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克里姆林宮的信件:史達林與邱吉爾、羅斯福的戰時通信】
【克里姆林宮的信件:史達林與邱吉爾、羅斯福的戰時通信】

【克里姆林宮的信件:史達林與邱吉爾、羅斯福的戰時通信】

NT$1550
已售:18

英、美、俄多家檔案館珍檔解密,300多封書信裏的二戰史


東方書院前.png

99999990584561269.jpg

【克里姆林宮的信件:史達林與邱吉爾、羅斯福的戰時通信】

編輯推薦

◎《金融時報》2018年度圖書!

◎300多封書信裏的二戰史,重塑對於戰爭行程和冷戰起源的認知。

◎3張軍事地圖+80張珍貴圖片,圖文並茂反映蘇美英三國抗擊法西斯的鬥爭。

◎從分析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三巨頭”往來書信的成信背景和“三巨頭”人物性格及心理活動入手,提供了二戰史研究的新視角。

◎解讀原汁原味的三巨頭書信,為後人瞭解反法西斯同盟國之間複雜的政治軍事外交關係提供了高層和原始的素材。

◎俄羅斯聯邦國家檔案管理局、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俄羅斯聯邦總統檔案館、俄羅斯外交部歷史文獻部和對外政策檔案館、紐約海德公園佛蘭克林•D.羅斯福圖書館、密蘇里州獨立城哈裡•S.杜魯門總統圖書館、劍橋大學邱吉爾檔案中心等權威部門提供大量珍貴的原始資料。

◎詳盡記錄二戰行程,包括戰時美英對蘇援助、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戰後邊界劃分、卡薩布蘭卡會議、莫斯科外長會議、德黑蘭會議、組建波蘭政府、戰後世界秩序、雅爾達會議、波茲坦會議等。

◎引用的大量書信,以及三國領導人在助手起草的信函上所做修改,充分展現了他們進行戰畧博弈的智慧與藝術,對於分析和理解現代大國關係中的決策分析與危機管控具有現實意義。

內容簡介

借助於史達林與羅斯福、邱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往來書信,《克裏姆林宮的信件》打開了一扇視窗,讓我們得以一窺三比特領導人的思想和個性。 他們在二戰期間只見過兩次,他們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書信建立的,他們的通信構成了二戰戰畧格局的重要部分。

《克裏姆林宮的信件》提供了二戰史研究的新視角,並為後人瞭解反法西斯同盟國之間複雜的政治軍事外交關係提供了高層和原始的素材,使得若干重要歷史事件從中可以找到答案或線索:

◎史達林為何不相信德國會進攻蘇聯?

◎是誰開創了三國領導人之間書信往來的外交模式?

◎英美原定於1942年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為何延遲至1944年?

◎為什麼當時在卡廷事件上美英對蘇聯採取了模糊的態度?

◎德黑蘭會議期間,羅斯福為何要下榻蘇聯駐伊朗使館,而邱吉爾卻沒有?

◎羅斯福是否試圖通過冷落、否决邱吉爾,以達成跟史達林的合作?

◎邱吉爾與史達林是否真的私下討論過巴爾幹“百分比協定”?

……

作者簡介

戴維·雷諾茲,英國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著有10餘部作品,代表作有《大英帝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等。 《曆史的指揮者: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鬥和寫作》曾獲“沃夫森歷史獎”。

弗拉基米爾·佩恰特諾夫,俄羅斯歷史學教授、博士,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歐美國家研究室主任,獲得過“戰鬥功勳”獎章和榮譽勳章。 他用俄語和英語撰寫了大量關於戰時聯盟和冷戰的著作,代表作有《斯大林、羅斯福和杜魯門:1940年代的蘇聯和美國》《從傑弗遜到克林頓:美國民主黨競選》《美國對外政策史》等。

目錄

第一章風雲際會(1941年6月至9月)

第二章“兩場相對無關的戰爭”(1941年9月至12月)

第三章“我能應對史達林”(1941年12月至1942年4月)

第四章中間人莫洛托夫(1942年4月至7月)

第五章邱吉爾的“冰塊”(1942年8月至10月)

第六章卡薩布蘭卡:一桌只有兩人(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

第七章第二戰場何時開闢? (1943年2月至4月)

第八章南轅北轍(1943年4月至7月)

第九章反擊:烏克蘭和義大利(1943年8月至9月)

第十章面對面:莫斯科與德黑蘭(1943年10月至12月)

第十一章德黑蘭精神消逝(1944年1月至3月)

第十二章“力量與事實”(1944年3月至6月)

第十三章東西合擊(1944年6月至9月)

第十四章“只有我們三人”(1944年10月至12月)

第十五章雅爾達會議及其後(1945年1月至4月)

後記

章節附註

致謝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克里姆林宮的信件:史達林與邱吉爾、羅斯福的戰時通信】
NT$15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