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與新生走出晚清經典史詩民國大師人物傳記汪兆騫著! 一部關於民國大師們的集體傳記! 一代民國清流,立體全景式再現民國大師們的經典史詩級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全套裝。
【民國清流系列】(精裝版)
編輯推薦
1.“民國清流”系列深受文化界和讀者好評
“民國清流”系列七卷本陸續上市以來,得到葉廷芳、曾永義、葉辛、梁曉聲、張抗抗、周大新、肖克凡、解璽璋、何建明、孫鬱、張頤武、王躍文、嶽南、李建軍、李敬澤、北村、餘世存等名家傾情推薦! 聯合早報、南方都市報、鳳凰週刊、央廣、人民網、新華網、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等國內外百餘家媒體報導推薦。 其中《民國清流1》入選《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虛構好書、百道網中國好書榜2015年度人文類好書,《走出晚清:大師們的涅盤時代》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7年度影響力圖書。
2.丹心著史,知識份子寫知識份子,文人寫文人
作者汪兆騫是文學界、出版界的老前輩,著名文學評論家、編輯家。 汪老先生經手孵化的名作,大多讓人如雷貫耳; 汪兆騫做過嫁衣的作家尤其是文學大家,幾乎佔據中國當代文壇的半壁江山。 汪兆騫是一比特秉持道義與良知的知識份子,由他以客觀公正的史家視角講述民國時代文壇,剖析人物的性格與人格,自然遊刃有餘,功力深厚。
3.客觀公正,披露真相,還原歷史,刻畫大師們複雜的文化品格
“民國清流”系列為編年體集體傳記,將人物至於大事件大沖突中摹形刻畫。 歷史人物在某一歷史節點上的一些表現,往往非常複雜,它必然與時代宏觀大背景息息相關,也與其性格和個人當時的微觀處境緊密相連。
作者憑藉翔實的史實與依據,實事求是地撰寫歷史,披露真相,還原歷史,以生動優美的文筆進行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講述與剖析,立體刻畫民國大文人大知識份子在大環境中呈現出來的多種文化品格。
4.關於民國大師和民國文化不可錯過的讀本
“民國清流”系列客觀公正、優美流暢、生動鮮活的寫作風格,編年體集體傳記的寫法,使得這一系列重磅力作既成為關於民國文化史、文學史、思想史和民國大知識份子的史料的有益補充和延伸,又能讓普通讀者在汲取歷史新知的同時,獲得愉悅而充實的閱讀享受。
一套“民國清流”系列七卷本,讀懂整個民國文化史、文學史和思想史,讀懂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讀懂中國現代文化的源頭與未來。
內容簡介
◇《民國清流:那些遠去的大師們》
民國清流用自己的學養和風骨,寫就的是中國“士”的短暫與輝煌
本書是關於民國清流一代大師們的長篇集體傳記和史詩力作。
民國六年至民國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國呈現了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相比肩的思想活躍、文化燦爛的局面。 繼承了傳統“士”擔當精神的一代民國清流,“以天下為己任”,為民族自尊、學術自尊,在風雲動盪的時局中扮演著先鋒角色。 他們學問超絕而又狷介不羈; 相互間道義學問相砥礪,卻在時代大潮的衝擊下不斷被分化,一時間龍吟虎嘯,各領風騷,折射了一個大時代的風起雲湧、雪雨陰晴。
本書次系統地講述了那些特立獨行的民國文化大師們在思想、學術、政見、工作和生活各個層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鋒過程中的友誼、恩怨、是非、因緣與分合,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在近代中國的重大轉折時期的生活圖景,刻畫了他們各自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實講述了他們的偉大與卑微, 崇高與缺陷,描繪了一軸無比輝煌的民國文化畫卷。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戰國”時代》
民國大師分化與交鋒時期的歷史真相
《民國清流2》承接第一部的歷史階段(1917年至1927年),呈現出民國十六年至民國十九年(1927年至1930年)文化主戰場的“戰國”景觀。 時值國內政局巨變,國共兩黨合作破裂,政治鬥爭激烈而嚴酷。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舉起大旗的文化主將們出現嚴重的分化,蔡元培、魯迅、茅盾、瞿秋白、丁玲、葉聖陶、柔石、胡適、沈從文、林語堂、郁達夫、梁實秋、包天笑、周瘦鵑等紛紛來到上海,文化中心暫由北京轉到上海。 一時間,民國文化思想界風起雲湧,各文化流派旗幟鮮明,針鋒相對——創造社、太陽社、新月派、語絲派、新感覺派、“鴛鴦蝴蝶派”、唯美頹廢派等派別林立,“封建餘孽”、“革命戰士”、“同路人”紛紛亮相,演繹出民國文化思想界的論戰交鋒和恩怨情仇。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隱匿山林還是出世救亡? 且看民國大師們的非常抉擇!
本書沿襲《民國清流1:那些遠去的大師們》《民國清流2:大師們的“戰國”時代》的風格,承接前兩部的歷史階段(1917年至1930年),講述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五年(1931年至1936年)再次成為文化主戰場的北平呈現出的中興景觀。 期間,國共兩黨合作破裂之後,政治鬥爭激烈而嚴酷,日寇逐步開展侵華活動。 民族內憂外患的危急關頭,中國知識份子如何抉擇?
文化主將們嚴重分化後,紛紛從上海回歸北平,新的知識份子成長起來,“天才成群地來”,胡適、周作人、老舍、廢名、章太炎、劉師培、劉半農、俞平伯、沈從文、冰心、金嶽霖、蕭乾、張恨水、朱自清、錢穆、傅斯年、陳寅恪、梁實秋等大師,或選擇振臂高呼,團結群眾,救亡圖存, 或選擇滅跡山林,躲進小樓成一統,追求個人成就。 民國學界一時雲蒸霞蔚,是為中興時代。
作者不囿於故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客觀地描寫民國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真實地還原他們獨特而複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抗戰時代》
大師們的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大文人的悲壯遷徙和抗戰史詩
本書沿襲《民國清流1:那些遠去的大師們》《民國清流2:大師們的“戰國”時代》《民國清流3:大師們的中興時代》的風格,承接前三部的歷史階段(1917年至1936年),呈現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戰時期悲壯而慘烈的文化景觀。
七七事變之後,國難當頭,民國知識份子自覺站在統一戰線的大旗下,演繹了一部壯烈激越的抗戰史詩。 無論是在國統區、解放區,還是在淪陷區,抑或上海的“孤島”,“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讓抗戰時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統一。 胡適、郁達夫、老舍、沈從文、梁漱溟、茅盾、張恨水、聞一多、鄭振鐸、馬寅初、陳寅恪、吳宓、趙樹理、丁玲、蕭軍等,做著他們認為文人應當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國的路上披肝瀝膽,以各自的姿態,演繹著知識份子的氣節、風骨與擔當。
作者不囿於故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書寫被遮蔽的歷史,刻畫真實生動而豐富的人物命運,立體式地彰顯了民國大師們獨特而複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告別與新生:大師們的非常抉擇》
鳳凰涅盤,時代命運中大文人的人生際遇與選擇
本書為經典史詩級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 沿襲“民國清流”系列圖書風格,呈現出1946年至1948年中國現代文學格局的分化與轉型,客觀描寫了民國大師與政治或即或離的生存狀態,以及面對去留問題時的非常抉擇。
生逢鼎革,山雨欲來風滿樓,站在十字路口,胡適、老舍、沈從文、郭沫若、茅盾、聞一多、張愛玲、林徽因、丁玲、張恨水、曹禺、趙樹理、馮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為歷史與時代所裹挾,以堅定的道義和擔當、獨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進行著一場影響個人命運甚至中國文化命運的抉擇。 國統區的文人,努力書寫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覓尋,在與政黨、政治的複雜關係中曲折地成長; 而解放區的作家,興奮地以豐富多彩的筆墨為解放戰爭留下真實生動的文學畫卷。 在這片苦難深重的土地上,中國文化界何去何從? “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士”,新時代的鐘聲正激蕩著中國知識份子的心靈。
一如既往,作者不囿於固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客觀地描寫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真實地還原其獨特而複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走出晚清:大師們的涅盤時代》
時代大變局下,大師們的困惑與突圍
本書為經典史詩級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的前傳。 沿襲“民國清流”系列圖書風格,呈現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湧澎湃的壯麗景觀,客觀再現20世紀初中國文化行程的巨大蛻變。
時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面臨民族危機,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嚴複、譚嗣同、黃遵憲、柳亞子、蘇曼殊、章士釗等傳統文人開始思考救國之道並努力付諸實踐。 他們倉促而毅然地登上歷史舞臺,以“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為己任,自覺地自我啟蒙,傳播新學,通過文化進行救亡圖存,表現出“民族之正氣”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
在這個文以載道的傳統國家,在的時代巨變中,傳統文人遭遇各種困境、苦悶與彷徨,必須做出艱難的抉擇與突圍。 他們在精神和思想領域奮力跋涉,以文字為武器,在實現相當文化和文學成就的同時,也希圖借此找到一條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轉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盤。
◇《文壇亦江湖:大師們的相重與相輕》
盡寫文壇江湖事,彰顯人性的光輝與卑微,複雜與多變
盡寫文壇江湖事,真實再現大師們的情誼、恩怨、是非與紛爭,彰顯人性的光輝與卑微,複雜與多變。
他們,個性或狷介,或癡狂,或迂腐; 他們,性情不失風骨、風趣和浪漫; 他們,品格清風朗月、蒼松勁竹。 他們是近現代飄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卻也在變幻莫測的時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繹著中國文壇江湖的風雨激蕩和恩怨紛爭。
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適與陳獨秀,胡適與李大釗,馮雪峰與魯迅,吳祖光與兩任妻子呂恩、新鳳霞; 愛恨糾葛、難分難解者,莫如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 交惡糾纏、怨懟一生者,莫如魯迅與周揚,胡風與周揚,丁玲與周揚; 孰是孰非實難道斷者,莫如錢鍾書、楊絳夫婦與魯迅……作者用清麗文筆,將風流雲散的大文人恩怨風景盡落紙上,如此真實、清晰、可感。
作者所書,不囿於既有定論,不人云亦云,而是鉤稽翔實史料,重尋這些大文人之間相交與相重、分歧與相輕的是非恩怨; 通過事實和細節剖析人物個性,透視世道人心,客觀公正地褒貶這些大文人豐富複雜的人格與文化品格。
作者簡介
汪兆騫
生於194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原《當代》副主編兼《文學故事報》主編。 中國作協會員。 著有《往事流光》《香盈碧蓮花》《春明門內客》《記憶飄逝》《紫塞烟雲》《張騫》等,新近出版有經典史詩級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七卷本和《文學即人學:諾貝爾文學獎百年群星閃耀時》,深受讀者好評。
----------------------------------------------------------
【民國清流系列】(平裝版)
NT$2750
【兩宋烽烟錄】(全四卷精裝)
NT$2100
【天京之鬥+功名訣】(特裝版)
NT$2299
名畫地圖系列:【水滸傳】(北斗獨家地圖x戴敦邦精美插畫)
NT$2850
【地圖上的中國史】(上下五千年,皇皇三千頁)
NT$2599
7月新書:【封神演義】(三册特裝版布面刷邊)
NT$2499
【羅布淖爾+吐魯番+塔里木盆地+高昌陶集上下册】
NT$2399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NT$1199
【*歸鄴西:曹操高陵研究】
NT$1899
【明六帝紀】+【弘光紀事】+【弘光列傳】(李潔非明史三部曲)
NT$1750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明清時代的盆景藝術圖譜】
NT$1200
龍門石窟:【石刻巔峰的前世今生】
NT$1550
歐洲的擴張1415—1789:【現代世界的奠基】
NT$1450
【中國歷史地理綱要】(現代歷史地理學標誌性巨著)
NT$2050
萬園之園【圖說圓明園】(萬園盛世與輝煌,盡收眼底;夏宮餘輝與悲愴,唯有歎息)
NT$1499
【金瓶梅版本史】(增訂版)
NT$2999
【三國演義】(典藏禮盒,全三册)
NT$1750
星漢燦爛:【中國天文五千年】+【象天法地】
NT$1599
開年重磅出版:長城之外【北境與大明邊防1368—1644】(附贈《邊城禦虜圖說》經折裝圖冊)
NT$1699
2024重磅出版:浮世繪裏的中國文學【三國演義+西遊記】(套裝2册)
NT$2650
2024重磅新品:【千里之境】+【筆墨風骨】+【歌以詠志】+【千年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