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南懷瑾著作選集(共15冊)16開箱裝,全15冊,重達8.8公斤(發宅配)
南懷瑾著作選集(共15冊)16開箱裝,全15冊,重達8.8公斤(發宅配)
南懷瑾著作選集(共15冊)16開箱裝,全15冊,重達8.8公斤(發宅配)
南懷瑾著作選集(共15冊)16開箱裝,全15冊,重達8.8公斤(發宅配)

南懷瑾著作選集(共15冊)16開箱裝,全15冊,重達8.8公斤(發宅配)

NT$3980
已售:24

包括《易經雜說》《論語別裁》《孟子旁通》《金剛經說什麼》《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等。書稿真實保留了南先生本人的思想理念與語言風格,原汁原味地為讀者奉上一套值得珍藏的版本。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1.jpg

編輯推薦:

        南懷瑾先生熟習經史子集,貫通東西文化,學識淵博,著作等身。特別是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深受讀者的喜愛。本套書集結了南懷瑾先生在儒釋道等方面的經典之作,共15冊,如《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孟子與萬章》《金剛經說什麼》《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維摩詰的花雨滿天》《列子臆說》等。南懷瑾先生生前親筆簽約授權,親加審閱的定本。精美套裝,裝幀古樸、雅緻,收藏佳品。


分冊介紹:

《易經雜說》

        作為儒家「五經」之首、道家「三玄」之一的《易經》,自成書以來,注釋解說者層出不窮,但想要學習《易經》的普通讀者,卻依然茫然不得頭緒。針對這種情況,南懷瑾先生開講《易經》,既不把它看作高深莫測、隱藏玄奧的天書,又否定了近代不少學者「迷信、混亂」的斷語,不輕易引申,不牽強附會,以還原《易經》的本初意義為主旨,以樹立端正的人生態度、傳授博大的人生智慧為目的,非學究或術士者可擬。本書由其講記整理而來,介紹了六十四卦的來歷、卜卦的若干種方法,揭示每卦每爻的意義,《易經》與五行、干支、《河圖》《洛書》的配合運用,示範了六十四卦的研究方法,說明《序卦》排列六十四卦的理由,闡釋了《系傳》所揭示的人生和歷史哲學,等等,深入淺出,使《易經》真正成為了一本與人人有關的書。


《論語別裁》(上)《論語別裁》(下)

        要了解傳統文化,首先必須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講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學術。要講孔子的思想學術,必須先要了解《論語》。《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典,相關章句註疏累代不絕。南懷瑾先生曾於1962年至1975年間三次講述《論語》。第三次講記結集出版時,南先生定名為「別裁」,意謂其講述是個人所見,別裁於正宗儒者經學之外。南先生認為歷來對《論語》的講解,錯誤之處,屢見不鮮,主要問題在於所講的義理不對,內容的講法不合科學。他講述《論語》,「別裁於正宗儒者經學之外」,重在「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地體驗」。


《孟子七講》(上冊)《孟子七講》(中冊)《孟子七講》(下冊)

        《孟子》今存七篇,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孟子和思孟學派的主要材料。本套書便是南懷瑾先生對《孟子》七篇的講述。儒家學說的思想本就來自日常生活,又經提煉闡發,引導門人弟子身體力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去,其精髓不外乎種種做人的道理。南先生的講論,引經據典,又深入淺出,且態度平易近人,以平常心講平常事說大白話,於潛移默化中影響青年學子的精神、心智,可謂回歸儒學之本真。


《金剛經說什麼》

        《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傳入中國後即廣泛流傳,千百年來,注經者甚眾,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南懷瑾先生在台灣時,曾多次講解《金剛經》,本書據其一九八〇年在台北十方書院的講解記錄整理而成。南先生以其一貫經史合參的講法,對經文進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即便於艱深疑難之處,聽來也妙趣橫生又淺顯易明。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上)《維摩詰的花雨滿天》(下)

        《維摩詰經》是與整個佛法、佛教、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文化關係**、影響*深、歷史*久的一本經,它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本位而解脫成佛的法門,也指出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何證道,如何得到解脫,如何證得菩提之路。但是,古老的原典經文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確有難度。所喜南懷瑾先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台北十方書院講解《維摩詰經》,明白曉暢,平實易懂。現出版其簡體字本,特改名為《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列子臆說》(上)《列子臆說》(中)《列子臆說》(下)

        《列子臆說》是南懷瑾先生關於《列子》的講記,共分上中下三冊。南懷瑾先生講述列子,深入淺出、生動自在,以《列子》的內容為研究重點,帶領讀者進入廣闊的視野、深入難測的奇妙境界,並打破了意識的種種局限。列子,這個御風而行的入,要我們從一切自沒的框架中突圍,成就天地間的自在逍遙。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黃帝內經》被譽為中國人養心、養性、養生的「經」,不僅是現代中醫學的不二源頭,更是一部蘊含中國生命哲學之宗的思想著作。其核心是天人相應,認為生命之基在陰陽平衡,強調人只有「順四時而適寒暑」,方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是南懷瑾先生應邀講解《黃帝內經》的現場輯錄,結合生命科學、道家養生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化、重點闡釋了《內經》的精神及中醫學的基本觀念,並引用了很多生活實例加以實證,微言大義,精妙迭出,直指人心。如何順應四時、平衡人體陰陽、提高免疫力……這些看似艱深的哲學和中醫原理,通過先生生動有趣的講解,成為人人都能觸摸踐行的日常生活。


《漫談中國文化——金融·企業·國學》

        沒有古代,哪有現代;沒有祖先,哪有我們。本書從《管子》《貨殖列傳》《食貨志》等中國古代各類歷史典籍的財貨觀切入,具體深入地分析講述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中金融、企業及管理體制等的演進歷程。作者化古為今,視野廣闊,對現代讀者很具啟發意義。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二十一世紀初,有感於文化教育之重要,南先生親自撰成《中國文化教育的自訴》一文,講述從遠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教育、生活以及與政治、經濟交互影響所產生的演變,敘述清晰扼要,內容發人深省。其後,他隨緣講課,內容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或講述二十世紀以來教育的發展歷程,或從人生目標、家教、師道等方面漫談教育,或簡論儒家的發展歷程,提出本質上影響中國民間社會的並非儒家或孔孟之教,而是雜家、陰陽家和道家之學,或談中學與西學的體用問題,等等。該書將此類話題的講述進行整理,與前文合為一體,南師親自定名為《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以突顯眾所關心之話題。


目錄:

易經雜說

論語別裁(上)

論語別裁(下)

孟子七講(上冊):孟子旁通     孟子與萬章

孟子七講(中冊):孟子與公孫丑   孟子與盡心篇

孟子七講(下冊):孟子與離婁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金剛經說什麼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上)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下)

列子臆說(上)

列子臆說(中)

列子臆說(下)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漫談中國文化——金融·企業·國學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註:因產品超重,僅發宅配!!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南懷瑾著作選集(共15冊)16開箱裝,全15冊,重達8.8公斤(發宅配)
NT$398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