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再現1942年的德國:【國防軍】
再現1942年的德國:【國防軍】

再現1942年的德國:【國防軍】

NT$1650NT$2500
已售:223

德國國防軍為何成也運動戰,敗也運動戰? 從科爾孫到柏林,面對越來越絕望的局勢,國防軍為何繼續苦苦支撐?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3.jpg详情-04.jpg详情-05.jpg详情-06.jpg

編輯推薦

【審視德軍高層決策過程的戲劇性】

對於一場敗局已定的戰爭,德軍的指揮官們為什麼還在堅持? 奇蒂諾通過他備受推崇的敏銳分析,描畫出嚴峻的德國軍官團群像,糾正了長期以來將每一處決策錯誤都歸咎於希特勒的傾向。 奇蒂諾指出,希特勒做出的每一個有缺陷的决定,都在陸軍軍官團中擁有强而有力的支持者,這些决定包括守衛突尼斯、進攻庫爾斯克後又停止、放弃西西里島,以及舉起義大利這雙“靴子”砸向自己的脚趾。 這些由生動段子構成的快節奏描述,在有史實依據的基礎上,保留了閱讀的趣味性,使個性分明的人物躍然紙上。

【評析困難層出不窮的戰場形勢】

在歷史上一直圍繞運動戰建設的德國國防軍突然意識到自己被拖入防禦戰,它會如何應對? 德軍的指揮官們已經和英軍打了三年多,和蘇軍打了一年半,對這兩個對手的習慣和套路已經有了相當清晰的認識,他們會如何看待他們的新敵人——美國軍隊? 當時的美軍擁有深不可測的資源底蘊、崇尚火力的作戰學說以及國防軍無法企及的機械化水准,是德國國防軍未領教過且實力不相上下的勁敵,德軍又將如何應對這個戰場上的新挑戰? 奇蒂諾從每個作戰國家的角度審視這些交戰,嫻熟地確立起各條戰線間的互動關係。

主图-1.jpg

【國防軍:第一部. 折戟沉沙,1942年德軍歷次戰役】

內容簡介

對於希特勒和德國軍隊而言,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轉捩點,德國國防軍的輝煌勝利和巨大的領土收益,都被“僵持”和“戰畧撤退”等關鍵字所掩蓋。 從5月在刻赤和哈爾科夫取得的壓倒性勝利,到在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遭遇的災難性失敗,本書為這個决定性的一年提供了令人大開眼界的新觀點:即1942年還標誌著一種非常古老而傳統的戰爭模式的死亡,即經典的“德國戰爭方式”無法應對二十世紀新式戰爭理念的挑戰。 基於自己所提出的“德國戰爭方式”受到的廣泛責備,羅伯特. M.奇蒂諾深入剖析了發生在蘇聯和北非的每一場重大戰役和戰鬥,分析了1942年的各大戰役是如何與普魯士-德國數百年的戰爭歷史傳統相結合的,書中“再現”了德國將領對戰爭的看法,並點評了希特勒的擴張野心。

作為《德式兵法:從三十年戰爭到第三帝國》的續作之一,“國防軍”系列叢書的*部,《國防軍:*部.折戟沉沙,1942年德軍曆次戰役》分析了德國軍隊在大約七個月時間裏的作戰,始於藍色行動和忒修斯行動發起,止於非洲裝甲集團軍在阿拉曼之戰中覆滅和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被圍。 奇蒂諾用精細的研究與精闢獨到的敘事相結合,為讀者展示了軍事史上强大的德國國防軍是如何逐漸從强盛走向衰落的……

目錄

1.前言

2.由勝轉敗:1941年

3.國防軍的復蘇:克裡米亞戰役

4.國防軍的復蘇:哈爾科夫的殲滅戰

5.痛擊英軍:賈紮拉和托布魯克

6.失算:1942年夏季會戰

7.强弩之末:北非

8.强弩之末:高加索與斯大林格勒

9.終結:阿拉曼與斯大林格勒

10.總結:國防軍之折戟沉沙

11.參考資料

----------------------------------

主图-1.jpg

【國防軍:第二部,節節敗退,1943年失敗的戰爭】


內容簡介

《國防軍:第二部.節節敗退,1943年失敗的戰爭》是“國防軍”系列的第二本,本書以生動、細緻的管道記錄了1943年中的重要戰役——盟軍在北非登入、馮·曼施泰因將軍在哈爾科夫前線組織的大反攻、德軍在卡塞林山口的進攻、坦克和軍隊在庫爾斯克展開的史詩級戰鬥、蘇軍在奧雷爾和別爾哥羅德進行的反擊,以及盟軍在西西里和義大利登入等等。 通過這些事件,奇蒂諾揭示了德國國防軍這個為暴力侵略而配寘的軍事機构如何在局勢逆轉時做出反應; 在1943年,他們明明拼命地防禦著,為何處境卻愈發糟糕; 在物資與人力方面皆佔優勢的盟軍,為何也沒能在1943年取得更大的戰果。 奇蒂諾熟練運用他那備受推崇的敏銳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德國國防軍這支精銳的部隊是如何在劣勢下作戰的,希特勒的軍官團在與英、蘇軍隊展開過殘酷對抗之後,又會如何看待新參戰的美國軍隊。

目錄

前言

1:後的勝利? 爭奪突尼斯

2:曼斯坦因、哈爾科夫之戰與指揮的局限性

3:戰鬥力量的局限性:1943年,突尼斯的勝利與慘敗

4:庫爾斯克之戰省思

5:擊破軸心:雪橇犬行動與西西里戰役

6:曼斯坦因的戰爭:1943年7—12月,東線的運動戰

7:凱塞林的戰爭:1943年,義大利

結語:打一場敗局已定的戰爭

參考資料

----------------------------------

主图-1.jpg

【國防軍:第三部.垂死掙扎,1944—1945年德軍歷次戰役】

內容簡介

《國防軍:第三部.垂死掙紮,1944—1945年德軍曆次戰役》分析了德國國防軍的“死亡之旅”,從1944年1月在安齊奧和烏克蘭的戰役,到1945年5月國防軍在戰場上的崩潰,以及蘇聯對柏林的猛攻。 奇蒂諾在廣泛閱讀德語文獻之後,通過清晰而引人入勝的文字,著重闡述了德國人對這些戰役的看法。 這些看法往往與盟軍的觀點大相徑庭,比現有的任何觀點更能讓人對德國國防軍尾聲階段的戰役產生更細緻、深刻的理解。 作為“國防軍三部曲”的第三本,《國防軍:第三部.垂死掙紮,1944—1945年德軍曆次戰役》講述了二戰中的德國軍隊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是如何將“困獸猶鬥”這個詞演繹得淋漓盡致的。

目錄

前言

1.深陷重圍:科爾孫包圍圈之戰

2.崇山峻嶺:爭奪義大利

3.喋血灘頭:諾曼地登陸及其背景

4.第四章中間突破:中央戰線的崩潰

5.西線風雲:鏖戰法蘭西

6.一潰千里:東線

7.一潰千里:西線

8.後一戰

9.午夜之後的五分鐘

10.垂死掙扎

參考資料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再現1942年的德國:【國防軍】
NT$16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