.3動力學折開/ 017
1.4動態動力學折開/018
1.5 Curtin-Hammett關係:平衡的中間體狀態/ 021
展望/ 023
參考文獻/ 024
第2章Lewis酸和Lewis堿催化/ 027
2.1 Lewis酸催化/027
2.1.1 Lewis酸直接活化/ 028
2.1.2通過共軛體系的Lewis酸活化/ 033
2.2 Lewis堿催化/039
2.2.1通過對底物進行非共價修飾的Lewis堿催化/ 040
2.2.2通過對底物共價修飾的Lewis堿催化/ 044
總結與展望/ 053
參考文獻/ 053
第3章Lewis酸堿催化活化之外的其他活化模式/ 058
3.1 Brnsted酸和氫鍵催化劑/ 058
3.1.1通過提供氫鍵進行活化的催化劑/ 058
3.1.2造成底物質子化的催化劑/ 062
3.2 Brnsted堿催化劑/ 064
3.3離子對催化劑(靜電催化劑)/ 068
3.3.1含有手性陽離子的催化劑/ 068
3.3.2含有手性陰離子的催化劑/ 070
3.3.3導向的靜電活化/072
3.4基團轉移催化劑/072
3.4.1簡單的基團轉移/073
3.4.2烯烴複分解/079
3.5交叉偶聯催化劑/081
3.6通過p-配比特的活化/ 082
3.6.1通過η2π-配比特的活化/ 083
3.6.2通過η3π-配比特的活化/ 088
3.6.3通過η4π-配比特的活化/ 091
3.6.4通過雙η2π-配比特的活化/ 092
總結/ 094
參考文獻/ 094
第4章對映選擇性催化中的不對稱誘導/ 103
4.1不對稱的傳遞/ 103
4.1.1 C2-對稱與非C2-對稱的催化劑/ 103
4.1.2四象圖/ 105
4.2手性配體形成的手性金屬配合物/ 106
4.2.1雙唑啉/ 106
4.2.2基於BINOL的Lewis酸/ 110
4.3手性茂金屬催化劑的不對稱誘導/ 112
4.4金屬配體加合物中不對稱向取代基的傳遞/ 115
4.4.1手性金屬雜環的構象:BINAP和TADDOL / 115
4.4.2基於BINAP的催化劑/ 115
4.4.3基於TADDOL的配合物/ 120
4.5形成非對映體配合物的配體的手性環境/ 124
4.5.1非對映异比特的孤對電子的配比特/ 124
4.5.2非對映异比特基團的結合/ 126
4.6配位點上的電性不對稱/127
4.7構型動態的配體手性中心的立體區分/ 130
4.7.1含有不直接與金屬相連的手性接力基團的配體/ 130
4.7.2手性在金屬中心上的催化劑/ 131
4.7.3具有旋阻異構構象的配體/ 134
4.8底物中誘導的不對稱/138
4.8.1與前手性底物形成非對映異構的配合物/ 138
4.8.2含手性接力的底物/139
結語/ 140
參考文獻/ 140
第5章非經典的對話集-底物相互作用/ 148
5.1底物結合中的π-π相互作用/ 148
5.2底物結合中的C—H…π相互作用/ 150
5.2.1 1,3-偶極環加成中的C—H…π相互作用/ 150
5.2.2不對稱轉移氫化中通過計算發現的C—H…π相互作用/ 151
5.3 Lewis酸催化中的甲醯基C—H…O相互作用/ 155
5.4電荷-電荷相互作用/ 158
5.4.1含有內部抗衡離子的不對稱銀催化劑/ 158
5.4.2不對稱相轉移催化劑/ 162
結語/ 165
參考文獻/ 165
第6章手性毒化、手性活化和非手性配體的篩選/ 169
6.1使用對映體富集的手性配體優化不對稱催化劑/ 169
6.1.1外消旋催化劑的不對稱去活化/ 169
6.1.2外消旋催化劑的不對稱活化/ 174
6.1.3外消旋催化劑不對稱活化和不對稱去活化的組合/ 178
6.1.4對映體富集的催化劑的不對稱活化/ 180
6.2使用非手性配體優化不對稱催化劑/ 181
6.2.1不含手性構象的非手性添加劑的應用/ 181
6.2.2旋阻異構體系中的構象手性/ 184
6.2.3非旋阻異構體系的構象手性/ 189
6.3使用對映體富集的配體對非手性催化劑的不對稱活化/ 196
6.3.1非手性salen配合物在不對稱環丙烷化中的應用/ 196
6.3.2使用DNA優化Diels-Alder反應的非手性催化劑/ 198
總結/ 200
參考文獻/ 200
第7章動力學折開/ 204
7.1動力學折開的基本概念/204
7.2不產生額外的立體中心的動力學折開/ 205
7.2.1使用平面手性催化劑的醇的動力學折開/ 205
7.2.2胺的動力學折開/208
7.2.3(salen)CoX催化劑催化的環氧化合物的水合動力學折開/ 208
7.2.4使用關環複分解催化劑的動力學折開/ 211
7.3產生額外的立體中心的動力學折開/ 213
7.3.1使用Sharpless-Katsuki環氧化催化劑進行的烯丙醇的動力學折開/ 213
7.3.2通過亞胺矽氫化的動力學折開/ 216
7.3.3旋阻異構的醯胺的動力學折開/ 218
7.4外消旋體到其中一個對映體富集的產物的轉化:動力學折開與立體特异性反應的結合/ 219
7.5外消旋的非對映體混合物的動力學折開/ 220
總結/ 222
參考文獻/ 222
第8章平行動力學折開/ 226
8.1平行動力學折開的概念/226
8.2化學發散性PKR /227
8.3區域發散性PKR /232
8.4立體發散性PKR /237
總結/ 238
參考文獻/ 238
第9章動態動力學折開與動態動力學不對稱轉化/ 240
9.1動態動力學折開/240
9.1.1堿催化的外消旋化/241
9.1.2用於二級醇DKR的雙催化劑氧化-還原過程/ 247
9.1.3通過親核取代反應的外消旋化/ 250
9.1.4不對稱交叉偶聯反應中的DKR / 251
9.2動態動力學不對稱轉化/253
9.2.1通過A類型差向異構化的DyKAT / 253
9.2.2通過去對稱化的DyKAT(B類型)/ 257
9.3兩個外消旋底物之間的反應/ 257
總結/ 259
參考文獻/ 259
第10章去對稱化反應/ 263
10.1具有一個含活性官能團的對映异比特中心的化合物/ 263
10.1.1內消旋環氧化合物的開環/ 263
10.1.2通過C—H鍵活化對非手性和內消旋化合物進行的去對稱化/ 265
10.1.3使用羰基-烯反應的去對稱化/ 269
10.1.4內消旋的氧雜雙環烯烴的開環/ 270
10.2具有兩個活性對映异比特基團的化合物/ 272
10.2.1僅與一個對映异比特的官能團反應/ 272
10.2.2與兩個對映异比特的官能團都發生反應/ 276
總結/ 286
參考文獻/ 286
第11章非線性效應、自催化和自誘導/ 291
11.1化學中的非對映相互作用/ 291
11.2不對稱催化中的非線性效應/ 294
11.2.1非線性效應的起因/ 296
11.2.2對催化劑為二級動力學的過程/ 297
11.2.3對催化劑為一級動力學的過程:儲蓄器效應/ 297
11.2.4非線性效應對催化劑製備方法的依賴性/ 305
11.2.5 NLE在機理問題和催化劑優化中的應用/ 306
11.2.6相行為對非線性效應的影響/ 311
11.3自催化反應/ 313
11.3.1不對稱合成/315
11.4不對稱催化中的自誘導/ 316
11.4.1催化劑-底物與催化劑-產物相互作用影響的對比/ 316
11.4.2烷氧化物催化的形成烷氧化物產物的反應中的自誘導/ 318
11.4.3使用對映不純催化劑的自誘導/ 320
總結/ 322
參考文獻/ 323
第12章雙功能、雙重和多功能催化體系/ 328
12.1分子內雙功能催化/330
12.1.1相互依賴的Lewis酸和Lewis堿組分/ 330
12.1.2酮的不對稱氫化中相互依賴的Brnsted酸-金屬氫化物活化/333
12.2獨立的雙功能催化/336
12.2.1獨立的Lewis酸-Brnsted堿組分/ 336
12.2.2含有獨立的Lewis酸-Lewis堿的催化劑/ 337
12.2.3獨立的Lewis堿和Brnsted堿催化劑/ 341
12.2.4獨立的Brnsted酸和Lewis堿組分/ 347
12.2.5獨立的π-配比特和Lewis堿組分/ 350
12.3雙重催化劑體系/351
12.3.1全同的催化劑/352
12.3.2結構不同的雙重催化劑體系/ 352
12.4多功能催化/ 360
12.4.1多功能鑭系-主族雜雙金屬催化劑/ 360
12.4.2雜雙金屬催化劑在硝基aldol反應中的應用/ 362
12.4.3胺對烯酮的不對稱共軛加成:機理上的發現/ 366
結論/ 367
參考文獻/ 367
第13章使用對映純底物的不對稱催化:雙重非對映選擇性/ 374
13.1簡單的非對映選擇性/374
13.1.1使用手性底物的非對映選擇性/ 374
13.1.2底物導向的反應/377
13.1.3遠程立體控制/379
13.2雙重非對映選擇性控制/ 381
13.2.1加合性效應/381
13.2.2底物控制主導/384
13.2.3底物控制導致動力學折開/ 385
13.2.4混合的底物和催化劑控制/ 386
13.2.5對機理的理解/387
13.2.6催化劑控制主導/388
13.2.7催化劑的區域控制與非對映控制/ 391
13.3三重非對映選擇性控制/ 393
展望/ 395
參考文獻/ 396
第14章多步不對稱催化/ 399
14.1催化不對稱誘導作為一個多步過程的一部分/ 400
14.1.1催化不對稱誘導作為一個多步過程的部分/ 400
14.1.2催化不對稱誘導作為一個多步過程的後期部分/ 403
14.2多步過程中的連續的立體選擇性反應/ 404
14.3多步過程中獨立的對映選擇性催化反應/ 415
14.4手性催化劑參與到一個多步過程的幾個階段/ 422
14.5動力學折開作為一個多步過程的一部分/ 425
14.5.1簡單動力學折開作為一個多步過程的一部分/ 425
14.5.2動態動力學折開作為一個多步過程的一部分/ 426
14.5.3平行動力學折開作為一個多步過程的一部分/ 427
結語/ 428
參考文獻/ 428
第15章負載的手性催化劑/ 433
15.1催化劑負載——概述/434
15.1.1催化劑非均相化的方法/ 434
15.1.2聚苯乙烯上的手性催化劑/ 436
15.1.3矽膠上的手性催化劑/ 437
15.1.4無定形矽上的手性催化劑/ 440
15.1.5沸石上的手性催化劑/ 441
15.1.6連接到納米粒子上的手性催化劑/ 443
15.2手性催化劑被綜合為固體載體的一部分/ 444
15.2.1綜合到聚苯乙烯上的手性催化劑/ 444
15.2.2通過ROMP綜合的手性催化劑/ 446
15.2.3綜合到其他有機聚合物中的手性催化劑/ 447
15.2.4催化活性的手性納米粒子(膠體催化劑)/ 449
15.2.5綜合到金屬-有機配比特網絡中的手性催化劑/ 450
15.3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附著在固體載體上的手性催化劑/ 454
15.3.1吸附的手性催化劑/ 454
15.3.2通過離子相互作用對手性催化劑的非均相化/ 456
15.3.3通過陰離子捕獲的固載/ 459
15.3.4微囊化的手性催化劑/ 460
15.3.5在催化劑周圍組裝載體/ 463
15.4固載催化劑的限制效應/ 464
15.5連接鏈對催化的影響/465
15.6通過協同的催化劑-表面相互作用增强非均相催化/ 466
15.7單一載體上的多個催化劑/ 468
15.7.1雙重金屬-配體組合體/ 468
15.7.2負載的雙重催化劑體系/ 468
15.8使用多種固載催化劑的次序反應/ 471
15.9非均相不對稱催化的前景/ 472
參考文獻/ 473
第16章不對稱催化在合成中的應用/ 479
16.1對映體純組分/479
16.1.1對映體純組分的產生:早期不對稱誘導/ 479
16.1.2進一步產生手性單元的小分子組分/ 483
16.1.3彙聚式合成中的小分子組分/ 484
16.2後期不對稱誘導/487
16.2.1高級非手性中間體/ 488
16.2.2從一個對映選擇性過程產生多個新的手性單元/ 490
16.2.3從多於一步反應生成多個新的手性單元:催化的對映選擇性和非對映選擇性過程/ 491
16.3使用手性催化劑和單一對映體進行的合成/ 495
參考文獻/ 501
附錄A不對稱催化中的術語和對映選擇性過程/ 504
A.1定義/ 504
A.1.1手性的種類/504
A.1.2前手性化合物/517
A.1.3含有非對映异比特基團和非對映异位面的化合物/ 521
A.1.4不對稱反應的描述/523
A.1.5不對稱催化中的其他選擇性:區域選擇性和化學選擇性/ 527
A.2立體化學的產生:對映選擇性過程/ 531
A.2.1產生只含有一個手性單元的單一對映體/ 531
A.2.2產生含有超過一個手性單元的單一對映體/ 540
A.3特定立體異構體的產生/548
參考文獻/ 551
索引/ 560
NT$1399
【圖神經網路:基礎、前沿與應用】
NT$1899
【馬同學圖解微積分】(上下册)
NT$1850
6月新書【程式設計不難: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程式設計】
NT$2850
MIT教材:【概率導論+概率論及其應用(卷1+2)+伊藤清概率論】
NT$1480
【視覺化微分幾何和形式】(一部五幕數學正劇)
NT$2400
【量子比特+量子計算+量子佯謬+通幽洞微+萬物一弦+極寒之地】
NT$1680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NT$2800
新版劍橋實用專業英語:【醫學、法律、工程、金融財務、管理、市場行銷】
NT$3150
【量子力學:對稱性第2版】+【量子色動力學第3版】+【場量子化】
NT$1950
【凝聚態物理學】(上下兩卷)
NT$1900
【顛覆性的生物藝術】+【未來藝術在科技奇點衝擊下的蛻變】
NT$3500
【萬物皆數學-用高級的方式理解這個世界】(套裝8冊)
NT$4800
微分幾何與拓撲學:【代數拓撲同調論】+【同倫論】+【古典微分幾何】+【近代微分幾何】+【微分拓撲】
NT$3300
數學領域經典著作:【基礎拓撲學/純數學教程/不等式/矩陣計算/複分析:可視化方法/伊藤清概率論】
NT$2500
【馬祖爾物理學:原理篇+實踐篇】(英文影印版)
NT$2299
【數學物理方法】+【量子力學I】+【量子力學Ⅱ】(全新塑封三册)
NT$2560
【粒子物理學中的規範理論實用導論 】(第1卷+第2卷)
NT$2700
【化學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與功能基因組學(原著第三版)】(全新塑封兩冊)
NT$1650
【程序員的數學】+【概率統計】+【線性代數】
NT$1400
【力學導論】(軟裝圖片黑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