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勛伯格風格與創意+和聲學+作曲基本原理+和聲的結構功能】 (4冊)
【勛伯格風格與創意+和聲學+作曲基本原理+和聲的結構功能】 (4冊)

【勛伯格風格與創意+和聲學+作曲基本原理+和聲的結構功能】 (4冊)

NT$1800
已售:38

世界三大體系一是欣德米特,二是勳伯格,三是梅西昂。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1.png

详情-02.png详情-03.png详情-04.png详情-05.png详情-06.png详情-07.jpg详情-08.jpg详情-09.jpg详情-10.jpg详情-11.jpg详情-12.jpg

详情-13.jpg

勳伯格和聲學

《勳伯格和聲學》系本社出版的阿諾德·勳伯格《和聲的結構功能》的姊妹篇,程度在前,兩者相加便是勳伯格的和聲體系。 世界三大體系一是欣德米特,二是勳伯格,三是梅西昂。 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出版社完整出齊過這三大體系的和聲理論,此選題可完善勳伯格體系的中國出版。

《勳伯格和聲學》是一本世界名著,如今第1個中譯本終於出書,一提起阿諾德·勳伯格,便自然想到“十二音體系”,但這卻並非“十二音體系”的論述。 《勳伯格和聲學》是一本傳統的、基礎的和聲學,勳伯格正是以此培養出阿爾班-貝爾格、安東-韋伯恩大師這樣的高徒,勳伯格在這裡不是讓學生“配和聲”而是“寫和聲”,他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打下基本的基礎,只要這個基礎堅實穩固。 在上面蓋出的高樓大廈何愁不能爍今震古,如今,我們的主要目的雖然是創作現代音樂,但學習傳統卻是通往現代音樂的必經之途。

序言

目錄

英譯者序

勳伯格

第一章大調音階的自然音和絃

和絃的排列

音階的正三和絃和副三和絃的連接

把音階上的正三和絃和副三和絃連接成短句

Ⅶ級上的三和絃

三和絃的轉位

六和絃

平行八度和五度

使用六和絃的三和絃連接

六四和絃

七和絃

七和絃的轉位

連續七和絃的連接

第二章小調調式

小調中的自然音_ 一和絃

小調中三和絃的轉位

小調中的七和絃及其轉位

第三章沒有共同音的和絃的連接

第四章關於獲得較好和聲進行的一些提示; 關於兩個外聲部旋律的處理; 關於結束、終止式、偽終止式以及終止六四和絃

指導規則

結束與終止式

偽終止式

終止式中的六四和絃

第五章大調和小調中,VII較自由的處理

第六章轉調

第七章來自教會調式的副屬和絃和其他非自然音和絃

指導規則

减七和絃

指導規則

第八章節奏與和聲

第九章轉調,續

向第三和第四個上五度迴圈調的轉調

向第三和第四個下五度迴圈凋的轉調

第十章小下屬關係

指導規則

第十一章在調性的邊緣

增三和絃

增六五、增四三、增二與增六和絃,以及其他一些遊移和絃

第十二章通過連續步驟和中間調向第Ⅱ、第Ⅴ和第Ⅵ迴圈五度,並到第Ⅶ和第Ⅷ迴圈五度,以及到關係更近的迴圈五度調的轉調

相隔五個和六個五度的調

第十三章為聖咏配和聲

終止式

第十四章和聲外音

留音,經過音,換音,先現音

第十五章對九和絃的一些觀察

第十六章擴大這個體系的一些增補的觀念

三和絃、七和絃及幾和絃的變化

存熟悉的和聲進行中省略一些環節的簡化進行

三和絃與其他所有三和絃、所有七和絃連接,所有七和絃相互連接

幾個其他的問題:七度音上行的可能性; 减L和絃的低音; 莫札特和絃; 八部和絃

增補幾種轉調設計

幾個附加的細節

第十七章全音音階及其五音和六音和絃

第十八章四度疊置的和絃

索引

譯後記(羅忠鎔)

勳伯格:風格與創意

《勳伯格:風格與創意》是一本關於現代音樂的重要文獻。 阿諾德·勳伯格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其具有預見性的洞察力,使這本書成為吸引人們對複雜的二十世紀音樂歷史產生濃厚興趣的必不可少的原始資料。 通過這本巨著你可以進人二十世紀Z重要的作曲家的頭腦,去理解、探究勳伯格本人和他的音樂,以及勳伯格對其他作曲家的研究、對藝術和整個世界的思考。

目錄

第一部分個人的評估與回顧

人怎麼會感到孤獨的

音樂創作中的情與理

自我剖析

我的演變

新音樂:我的音樂

拼凑的音樂

我的技巧和風格

第二部分現代音樂

新音樂、過時的音樂、風格與創意

評論音樂作品的標準

新音樂

時代的轉折

與文字的關係

第三部分民間音樂與民族主義

民間音樂式的交響樂

民間音樂與藝術音樂

民族音樂(1)

民族音樂(2)

為何美國沒有出現偉大的音樂作品

第四部分十二音作曲法

十二音作曲法

豪埃爾(Hauer,J.M.)的理論

“勳伯格的音列”

用十二音作曲

用十二音創作(2)

這公平嗎

第五部分理論與作曲

調性與曲式

為作曲論文寫的一篇文章

有關和聲的問題

音樂創意的連接

新、舊對位法

線性對位

線性對位; 線性複調

賦格

第六部分教學

藝術教學中的問題

現代作曲的教學問題

教學與音樂中的現代思潮

第七部分作曲家

巴赫

革新派勃拉姆斯

古斯塔夫·馬勒

阿爾班·貝爾格

喬治·格什溫

譯後記

作曲基本原理(修訂版)

阿諾德·勳伯格是奧地利*名作曲家,二十世紀*有影響的音樂巨人之一,十二音作曲技法的開山鼻祖。 而這位作曲大師卻沒有受到過什麼專業訓練,全憑自己的天賦自學成才。 《作曲基本原理》是他的重要作曲理論*作,沒有繁雜的科技剖析和艱深的專業詞彙,從*為基礎的傳統科技手段和組織管道入手,深入探討如何處理實際寫作中遇到的諸多技巧問題。

同時又以分析大量名家作品的方法貫穿全書,力圖培養學生分析各類音樂作品和獨立解决各種科技困難的能力。 該書既適用於初學作曲的學生,又是一本深入淺出地討論作曲科技問題的基礎讀物。

目錄

緒論

編者前言

說明

第一部分主題的構造

第一章曲式的概念

第二章短句

譜例說明

第三章動機

動機的運用要求變奏

動機由何構成

動機的處理與運用

譜例說明

第四章動機型的結合

建造短句

第五章簡單主題的構造

一、開始寫樂句

樂段與樂句

樂句的開端

屬形式:補充的重複

譜例說明

二、樂段的前句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一些樂段的分析

其他名曲選例的分析

前句的構造

三、樂段的後句

旋律方面的考慮:終止式輪廓

節奏方面的考慮

關於浪漫派作曲家的一些樂段的評述

四、樂句的完成

譜例說明

第六章伴奏

伴奏的可省略性

伴奏的動機

伴奏的類型

聲部進行

低聲部線條的處理

伴奏動機的處理

樂器的要求

第七章性格與情緒

第八章旋律與主題

聲樂旋律

器樂旋律

旋律與主題

第九章關於自我檢驗

如何進行自我檢驗

第二部分小型曲式

第十章小三部曲式(A-B-A')

小三部曲式

對比的中間段

譜例說明

上拍和絃

再現部

第十一章非偶數、不規則、不對稱的結構

第十二章小步舞曲

曲式

三聲中部

第十三章諧謔曲

A段

轉調的對比中段

練習形式

再現部

延伸、插段與小尾聲

尾聲

三聲中部

第十四章主題與變奏

主題的結構貭素

主題與變奏之間的關係

變奏的動機

變奏動機的產生

變奏動機的應用與加工

變奏中的對位

為變奏打草稿

譜例126的說明

一整套變奏的組織

第三部分大型曲式

第十五章大型曲式的各個部分(附屬形式)

過渡段

具有獨立主題的過渡段

從前面的主題發展出來的過渡段

再過渡段

副主題組

抒情主題

尾聲

第十六章迴旋曲式

行板曲式(ABA與ABAB)

其他簡單迴旋曲

再現部中的變奏與變化(正主題)

再現部中的變奏與改動(副主題組)

大型迴旋曲式(ABA—C—ABA)

奏鳴迴旋曲式

第十七章奏鳴曲快板(第一樂章的曲式)

奏鳴曲快板

呈示部

正主題(或正主題組)

過渡段

副主題組

加工部

再過渡段

再現部

尾聲

結束語

附錄

和聲的結構功能修訂版

勳伯格寫作的最後一本完整的理論著作。 是勳伯格在洛杉磯加州大學開設的和聲必修課的教材。 《和聲的結構功能》闡述了他對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的和聲的*終見解。 開頭的幾章是根據他的和聲學的原則而作出的劄要,以後的幾章開闢了嶄新的理論研究道路:調性的相互關係、調性的擴張以及為不同的結構目的而採用的各種創作手法。

《和聲的結構功能》是阿諾德·勳伯格寫作的最後一本完整的理論著作。 是勳伯格在洛杉磯加州大學開設的和聲必修課的教材。 《和聲的結構功能》闡述了他對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的和聲的最終見解。 開頭的幾章是根據他的和聲學的原則而作出的劄要,以後的幾章開闢了嶄新的理論研究道路:調性的相互關係、調性的擴張以及為不同的結構目的而採用的各種創作手法。

就像勳伯格自己所說:“沒有一種理論是盡善盡美、無懈可擊的,至多我只能介紹使人少犯錯誤的方法,使學生注意對待不同的情况,以及理解對和絃進行的評估能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缺點。

目錄

鳴謝

本書的教學與自修方法

第一章和聲的結構功能

第二章和聲的原則(簡短的複習)

聲部進行

不協和和絃及其處理

外聲部

根音進行

小調的調性

調性的建立

收束Ⅰ

收束的6/4和絃

半收束:其他收束

第三章代替音與領域

代替音的來源

代替音的導入

領域Ⅰ

領域的導入

變音處理

人為屬和絃的功能範圍

收束Ⅱ(加飾的)

第四章小調的領域

領域Ⅱ

第五章變和絃

Ⅱ級上的各種變和絃

主音領域中其他級上的變和絃

各種限制

第六章遊移和絃

第七章大、小調的可交替性(主音上的小調領域,下屬音上的小調領域和屬音上的小調領域)領域Ⅲ

主音上的小調領域

下屬音上的小調領域

屬音上的小調領域

第八章各種間接的近關係(中音大調,下中音大調,降中音大調和小調,降下中音大調和小調)

領域Ⅳ

大調

小調

遠關係的中間領域

第九章遠、近關係的分類

大調

小調

小調中的領域分類

第十章擴展的調性

第十一章為不同的結構目的而採用的各種進行

樂句

樂段

小結尾

對比性的中段

模進

模進的變化

持續音

過渡

“冕串”(展開)

遊移和絃

所謂的“自由曲式”

第十二章對狄俄尼素斯時代的阿波羅式的評估

術語對照表

人名索引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勛伯格風格與創意+和聲學+作曲基本原理+和聲的結構功能】 (4冊)
NT$18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