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中國史綱】
【中國史綱】

【中國史綱】

NT$1200
已售:16

張蔭麟、呂思勉、蔣廷黻三比特史學巨匠大成之作,讀透浩蕩中華史,經典史學著作


東方書院前.png

1.jpg

【中國史綱】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張蔭麟《中國史綱》、呂思勉《中國史》和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的基礎上,取其所長,融合而成。 本書的*章至第十二章*節,為張蔭麟所著; 第十二章第二節至第十九章*節、第二十二章第三節至第九節、第二十四章第二節至第十二節,為呂思勉所著; 第十九章第二節至第二十二章第二節、第二十四章*節,為蔣廷黻所著。 時至今日,這三比特史學家的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仍然大大超過了今天的一些史學專著,是不可多得的瞭解中國歷史的好讀物。

作者簡介

張蔭麟,字素癡。 以史、學、才三才識聞名,與錢鐘書、吳晗、夏鼐並稱為清華“文學院四才子”。 曾編撰《中國史綱》一書,乃歸入中國史學名著不愧。

呂思勉,字誠之。 注重排比史料,分類劄記,長於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 他的全部著作,包括各種斷代史、通史、專史等,已匯編成《呂思勉史學論著》。

蔣廷黻,字綬章,筆名清泉。 中國歷史學家、外交家。 蔣廷黻著述不多,但對中國史學界卻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時至今日,他的一些代表作仍被一些近代史專家不時提及。

目錄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1

章中國歷史的黎明

節商代文化速寫/001

第二節歷史與傳說之間/009

第三節周的興起/012

第四節周朝的外族/017

第二章周代的封建社會

節封建帝國的組織/022

第二節奴隸的政治經濟地位/025

第三節庶民的形成與抗爭/027

第四節都邑與商業/030

第五節婚姻中的女性等級/033

第六節士的性質及其演變/035

第七節宗教與祭祀/038

第八節卿大夫勢力的擴大/043

第九節封建組織的崩潰/046

第三章霸國與霸業

節楚國的興起/050

第二節齊國的發展(附宋)/052

第三節晋楚霸業的交替/055

第四節吳越世仇之爭/060

第五節鄭子產之興國/063

第四章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節周禮在魯的傳承/068

第二節孔子品德的養成/069

第三節亂世之下的孔子/072

第四節孔子的政治實踐/075

第五節孔子的教育事業及其晚年/079

第五章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節卿大夫的弑君僭越/086

第二節李悝和吳起的變法/089

第三節秦國的圖強之路/091

第四節經濟和戰爭的演變/095

第五節國際局面的變遷/099

第六章戰國時代的思潮

節新知識階級的興起/105

第二節墨子與墨家思想/108

第三節孟子、許行及《周官》/113

第四節楊朱、名家和道家學說/119

第五節陰陽家和法家的形成/122

第七章秦始皇與秦帝國

節呂不韋與嬴政/128

第二節六國統一於秦/130

第三節新帝國的經營/133

第四節帝國的發展與民生/138

第八章秦亡漢興之際

節陳勝、吳廣之起滅/143

第二節項羽與巨鹿之戰/146

第三節劉邦之起與關中之陷/149

第四節項羽入關中的經過/152

第五節楚漢之戰及其結局/155

第九章大漢帝國的發展

節從分封到郡縣的回歸/159

第二節中國與外族的交往/163

第三節漢武帝抗擊外族的事業/166

第四節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173

第十章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節道家學說的興盛及影響/177

第二節儒家正統地位的確立/183

第三節儒家思想之於武帝朝的影響/186

第十一章改制與革命

節外戚王氏專權/189

第二節哀帝朝的改革與政治/191

第三節王莽複起至稱帝/193

第四節王莽改制/197

第五節曇花一現的新朝/200

第十二章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節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206

第二節腐敗混亂的東漢朝政/209

第三節兩漢的制度/212

第四節秦漢的武功/215

第五節絲綢之路的開闢/218

第六節佛教和道教/220

第七節兩漢的社會/223

第十三章混亂中灑脫的魏晋

節三國的鼎立/226

第二節晋的統一和內亂/229

第三節民族融合的高峰/232

第四節南北朝的對峙/238

第五節魏晋制度之變/241

第六節貴族與門閥的社會/243

第十四章開創盛世的隋唐

節隋唐的開國之路/246

第二節唐朝盛世之興/249

第三節隋唐的開拓與征戰/251

第四節隋唐的對外交流/254

第五節隋唐的制度/256

第六節隋唐文化一覽/259

第七節教派(佛教與新教)/261

第八節探討中外文化/263

第九節唐中葉以後的政局/266

第十節隋唐的社會/269

第十五章盛而不强的兩宋

節五代之爭/273

第二節宋朝初年的政治/276

第三節變法和黨爭/79

第四節遼夏金的興起/282

第五節宋和遼夏的關係/285

第六節宋和金的關係/287

第七節宋的學術思想和艺文/290

第八節宋的制度和社會/293

第十六章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節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建/298

第二節中西文化的交通/303

第三節元的制度/305

第四節元帝國的瓦解/308

第十七章在衝突中行進的明朝

節明初的政局/313

第二節明和北族的關係/316

第三節明朝的殖民事業和外患/318

第四節明末的政局/321

第五節明的制度/324

第六節元明的學術思想和艺文/328

第七節元明的宗教和社會/330

第十八章落日餘暉中的清朝

節明清之際/333

第二節康乾盛世/337

第三節清初的外交/340

第四節清代的武功/343

第五節清中葉的內亂/348

第六節清代的制度/351

第七節清代的學術/354

第八節清代的社會生活/358

第九節基督教和西方科學的傳入/361

第十九章剿夷與撫夷

節歐洲的東方殖民步伐/367

第二節英人尋求平等邦交失敗/370

第三節鴉片貿易之禍/374

第四節商業戰爭和殖民戰爭/377

第五節坐失發展的良機/382

第六節不平等條約的禁錮/384

第七節剿夷派勢力興起/387

第八節書生意氣的災難/391

第二十章洪秀全與曾國藩

節治與亂的迴圈/396

第二節洪秀全的新朝舊革命/399

第三節曾國藩改良舊社會/403

第四節舊式革命的末路/406

第二十一章自强之路的失敗

節內外合作求自强/411

第二節前進遇著阻礙/417

第三節士大夫輕舉妄動/423

第四節中日初次決戰/431

第五節李鴻章引狼入室/442

第二十二章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節康梁助光緒變法/446

第二節頑固勢力總動員/451

第三節八國聯軍和辛丑合約/453

第四節遠東國際新形勢/458

第五節日俄戰爭/461

第六節清末的憲政運動/466

第二十三章辛亥革命

節孫中山的革命方案/470

第二節衝破阻礙共和立國/478

第三節二次革命始末/485

第四節城下之盟的外交/489

第五節袁氏稱帝的鬧劇/494

第六節“二十一條”之交涉/496

第七節中央權力的頻繁更迭/500

第八節一戰留下問題種種/505

第九節弱國的外交/509

第二十四章一戰後的中國

節軍閥割據十五年/513

第二節國民政府的成立/518

第三節中國民族運動的發展/522

第四節國民革命直指統一/524

第五節日本的進一步威脅/527

第六節關稅自主權的收回/529

第七節逐漸廢除不平等條約/532

第八節俄國的狼子野心/536

第九節國恥之東北的淪陷/539

第十節國民政府的政治/543

第十一節現代的經濟和社會/547

第十二節現代的教育和學術/551

後記/554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中國史綱】
NT$12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