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新概念類比電路:【電晶體、運放和負反饋+頻率特性和濾波器+信號處理和源電路】
新概念類比電路:【電晶體、運放和負反饋+頻率特性和濾波器+信號處理和源電路】

新概念類比電路:【電晶體、運放和負反饋+頻率特性和濾波器+信號處理和源電路】

NT$3000
已售:16

介紹電晶體放大的基本原理,並對典型電晶體電路進行細緻分析


東方書院前.png


【電晶體、運放和負反饋

內容簡介

本系列圖書共分3册:《新概念模擬電路(上)——晶體管、運放和負反饋》《新概念模擬電路(中)——頻率特性和濾波器》《新概念模擬電路(下)——信號處理和源電路》。 《新概念模擬電路》系列圖書在讀者具備電路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以類比電路應用為目標,詳細講解了基本放大電路、濾波器、信號處理電路、信號源和電源電路等內容,包括基礎理論分析、應用設計舉例和大量的模擬實例。

本系列圖書大致可分為6個部分:第1部分介紹電晶體放大的基本原理,並對典型電晶體電路進行細緻分析; 第2部分為電晶體提高內容; 第3部分以運放和負反饋為主線,介紹大量以運放為覈心的常用電路; 第4部分為運放電路的頻率特性和濾波器,包括無源濾波器和有源濾波器; 第5部分為信號處理電路; 第6部分為源電路,包括信號源和電源。 本書涵蓋第1~3部分內容,即電晶體、運放和負反饋部分。

本系列圖書適合大學階段、研究生階段學習類比電路的學生使用,也適合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的工程師使用,並可作為類比電路教師的參考書。 參加電子競賽的學生也能通過閱讀本系列圖書而有所收穫,書中有大量實用電路,對實際設計非常有用。

作者簡介

楊建國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類比電子技術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精細訊號產生和處理,多年指導大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

目錄

第一章類比電子技術概述(001)

1概述【001】

1.1電晶體對世界的影響【001】

1.2什麼是電子技術? 【003】

1.3類比信號和數位信號【003】

1.4類比電子技術【004】

1.5類比電子技術的學習方法【005】

第二章電晶體基礎(006)

2雙極型電晶體的工作原理及放大電路【006】

2.1電壓訊號如何放大——電晶體的

引入【006】

2.2NPN型電晶體的伏安特性【010】

2.3用NPN電晶體構建一個放大電路【014】

2.4靜態工作點和訊號耦合【015】

2.5電晶體的4種工作狀態【016】

2.6給定電路求解靜態——包括狀態判斷【017】

2.7圖解法,對電晶體工作狀態加深理解【026】

2.8兩部件串聯的圖解方法【028】

2.9動態求解方法——以矽穩壓管為例【031】

2.10雙極型電晶體的動態模型——微變等效

模型【034】

2.11雙極型電晶體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036】

2.12實驗測量法【043】

2.13共基極放大電路、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和

PNP管電路【045】

2.14大訊號情况下的失真分析【053】

2.15放大電路的綜合分析【061】

2.16多級放大電路【072】

3場效應電晶體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082】

3.1場效應電晶體分類和管脚定義【082】

3.2 JFET【083】

3.3 MOSFET【087】

3.4 FET放大電路的靜態電路和訊號耦合【091】

3.5 FET的微變等效模型【101】

3.6 FET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102】

第三章電晶體提高【109】

4電晶體的其他應用電路【109】

4.1恒流源實現高增益放大【109】

4.2差動放大器1:差分訊號的來源【111】

4.3差動放大器2:差動放大器雛形【113】

4.4差動放大器3:標準差動放大器【114】

4.5差動放大器4:共模抑制比及其提高

方法【119】++

4.6電流鏡基本原理【132】

4.7比例電流鏡和Widlar微電流源【136】

4.8威爾遜電流鏡【142】

4.9電流源的順從電壓和輸出阻抗【146】

4.10恒流源【148】

4.11類比開關【149】

4.12電晶體是組成集成電路的基礎【151】

4.13擴流電路和超高頻放大電路【151】

4.14光電耦合器及其應用【153】

4.15負載開關【165】

4.16電晶體產品【167】

5電晶體放大電路的頻率回應【172】

5.1頻率回應概述【172】

5.2阻容基本單元的頻率回應【175】

5.3基本單元變形的頻率回應【178】

5.4基本單元串聯的頻率回應【182】

5.5電晶體放大電路的非雜散頻率回應【184】

5.6電晶體的高頻等效模型【196】

5.7共射極電路的高頻響應【197】

5.8共基極放大電路和共集電極放大電路的高頻

響應【201】

5.9利用電晶體的數據手册估算上限截止

頻率【203】

第四章負反饋和運算放大器基礎

(205)

6理想運算放大器和負反饋電路【205】

6.1理想運算放大器【205】

6.2理想運算放大器組成的負反饋放大電路【205】

7負反饋理論【206】

7.1迴響的概念引入【206】

7.2認識電路中的迴響【208】

7.3負反饋放大電路的方框圖分析法【212】

7.4利用方框圖法求解電路【213】

7.5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效能的影響【216】

7.6負反饋對失真度的影響【223】

8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227】

8.1虛短和虛斷的來源【227】

8.2負反饋電路分析方法:虛短虛斷法【233】

8.3負反饋電路分析方法:大運放法【263】

8.4負反饋電路分析方法:環路方程法【267】

9實際運算放大器【270】

9.1用電晶體自製一個運算放大器【270】

9.2運算放大器的內部構造【271】

9.3運放的關鍵參數【273】

9.4運放的雜訊參數【295】

9.5全差分運算放大器【300】

9.6運放電路設計實踐【310】

------------------------------------------------

主图-01.jpg

頻率特性和濾波器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4部分內容,即運放電路的頻率特性和濾波器。

目錄

第一章運放電路的頻率特性(001)

1.1從開環到閉環【001】

1.2負反饋放大電路的穩定性分析【008】

1.3頻率失真【017】

1.4頻率特性的分析方法【019】

第二章濾波器概述(021)

2.1濾波器的一些常識【021】

2.2從運放組成的一階濾波器入手【026】

2.3思考【035】

2.4二階濾波器分析——低通和高通【042】

2.5二階濾波器分析——帶通、帶阻和全通【048】

2.6群時延——Group Delay【052】

第三章運放組成的低通濾波器(058)

3.1四元件二階SK型低通濾波器【058】

3.2六元件二階SK型低通濾波器【062】

3.3易用型二階SK型低通濾波器【066】

3.4MFB型低通濾波器【071】

3.5高階低通濾波器【074】

3.6單電源低通濾波器【079】

3.7濾波器設計中的注意事項【087】

第四章運放組成的高通濾波器(090)

4.1四元件二階SK型高通濾波器【090】

4.2六元件二階SK型高通濾波器【092】

4.3易用型二階SK型高通濾波器【096】

4.4MFB型高通濾波器【102】

4.5高階高通濾波器【108】

4.6單電源高通濾波器【111】

第五章運放組成的帶通濾波器(117)

5.1雙頻點帶通濾波器——寬帶通【117】

5.2單頻點選頻放大器——窄帶通【117】

第六章運放組成的陷波器(145)

6.1雙頻點帶阻濾波器——寬帶阻【145】

6.2陷波器——窄帶阻濾波器【146】

第七章運放組成的全通濾波器(174)

第八章其他類型的類比濾波器(183)

8.1狀態可變型濾波器分析【183】

8.2Biquad濾波器分析【194】

8.3Fleischer-Tow濾波器【205】

8.4有源橢圓濾波器【217】

8.5無源橢圓濾波器【246】

第九章開關電容濾波器(279)

------------------------------------------------

信號處理和源電路】

目錄

第一章信號處理電路(001)

1峰值檢測和精密整流電路【001】

1.1峰值檢測電路【001】

1.2精密整流電路【004】

2功能放大器【008】

2.1有效值檢測晶片【009】

2.2程式控制增益放大器【013】

2.3壓控增益放大器【019】

3比較器【022】

3.1運放實現的比較器【023】

3.2集成比較器及其關鍵參數【028】

3.3比較器的應用【036】

4高速放大電路【049】

4.1高速放大器分類及電流迴響型運放分析【049】

4.2高速放大電路實施指南【056】

4.3常見高速運算放大器及其典型電路【060】

4.4高速放大電路佈線實例【070】

5量測系統的前端電路【075】

5.1儀錶放大器及其應用電路【075】

5.2儀錶放大器使用注意事項【083】

5.3多種類型的儀錶放大器【099】

5.4其他常見感測器前端電路【109】

5.5電阻一二三【126】

6 ADC驅動電路【136】

6.1為什麼要給ADC前端新增驅動電路【136】

6.2單電源標準運放實現的ADC驅動電路【142】

6.3全差分運放實現的ADC驅動電路【164】

6.4基於全差分運放的濾波器【184】

7雜項【189】

7.1複合放大器【189】

7.2用程式控制增益和自動增益控制【201】

7.3電荷放大器和鎖定放大器【222】

7.4繼電器和類比開關【232】

第二章源電路—信號源和電源(251)

8基於蓄積翻轉思想的波形產生電路【251】

8.1蓄積翻轉和方波發生器【251】

8.2方波三角波發生器【253】

8.3獨立可調的方波三角波發生器【256】

8.4壓控振盪器【259】

9基於自激振盪的正弦波發生器【262】

9.1自激振盪產生正弦波的原理【262】

9.2RC型正弦波發生器【262】

9.3LC型正弦波發生器【267】

9.4晶體振盪器【268】

10直接數位合成科技【270】

10.1DDS覈心思想【270】

10.2常用DDS晶片【275】

10.3DDS的週邊電路【277】

11線性穩壓電源【279】

11.1線性穩壓電源結構【279】

11.2串聯型穩壓電路【282】

11.3集成三端穩壓器【284】

11.4低跌落穩壓器【290】

11.5基準電壓源【298】

11.6基準電流源【303】

後記【312】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新概念類比電路:【電晶體、運放和負反饋+頻率特性和濾波器+信號處理和源電路】
NT$30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