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

NT$1650
已售:23

以全新的史學觀點解讀工業革命,重返歷史現場,破解工業革命起源與人類發展奧秘,述說人類如何迎來現代世界的黎明。


東方書院前.png

1.jpg

製造為王:發明、製造業、工業革命如何改變世界

內容簡介

對眾多史學家而言,工業革命是史學研究的一大挑戰。 少數史學家,甚至拒不承認工業革命的歷史價值。 然而,如果我們不瞭解18世紀的工業革命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所打下的基礎,就無法理解我們日漸熟悉的21世紀的世界。 從18世紀初到維多利亞時代,世界被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所改變。 發明家、商人、科學家、探險家都在工業革命的故事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托馬斯·克倫普將他們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並說明科技發明、製造業的發展如何將原本相互隔絕的世界,打造成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全球化體系。

作者簡介

托馬斯·克倫普

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學人類學系任教,在四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出版過多部著作,包括《科學簡史》和《蒸汽時代簡史》,他的寫作範圍涉及歷史、科學和醫學領域。

目錄

章届世博會:工業革命與英國的主導地位

第二章常壓蒸汽機

第三章工業原料和工業動力

第四章棉花和羊毛:蘭開夏郡和約克郡

第五章發明、工業和製造業共同體

第六章人民、政治與工業

第七章河船與鐵路

第八章美國模式

第九章歐洲的加入

第十章電力與化工

第十一章全球化:原材料、市場與各地製造

-------------------------------

萬國爭先:第一次工業全球化

內容簡介

本書對工業全球化的個時代的全球歷史進行了通俗易懂的介紹與剖析,該時代始於拿破崙戰爭之後,並在次世界大戰的漩渦中崩潰。 通過將工業化、技術創新和帝國興衰相結合,世界工業化大國塑造了相互聯系的全球空間,很少有地區未被觸及。 在十個簡潔的章節中,本書記述了這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轉變,概述了全球工業、帝國和經濟變革,與地方經驗、身份認同的相互聯系。 Z後,本書揭露了次世界大戰對這個全球體系的災難性影響。 本書將工業化、世界經濟、帝國主義、國際法、外交和戰爭等歷史學家通常視為獨立發展的歷史編織在一起,並將它們綜合在一起,對一個發生根本性歷史變革的時代進行了新的分析。 作者認為,19世紀政治、社會和國際事務的革命性變化是相互關聯的發展。 對於任何研究現代全球史的學者來說,本書都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作者簡介

馬特耶·阿本霍斯,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現代史教授,著有多本關於19世紀和次世界大戰的國際歷史的書籍,包括《保持中立的藝術》《中立時代》和《國際政治中的海牙會議》。

戈登·莫雷爾,加拿大尼皮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著有《當英國遭遇斯大林革命:英蘇關系與國際危機》。

目錄

第1章概述工業全球化的階段,1815—1918年

第2章協約與束縛:國際外交體系,1815—1856年

第3章1815年後的工業化帝國和全球資本主義

第4章1850年後的全球化基礎設施建設

第5章移民與有形和無形帝國的擴張

第6章全球商品及工業資本主義的環境成本

第7章1850年後的戰火紛飛

第8章當地方遭遇全球:世界範圍內的思想與政治

第9章工業全球化與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第10章全面戰爭下的工業全球化,1914—1918年

致謝

--------------------------------

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破解工業革命起源與人類發展奧秘的里程碑巨作

內容簡介

工業革命一直是經濟史教學的覈心內容,也是研究西歐商業擴張、工廠崛起、煤鐵生產、勞動無產階級化、工業資本主義的誕生和全球傳播的歷史關鍵。 然而,近年來,人們對工業革命的看法發生了巨大變化。 本書通過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結合對消費、物質文化、科技和文化歷史的研究,從更廣泛的全球視角出發,為基於使技術創新和知識傳播成為可能的全球互動之上的工業革命作出了解釋。 通過這一新的視角,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工業化進程實際上比我們此前瞭解地開始得更早,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通過反思過去一代經濟歷史學家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書為讀者呈現了有關工業革命的Z新研究,並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作者簡介

[挪]克麗絲廷·布魯蘭(Kristine Bruland)挪威奧斯陸大學經濟史榮譽教授,曾任瑞士日內瓦大學經濟史教授。 研究方向為科技的傳播,重點為前工業化時期的科技傳播。 [荷]何安娜(Anne Gerritsen),英國華威大學歷史系教授,荷蘭萊頓大學亞洲藝術系主任。 哈佛大學博士。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史、物質文化史、以及全球瓷器貿易史等。 [英]帕特·赫德森(Pat Hudson)英國卡迪夫大學歷史學名譽教授,曾在英國利物浦大學教授經濟史。 英國工業革命經濟史學家,英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主要從經濟、社會和文化層面研究工業化。 [意]喬治·列洛(Giorgio Riello),歐洲大學學院近代早期全球史主席,兼任華威大學全球歷史與文化方向的教授。

目錄

緒論

部分製造業的時代:知識、製造和生產組織

章會不會是工匠引發了工業革命?

第二章“什麼是科技學?”:探究工業化來臨之際技藝的科學

第三章18世紀英國陶瓷業中的緘默和保密

第四章小的美嗎? 1700—1960年印度南部的車間組織、科技和生產

第五章“包裹著法蘭絨”的景致:20世紀初威爾士的毛紡織業

第二部分機器的時代:科技、人力資本和政治經濟

第六章對原始工業的再思考:人力資本與現代工業的興起

第七章工業化比較史中的機器、勞動力吸收和小生產者資本主義

第八章英國棉紡織品生產的機械化和工業革命

第九章英國工業化中的一項自動化科技

第三部分奢侈品的時代:消費、想像和欲望

第十章利奧·阿非利加努斯向歐洲人展示非洲

第十一章商業名片和銷售產品的藝術:1680—1800年

第十二章18世紀哈布斯堡王朝下轄尼德蘭城鄉的新舊奢侈品

第十三章帝國的線索:“盎格魯-世界”的土著器物和物質生態(約1780—1920年)

第四部分全球貿易的時代:商品、市場和貿易

第十四章誰掌握了科技訣竅? 瓷器上陶瓷生產過程的視覺呈現

第十五章工廠前的工廠: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紡織品採購和英國的工業化(1650—1750年)

第十六章作為有用知識的植物學:舊制度末期法國的全球植物採集

第十七章帝國的摩擦:18世紀80年代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孟買的遺囑認證和財產網絡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
NT$16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