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湘軍】+【淮軍】+【直軍】+【皖軍】+【奉軍】
【湘軍】+【淮軍】+【直軍】+【皖軍】+【奉軍】

【湘軍】+【淮軍】+【直軍】+【皖軍】+【奉軍】

NT$1600
已售:28

中國近代軍系叢*


東方書院前.png

11365490723-1_u_1.jpg

【湘軍】

編輯推薦

湖南湘鄉人曾國藩創立的湘宮耐得煩,吃得苦,霜得蠻,捨得死

湘軍人才輩出,“中興三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獨佔其二

左宗棠更因收復新疆之舉,被視為民族英雄。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軍系列叢書:湘軍》涵蓋了作為中國近代主要軍系的湘軍、淮軍,和由湘淮軍演化而成的北洋軍,以及袁世凱死後由北洋系分裂出來的派軍系的皖軍、直軍和奉軍的形成、編制體制、軍事實力、作戰、發展沿革及其覆滅的歷史。 由於取材廣泛,敘事生動,既有嚴肅的史實論述,也有涉及清末和民國政壇內幕的名人逸事,同時又引用了不少可供參考的有用史料,如果讀者能從中瞭解一些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磨難和耻辱以及隨之而來所進行的不屈的抗爭歷史,並能從中瞭解和掌握中國近代軍系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目錄

章風起雲湧天國兵三湘士紳求自拯

第二章團練大臣出奇策改弦更張建湘軍

第三章東征誓師衡陽城靖港湘潭勝負分

第四章岳陽地區拉鋸戰由湘入鄂取武漢

第五章湖口九江屢次敗羞得曾帥又自盡

第六章胡林翼崛起湖北曾國藩坐困江西

第七章曾國藩委軍奔喪胡林翼支撐大局

第八章李續賓兵敗三河胡林翼奪情視師

第九章曾胡定計圍安慶塞翁失馬左宗棠

第十章曾國藩困守祁門曾國荃攻佔安慶

第十一章胡林翼吐血而死眾將帥升官發財

第十二章左宗棠打下杭州曾國荃獨吞南京

第十三章曾國藩自削兵權左宗棠收復新疆

附錄一湘軍大事年表

附錄二湘軍主要文武官員情況一覽表

附錄三主要參考文獻

-----------------------------------

主图-1.jpg

【淮軍】

編輯推薦

曾國藩授意,由李鴻章抬募淮勇編練的一支軍隊

晚清的主要國防力量,中國近代軍隊的前身,對法之戰,取得基隆大捷、鎮南關大捷

由於舉證軍、李鴻章成為晚清重臣,影響了中國近半個世紀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軍系列叢書:淮軍》涵蓋了作為中國近代主要軍系的湘軍、淮軍,和由湘淮軍演化而成的北洋軍,以及袁世凱死後由北洋系分裂出來的三大派軍系的皖軍、直軍和奉軍的形成、編制體制、軍事實力、作戰、發展沿革及其覆滅的歷史。 由於取材廣泛,敘事生動,既有嚴肅的史實論述,也有涉及清末和民國政壇內幕的名人逸事,同時又引用了不少可供參考的有用史料,如果讀者能從中瞭解一些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磨難和耻辱以及隨之而來所進行的不屈的抗爭歷史,並能從中瞭解和掌握中國近代軍系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目錄

章淮勇勢自團練起協剿“天兵”始受寵

第二章淮軍沿用湘軍制鴻章勝過文正公

第三章炮隊皆用滑膛炮步隊盡數換洋槍

第四章“借師助剿”聘洋弁“用滬平吳”建“奇功”

第五章廣征强掠民脂膏滾滾財源充軍餉

第六章鎮壓撚軍“神威”顯羽翼豐滿鼎盛期

第七章引進西洋“制器”機建立淮軍兵工業

第八章終為清廷常備軍督撫專政淮系興

第九章洋務運動露頭脚得心應手風雲時

第十章北洋水師壯聲威東亞海上出異軍

第十一章培養網羅經世才廣開近代尚武風

第十二章淮系執掌外交權“和戎”屈辱近“虎豹”

第十三章援韓抗倭潰敗歸甲午慘痛失水軍

第十四章勢興自有勢衰時餘孽殘勇演新軍

附錄一淮軍和淮系主要人物傳略

附錄二淮軍大事記略

附錄三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該大臣等均能詳察縷陳,使朝廷洞悉此中利害,實為有見,現在賊勢趨重禹城,張樹珊等攻剿正急,而南陽僅止張總愚一股,自不必再為更張。 但是,這場風波平息剛滿一年,曾國藩就因被撚軍打得狼狽不堪,其阻擊撚軍的戰畧計畫破產,而愧懼交加,稱病請求開缺。 清廷深知只有換馬,才能消滅撚軍,因而於1866年12月7日,命曾國藩仍回兩江總督本任,授李鴻章為欽差大臣,專辦“剿撚”事宜。 翌年2月15日,清廷任命李鴻章為湖廣總督,仍在軍營督辦剿撚事宜,調湖南巡撫李瀚章為江蘇巡撫,命署理湖廣總督,以李鴻章的僚屬郭柏蔭、丁日昌分別署理江蘇巡撫和出任江蘇布政使,又以曾國藩的至友劉岷為湖南巡撫。 這種人事安排,目的在於安撫湘淮兩系,使三江、兩湖連為一體,便於籌措剿撚軍餉和穩定後方基地。 而這也正是李鴻章努力籌謀的戰畧大計。 他早就指出,欲圖中原,東路以江蘇為根本,西路以湘鄂為根本,“庶可大可久之計”。 現在由於三江、兩湖的地方實權落人湘淮之手,李鴻章盤算了多年的計畫終於如願以償了。

從1866年底開始,李鴻章披掛上陣,取代曾國藩肩負起督師剿撚的重任,擔任攻撚主將。

太平天國失敗後,撚軍成了反抗清朝統治的主力。 1864年12月,撚軍與太平軍遵王賴文光部會合,撚軍首領張宗禹、任化邦等共推賴文光為統帥。 賴文光按照太平軍的兵制、紀律和訓練方法,整編了撚軍,並把“披霜蹈雪,以期複國於指日”作為奮鬥目標。 賴文光根據撚軍精騎善走的特點,創造出一套步騎結合、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戰術,出奇制勝,擊斃清廷名將、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打敗了曾圍藩。 但是,由於農民起義的全國形勢已進入低潮,賴文光深感“獨立難持,孤立難久”。 1866年10月,撚軍在河南杞縣、陳留附近决定分為東西兩支:由賴文光、任化邦率領的一支,繼續在山東和中原一帶堅持鬥爭,稱為東撚軍; 由張宗禹率領的一支,“前進甘、陝,往連回眾,以為犄角之勢”,稱為西撚軍。 就是在撚軍東西分軍後的形勢下,李鴻章當上了剿撚統帥。

湘軍成了撚軍的手下敗將,而淮軍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把撚軍投入到血泊之中,這除了撚軍內部的消極因素起作用之外,主要是因為李鴻章妥善地解决了糧餉供應問題和靈活地實施了“劃河圈地”、“以靜制動”的戰畧方針。...........................

-----------------------------------

22639575-1_u_1.jpg

【皖軍】

內容簡介

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將直軍大部殲滅。 為挽救失敗,直奉兩軍閥再度聯合。 至1927年3月,北伐軍擊敗了直奉的五省聯軍。 1928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經過二期北伐,直系直魯聯軍消亡,奉軍敗退關外,12月,奉軍宣佈東北“易幟”,奉軍改為東北軍。 至此北洋各大系軍閥集團覆滅。 北洋軍閥的統治期間,由於連年內戰,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空前災難。 從民國初年至1932年,僅四川軍閥混戰478次,四川一省如此,全國各地頻繁爆發的大小軍閥混戰,雖無統計資料,但以此類推,即可想見一斑。

中國近代軍系發展的歷史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分支,研究自鴉片戰爭以來至北洋軍閥消亡這一歷史時期中國近代軍系發展史,對於瞭解這一時期各軍系的興亡盛衰,對於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叩問歷史,總結歷史經驗,是有著一定現實意義的。 它不僅可以恢復人們對中國近代歷史創痛的記憶,深刻地認識和總結中華民族辛酸的過去,而且可以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比較,更好地領悟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上推翻“三座大山”必由之路的深刻歷史原因和社會原因,並將其轉化為民族奮進和振興的精神力量。

這一套叢書涵蓋了作為中國近代主要軍系的湘軍、淮軍,和由湘淮軍演化而成的北洋軍,以及袁世凱死後由北洋系分裂出來的三大派軍系的皖軍、直軍和奉軍的形成、編制體制、軍事實力、作戰、發展沿革及其覆滅的歷史。 由於取材廣泛,敘事生動,既有嚴肅的史實論述,也有涉及清末和民國政壇內幕的名人逸事,同時又引用了不少可供參考的有用史料,如果讀者能從中瞭解一些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磨難和耻辱以及隨之而來所進行的不屈的抗爭歷史,並能從中瞭解和掌握中國近代軍系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目錄

章武備學堂柏林校北洋之虎段祺瑞

第二章追隨項城實力增“一造共和”“美名”傳

第三章執掌陸軍內閣權鎮壓白朗顯本能

第四章怨懟項城反帝制“二造共和”欲稱雄

第五章北洋分裂三大派皖系獨攬中樞權

第六章段黎交惡似水火府院相爭兩虎鬥

第七章討伐復辟辮子軍“三造共和”惑人心

第八章訴諸武力“統一”夢西原借款服毒藥

第九章皖系統治三大柱“北洋”“交通”加“安福”

第十章直皖爭鬥釀大戰皖軍慘敗失京畿

第十一章段孫張同盟反直吳戰敗浮海南下

第十二章重新執政東山起慘澹經營苦周旋

第十三章下野津門餘孽聚終歸烟消雲散去

附錄一皖軍大事記略

附錄二皖軍主要將領傳略

附錄三主要參考文獻

-----------------------------------

11432323050-1_u_1.jpg

【直軍】

編輯推薦

長期控制中國政權,直皖戰爭的勝利者

人物為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

曹錕——賄選竊踞總統職位馮國璋——袁世凱的左膀右臂,袁稱帝後公開反袁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了武裝力量是國家或政治集團的各種武裝組織的總稱,一般以軍隊為主體,由軍隊和其他正規的、非正規的武裝組織組成。 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軍隊、軍事集團,亦稱軍系)的形成發展、沿革、編制、軍費軍餉等與國家、民族及社會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並對社會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目錄

章袁世凱小站練兵北洋軍皖直分流

第二章馮元首和戰兩難曹督軍左右逢源

第三章小秀才脫穎而出大總統黯然引退

第四章吳師長撤防北歸京漢路直皖大戰

第五章回洛陽子玉練兵出武昌子春受騙

第六章倒吳張鬥法爭高低親家翻臉

第七章換總統保洛分裂行惡政曹吳合污

第八章斥异已將士離心搞削藩秀才失算

第九章江浙間先燃戰火直奉軍再起烽烟

第十章吳佩孚湖北複出孫偉芳揚威東南

第十一章戰湘鄂子玉喪師失閩贛馨遠拜山

尾聲直系軍風流雲散眾梟雄各赴黃泉

附錄一直軍大事年表

附錄二直軍主要將領傳略

附錄三直軍主力各師源流

附靈四主要參考文獻

-----------------------------------

11365490863-1_u_1.jpg

【奉軍】

目錄

第一章被逼無奈上梁山主動受撫降清廷

第二章賣友求榮往上爬鎮壓革命立“新功”

第三章勾結日本夢獨立投靠慰庭當督軍

第四章統一奉天軍政權吞併吉黑霸東北

第五章直皖大戰擴武備直奉前戰慘敗歸

第六章整軍備武興改革組編陸海空三軍

第七章直奉再戰軍威顯直魯皖蘇據為有

第八章孫傳芳江南起兵郭松齡灤州倒戈

第九章直奉聯手攻玉祥永江辭官歸故里

第十章北伐軍出兵江南直奉魯聯手討赤

第十一章大元帥好景不長蔣介石二次北伐

第十二章東北王歸途被炸張學良子繼父業

第十三章東北易幟換門庭奉軍改為邊防軍

第十四章少帥揮淚斬楊常中原大戰助老蔣

第十五章日軍佔領東三省奉軍悲喜大結局

附錄一奉軍將領傳略

附錄二奉系軍閥大事記

附錄三主要參老書目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湘軍】+【淮軍】+【直軍】+【皖軍】+【奉軍】
NT$16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