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暮日耀光:張居正與明代中後期政局】+【柄國宰相張居正——權力之路與改革人生】
【暮日耀光:張居正與明代中後期政局】+【柄國宰相張居正——權力之路與改革人生】

【暮日耀光:張居正與明代中後期政局】+【柄國宰相張居正——權力之路與改革人生】

NT$2000
已售:127

明清史學界元老、著名學者韋慶遠先生代表作,新增趙世瑜導讀、徐泓序言。 張居正研究的里程碑之作為張居正立傳以來最深入、最公正、最能“美惡不掩,各從其實”的巨著。


東方書院前.png

1.jpg

【暮日耀光:張居正與明代中後期政局】

內容簡介

本書可說是自有為張居正立傳以來最深入、最公正、最能“美惡不掩,各從其實”的巨著。 (臺灣學者徐泓語)

它不同於前人作品的最大特點,在於作者運用大量罕見的豐富史料,除實錄、政書等官方出版品外,引用的私人筆記、文集、書信達150餘種,以明代為主的地方志達65種。 囙此能深入許多以前學者所未談到的細節。

對張居正在改革中所要面對的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作者分別立檔,上有皇帝、太后,旁及宦閹權豎、外戚、各派言官,特別是與居正曾共事的歷屆內閣大學士、重要文臣僚佐都有敘及,涉及人物之多,探求研究之細,皆為同類著述所罕見。

同時,書中提出了“隆萬改革”的新判斷和新概念,重新審視後發現,高拱和張居正在隆慶時期已經聯手進行重大的改革,在吏治、經濟、軍事上都取得過重大的成就,使垂危的明王朝出現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可以說,萬曆初葉張居正所進行的改革是隆慶改革的繼續。 這一成果無疑是研究明代中後期歷史的新突破和新貢獻。

尤其要指出的是,該書對張居正主持改革的過程作了動態式的敘述,不但寫了張居正如何運籌帷幄、選賢任能、妥為部署,而且寫出了他在改革和反改革的衝突衝突中如何堅定指揮、鼓舞士氣的實況。 在充分肯定張居正的偉大歷史作用的同時,對他的“失誤、失律和失德”的一面也給以實事求是的直書。

張居正要推行改革,不得不集中權力,但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而無所制約,勢必要引來皇權的反噬,釀成悲劇,張居正死後的淒慘正好詮釋了此點。 在個人專權獨斷的體制下,這也是必然結局。

作者簡介

韋慶遠(1928-2009),廣東順德人,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教授。 歷任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英國牛津大學東亞研究系客座教授、聖安東尼學院兼職院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客座教授、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教授、香港珠海書院史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香港大學中文系和歷史系訪問學者。

主要著作有:《明代黃册制度》、《中國檔案史稿》、《康雍乾城鄉人民反抗鬥爭資料》(主編)、《清代奴婢制度》(合著)、《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中國政治制度史》(合著)、《清代全史》(第四卷)、《明清史新析》、《隆慶皇帝大傳》、《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 《正德風雲:蕩子皇帝朱厚照別傳(上下)》。

目錄

緒論有關張居正研究的若干問題

第一章早歲崢嶸

第一節護衛卒的孫子,起自“苦篤貧家”的神童

第二節備受器識與孳生恩怨

第三節修竹的風格和早年的人生追求

第四節荊州,這一片熱土

第二章生於憂患

第一節一個災難深重的年代,一個擅權執拗的皇帝

第二節哀民生之多艱

第三章科舉道路和翰苑生涯

第一節經世實學與八股時文的衝突—參加會試的一次挫折

第二節身在翰苑,憂思天下

第三節激切進言,痛論時政

第四節對嘉靖其人和嘉靖朝政事的反思

第四章政治上的失落和彷徨

第一節失意於污穢混濁的官場

第二節接觸到險惡起伏的政潮和對夏(言)嚴(嵩)鬥爭的思考

第三節善處於嚴(嵩)徐(階)鬥爭之間

第四節周旋於政爭漩渦之中與對徐階的期許

第五章山居未敢忘憂國

第一節隱晦待時,惆悵南歸

第二節山居六載,寄情山水

第三節人在江湖,情系社稷

第四節出山回朝,面對變局

第六章重新投入政治的漩渦

第一節徐階倒嚴的徹底勝利

第二節徐階當國後的政局

第三節徐階對海瑞上疏等問題的調息

第四節張居正在嘉靖末期地位的變遷和“應變”準備

第五節與高拱“相期以相業”

第七章嘉隆交替與張居正入閣

第一節一個心理變態、庸碌猥瑣的皇帝

第二節《嘉靖遺詔》的發佈和治道轉軌

第三節張居正破格入閣和伸展抱負

第八章隆慶內閣的衝突鬥爭與張居正地位的上升

第一節嘉隆時期內閣地位的提高和首輔制的形成

第二節隆慶內閣與“九相”的浮沉

第三節徐階、高拱的角逐與徐階的敗北

第四節高拱與趙貞吉的鬥爭及閣權歸高拱

第五節張居正在內閣內訌中的角色與高張並相

第六節閣員學術分歧在政治上的反映

第七節高拱、張居正的實學思想和對理學末流的批判

第九章隆慶內閣的成就和張居正的作用

第一節兩個綱領性檔案的提出

第二節張居正在隆慶前期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高拱、張居正的知人和用人

第四節高拱對人事制度的整頓改革

第五節促成俺答封貢的實現

第六節取得擒斬漢奸趙全和瓦解板昇叛亂勢力的勝利

第七節高拱、張居正的重商思想

第十章隆萬交替與張居正獨攬朝綱

第一節隆慶末葉高拱張居正衝突的激化

第二節朝臣角逐與宦官衝突的交錯盟合

第三節《隆慶遺詔》與高拱被逐

第四節以構陷高拱為中心的壬申政變

第五節張居正接任首輔與李、張、馮政治鐵三角的形成

第十一章幼年萬曆與張居正特殊形式的君臣關係

第一節幼年萬曆身份地位和心理的巨大變化

第二節萬曆皇帝“小時了了”

第三節君臣關係的蜜月期

第四節張居正為“致君堯舜上”的努力

第十二章“江陵柄政”首重整飭吏治

第一節“江陵柄政”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以整飭吏治作為推動全面改革的杠杆

第三節以戒諭和考察百官作為整飭吏治的起步

第四節啟迪萬曆,首重選賢任能

第五節調整中樞人事,健全朝廷班底

第六節創立和推行“考成法”

第七節修改和充實吏治律例

第八節獎勤罰怠,倡廉懲貪

第九節在整飭吏治中存在的恩怨問題

第十三章為天下理財

第一節開源節流,扭轉“國匱庫竭”困境

第二節面對嚴重賦役不均的社會經濟現狀

第三節著手處理裏甲、經催、投靠、優免四大問題

第四節從正德到隆慶丈田的屢行屢敗

第五節萬曆初年在全國推行的丈田運動

第六節萬曆清丈的過程、特點和評估

第七節嘉靖初年到隆慶時期一條鞭法的屢試屢止

第八節萬曆初年一條鞭法在全國的推行

第九節推行一條鞭法對改善民生國計的重大貢獻

第十節改行一條鞭法的歷史意義

第十四章申嚴軍政,發揮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第一節亦相亦帥,掌握戰和全域

第二節區別韃靼各部,採取“東制西懷”的戰略部署

第三節窮剿海盜,遏止“倭寇”侵擾

第四節對少數民族反抗活動的血腥鎮壓

第五節慎選善用,充分發揮戚繼光、李成梁等人的將帥之才

第十五章厲行法治,刑期無刑

第一節明中葉以來的法弛刑濫

第二節法一律恒,有法必依

第三節“治亂國,用重典”,“嚴治為善愛”

第四節明刑執法,注意慎刑

第十六章對驛遞制度的整頓和改革

第一節明代的驛遞制度及其中葉以後的敗壞

第二節修訂法規,嚴申綱紀,徹底整頓驛遞制度

第三節驛役從民當轉為官募官當,逐步納入一條鞭法

第十七章整治漕運和高拱、張居正的分歧

第一節明代前期漕運的演變

第二節高拱與張居正對整治漕運的分歧

第三節高拱與張居正對恢復海運的分歧

第四節修訂規章,嚴厲整飭漕政

第五節採納潘季馴“束水攻沙”之法,整治漕河取得成效

第十八章敦本務實的學術思想和執行文化專制政策

第一節在明中葉斑駁陸離的學術思潮中獨樹一幟

第二節“端正士氣”,反對講學

第三節執行文化專制政策

第十九章以奪情事件為中心的反張高潮

第一節奪情事件發生前夕的鬥爭

第二節奪情事件發展為奪權和反奪權鬥爭

第二十章屹立在權勢的巔峰上

第一節專權獨斷,驕盈自用

第二節樂諛好奢,富貴移人

第三節三子高中與遊七招搖

第四節君臣關係的逆轉

第二十一章張居正去世與政局大變

第一節張居正去世前後的微妙局勢

第二節對張居正、馮保的總清算

第三節萬曆皇帝原形畢露

第四節改革夭折,變亂蜂起

第二十二章功罪憑公論,青史有是非

第一節在清算張居正狂潮中湧現的清醒言論

第二節“古今興廢事,掩卷三太息”

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大事記

引用文獻和參考資料

後記

---------------------------------------------

1.jpg

【柄國宰相張居正——權力之路與改革人生】(上下册)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政法大學清史專家林乾老師繼《雍正十三年》之後,圍繞“張居正改革”這一影響明中後期歷史行程的重要事件鋪陳開來的一部通俗歷史敘事作品。

張居正是輔佐萬曆帝開創“萬曆新政”的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個性鮮明的改革家,更是彪炳史册名流千古的傳奇人物。 他登上首輔之比特前後理政長達10年之久,其間,他整頓吏治,重繪頹風; 整治教育,延攬經邦濟世之才; 革新稅賦,梳理財政,開創“一條鞭法”。 拯救朱明王朝於將傾之際,不僅延續了明代歷史的命脈,更使得萬曆時期成為大明歷史上十分富庶的時代。

張居正思想深邃,剛毅深沉,多謀善斷,在波譎雲詭、風雲際會的明代官場中輾轉騰挪,終得位極人臣; 然而,一朝大權在握,他便開始獨斷專行,偏信阿諛奉承之徒,引得攀附權勢者趨之若騖。 權勢欲促使其邁向了人生巔峰,也為其身後禍端埋下了重重的一筆。

透過張居正跌宕起伏的一生,我們不僅看到個體命運悲劇產生的歷史背景與人物的性格缺陷,同時也看到了個人局限與歷史局限雙重作用下的種種可能與萬般無奈,為今天的讀者思考歷史、反觀自我提供了生動鮮活的參照樣本。

作者簡介

林乾,1959年生,先後在吉林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曾在吉林師範大學歷史系、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 現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典志組專家、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曾國藩研究會常務理事、西華師範大學檔案文獻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曾於2017年任華為公司顧問,並在喜馬拉雅講述《雍正十三年》。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重大專案、北京市規劃重點專案等多項。 代表作有:《中國古代的權力與法律》《傳統中國的權與法》《治官與治民:清代律例法研究》《嘉靖皇帝大傳》《曾國藩大傳》(合著)等。

目錄

上篇

第一章三比特同年的人生抉擇002

一次特殊的臨朝002

楊繼盛的生死抉擇009

進退失據的王世貞027

鄉居六載的張居正035

第二章家國之事,

一手相托060

權力爭鬥中的微妙平衡061

秘密參與“嘉靖遺詔”的起草076

在師友爭鬥中巧妙中立083

“相業中第一籌’099

退田風波與海瑞罷官102

為徐氏家難解圍114

第三章白髮相知猶按劍131

香火盟約,親如兄弟133

開啟相業《陳六事疏》140

高拱複起後的高光時刻151

金石之交的破裂160

高拱與馮保的較量168

撲朔迷離的玊大臣案179

捐弃前嫌,託付身後事185

中篇

第四章置國家於磐石之安194

世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功195

化解廟堂之爭,轉危為機203

制虜安邊大機大略:俺答封貢210

與千古豪傑爭品色218

力挺戚繼光的練兵大計229

力排眾議築馭敵臺238

招募南兵,張、高交惡244

汪道昆閱邊,三英再聚首249

第五章考成法與整飭士林風氣262

江陵改革“法後王’263

以考成法修實政272

考成法的“組合拳”效應281

整飭士林風氣291

瞿九思之獄與何心隱之死298

改革過了頭-毀書院禁講學307

第六章傾心委任潘季馴治河315

漕糧不至君相憂,潘季馴二任河督315

“人事不和之憂,甚於憂洪水’327

束水攻沙,治河之功不下大禹336

第七章改革深水區,均天下之大政348

耿定向的清丈模範349

土地確權,清丈田糧八法356

賦役征解及其弊端364

整頓江南賦役376

徽州絲絹大案383

便民利國第一事:一條鞭法395

整頓驛遞,為民減負411

下篇

第八章忠孝相值難兩全426

家父病世,創“在官守制”426

明暗交匯,企圖拉居正下馬440

回籍葬父,“奪皇家風水葬地”452

戾氣與荊强,居正的“三大心腹’463

預言“高臺傾,曲池平’472

第九章事中主難、事幼主難486

“小世宗”在長大487

對榻護持的皇太后501

繞不過的司禮大擋馮保509

君臣之間嫌隙漸生521

歸政不得與溘然病逝534

第十章身後罪狀滿公車546

張四維的倒張運動547

萬曆帝構陷“禪讓”逆罪573

遼府嫁禍:授意還是恩怨? 580

破家沉族之禍,對張居正的全面清算593

張居正的身後事608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jpg

【暮日耀光:張居正與明代中後期政局】+【柄國宰相張居正——權力之路與改革人生】
NT$20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