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發現歷史】
內容簡介
從消失的凱達格蘭人,到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在大時代的颶風中飄蕩的簡娥和湯德章,再到巨變下的一九四五年、“二二八”中沉默的母親林江邁、迷霧中的將軍李友邦……這一段段溫暖悲哀的歲月,鮮活而又荒謬。 《一百年漂泊》之後,楊渡再度以文學的筆觸,以穿透史料的思考,以因關注深切而生的勇氣,為讀者繼續講述臺灣故事。 書中十篇文章,脈絡一貫,表裡如一,或可去胸中“寒氣”,使人有“溫度感”。
作者簡介
楊渡,1958年生於臺灣台中市,詩人、作家、媒體人。 曾任《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 曾出版過詩集、散文集、報告文學及傳記作品《南方》《飄流萬裏》《民間的力量》《紅雲:嚴秀峰傳》等十數種。 2016年推出簡體版作品《一百年漂泊:臺灣的故事》,被評為年度十大“華文好書”之一。
目錄
推薦序非關注深切者不肯言也張作錦
自序有溫度感的臺灣史
壹/1624-1895
後的凱達格蘭人
貳/1895-1945
風中之葉:簡娥和湯德章的故事
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的故事
臺灣農民組合大事記
一個臺灣人的抗日之路:李友邦的故事
三/1945
一九四五,巨變下的臺灣容顏
肆/1947-
尋找“二二八”的沉默母親:林江邁的故事
“二二八”的六個基本問題
以大歷史的悲憫看“二二八”
伍/2000-
海洋之心:新臺灣人的故事
書摘插畫
--------------------------------------------------------------
【缺席的島嶼故事:從頭開始說臺灣】
內容簡介
本書的寫作做了一個新嘗試:將個人命運、生命故事,連接到歷史脈絡中,重新書寫群眾的社會生活史。 在大歷史的觀照下,每一個人的生命都不是孤獨的,也不是無端無依的。 甚至每一首歌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段歷史。 如《港都夜雨》和《綠島小夜曲》,既連接著冷戰時代的大背景,也融匯著小人物的悲欣交集。 歷史也因為這樣的生命、這樣的歌,鮮活了起來。 唯有從人的生命故事著手,歷史才會有人性、有溫度、有感情。
——楊渡
從臺灣島的史前起源及十七世紀的歷史開始講起,用八十個故事,原原本本地理出一條貫穿臺灣古今的鏈條。 故事基本分三部:一、臺灣的歷史,包括先民的歷史、荷蘭及西班牙人的侵佔、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結束鄭氏家族的統治、中法之戰及甲午戰爭後日本開始殖民臺灣; 二、日據時代殖民者對臺灣的管理、壓制、掠奪和臺灣民眾的反抗; 三、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後,國民黨政權的接收狀況以及一九四九年後蔣氏家族對臺灣統治的始末。
全書配有珍貴歷史照片,多方位地呈現臺灣的歷史、物產、社會生活、經濟發展,不同時期的時代面貌以及生活習俗、文化藝術活動等。
目錄
序曲
1“南島人”的遺骸和臺灣的起源
2古老的傳說與史書的記載
3 17世紀臺灣海峽的爭霸之戰
4鄭芝龍建立的中國個跨國商團
5“開台聖王”鄭成功
6“思想起——唐山過臺灣”
7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中的臺灣
8劉銘傳——臺灣現代化人
9戰爭的號角——“牡丹社事件”
10那一天,他們“交割”了臺灣
11鐮刀對槍炮的血戰以及廈門之危
12意圖暗殺袁世凱的臺灣青年
13後的武裝起義——“噍吧哖事件”
14警詧統治與“二等公民”
15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的臺灣
16新一代的臺灣醫生
17林獻堂的請願
18東京上空的傳單與臺灣文化協會
19鄉村醫生的機車與次農民反抗
20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
21鐵軌上的養女與臺灣共產黨的成立
22水牛般的男子漢李天生
23反抗與鎮壓·阿里山的小屋
24霧社事件——賽德克人的血祭
25臺灣的“日本兵”
26在祖國抗日的“臺灣義勇隊”
27一曲《雨夜花》,臺灣的心聲
28臺灣新女性
29彈鋼琴的手敲響了發報機
30臺灣光復的那一刹那
31巨變瞬間的人間容顏
32大開眼界的“劫收”
33“內幕”重重
34一個賣烟婦女引發的事件
35“二二八”悲劇
36“二二八”後的故事
37消失的四年成為夾縫中的歷史
38蔣介石的危局部署
39黃金大搬運和國寶大遷徙
40離開北平的後一班飛機
41亂世兒女
42新臺幣與土地改革
43臺灣命運的轉捩點——朝鮮戰爭
44白色恐怖下的人性扭曲
45一九四九年的渡海傳燈人
46牛肉麵和“美援”
47蔣家天下蔣家軍
48“自由民主”的幻夢
49胡適的後一聲歎息
50一首歌的變形記——《臺灣小調》的故事
51奇怪的“八二三炮戰”
52《綠島小夜曲》的故事
53寫一首“看不懂的詩”
54投宿山中的蔣經國
55“經濟奇迹”的奠基者
56《孤女的願望》與農村的沒落
57藝員咖啡館裏的“叛逆青春”
58“一隻皮箱”的企業精神
59從棒球到歌仔的電視機時代
60女工的青春與“經濟奇迹”
61蔣經國的時代來臨
62隱隱軸線的源頭——“保釣運動”
63唱自己的歌——臺灣民歌運動
64“辦一份社會主義的雜誌”
65自我認同的追尋——鄉土文學論戰
66蔣介石逝世後的風雲激蕩
67陳若曦對話蔣經國·臺灣的“世紀大審判”
68小書攤·塵封的作品·“閱讀”電影
69後一批“老政治犯”
70轉型的陣痛
71媽祖廟裏燒香的人們
72瘋狂“大家樂”,住者無其屋
73呼籲“重新互相關懷”的《人間》雜誌
74想家的老兵打開兩岸的大門
75蔣經國開啟了一段歷史
76“愛拼才會贏”的消費時代來臨
77臺灣“經濟奇迹”的背後
78開放的兩岸,嶄新的一頁
79大地震,大重建
80終章:在亞細亞的風中
--------------------------------------------------------------
【一百年漂泊:臺灣的故事】
內容簡介
一個一百年前從大陸避禍逃到臺灣定居的農民家族,從晚清到日據時代,再到光復後國民黨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來的真實故事,將給熟知海峽兩岸國共鬥爭史,卻不瞭解對岸社會演變和民間生活史的大陸讀者,帶來鮮活的全景式畫面:
“弘農堂”三合院裏祖先從大陸挑過海峽的“唐山石”,象徵了家族的血緣根基; 日語流利的三叔公“二戰”後期被調往上海法院做通譯,包裹著臺灣被出賣和扭曲的歷史; 通靈的阿公呈現著臺灣民間信仰的奇觀; 奶奶和“稻田裏的媽媽”是一個家族能够生存延續的保衛者; 能創業、能闖禍的強韌父親是臺灣進入工業時代的弄潮兒; 而**人稱的敘述者體驗了時代的創痛,同時也領受了歷史賜予的經驗智慧,他描繪出臺灣社會五光十色的世相,和幾代人在時代變遷中磕磕絆絆、摸爬滾打、艱難奮鬥的故事,不啻一部臺灣從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到商業社會的演進史。
目錄
序曲
章:三合院
第二章:通靈人
第三章:農村的奮鬥
第四章:鐵工廠時代
第五章:青春俱樂部
第六章:夜路流亡
第七章:母親的家園
第八章:溫泉鄉的吉他
第九章:告別的年代
第十章:真像一場眠夢
終曲
NT$2750
【兩宋烽烟錄】(全四卷精裝)
NT$2100
【天京之鬥+功名訣】(特裝版)
NT$2299
名畫地圖系列:【水滸傳】(北斗獨家地圖x戴敦邦精美插畫)
NT$2850
【地圖上的中國史】(上下五千年,皇皇三千頁)
NT$2599
7月新書:【封神演義】(三册特裝版布面刷邊)
NT$2499
【羅布淖爾+吐魯番+塔里木盆地+高昌陶集上下册】
NT$2399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NT$1199
【*歸鄴西:曹操高陵研究】
NT$1899
【明六帝紀】+【弘光紀事】+【弘光列傳】(李潔非明史三部曲)
NT$1750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明清時代的盆景藝術圖譜】
NT$1200
龍門石窟:【石刻巔峰的前世今生】
NT$1550
歐洲的擴張1415—1789:【現代世界的奠基】
NT$1450
【中國歷史地理綱要】(現代歷史地理學標誌性巨著)
NT$2050
萬園之園【圖說圓明園】(萬園盛世與輝煌,盡收眼底;夏宮餘輝與悲愴,唯有歎息)
NT$1499
【金瓶梅版本史】(增訂版)
NT$2999
【三國演義】(典藏禮盒,全三册)
NT$1750
星漢燦爛:【中國天文五千年】+【象天法地】
NT$1599
開年重磅出版:長城之外【北境與大明邊防1368—1644】(附贈《邊城禦虜圖說》經折裝圖冊)
NT$1699
2024重磅出版:浮世繪裏的中國文學【三國演義+西遊記】(套裝2册)
NT$2650
2024重磅新品:【千里之境】+【筆墨風骨】+【歌以詠志】+【千年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