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套裝共2冊)》是佛經中流行最廣的一部,也是禪宗藉以弘揚的主要經典。禪宗自梁代南天竺菩提達磨在嵩山少林寺開創,始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經》為印證,傳法慧可、僧璨,至隋唐之交』四祖道信參以般若法門,已稍變其體。繼而五祖弘忍聚徒授課,徑以《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套裝共2冊)》為主,常勸僧俗持誦。唐咸亨年,慧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因鬻柴棄學,不識一字,由聞誦《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套裝共2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然感悟,遠投弘忍門下,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直揭心性,見地超羣,得弘忍賞識,傳授法衣,後遂焉禪宗「六祖」。慧能更推重《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套裝共2冊)》,提倡頓悟,不專坐禪,順應了當時特定條件的社會需要,禪宗因之弘大熾盛,對以後的社會思想特剔是宋明理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故凡考察中國封建社會尤其唐宋以降思想文化的源流遞嬗,不能不追溯到佛教憚宗和《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套裝共2冊)》。
《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屬於經藏般若部,有後秦鳩摩羅什、北魏菩提流支、陳真諦、隋達磨笈多、唐玄奘和唐義凈六種漢譯本並傳,各本題目和文字略有異同,世以鳩摩羅什譯本通行。《金剛經》得居佛藏之顯要,自有其社會歷史背景,抑其篇幅筒約,述義深刻,文字通俗,亦屬重要原因。歷來封建統治者宣揚倡導,使為之注釋者不下數十百家,其間蕾萃眾說之集注本為數亦伙。
《金剛經集注》,原有南宋紹定楊圭十七家釋義四卷,後演為五十三家注四卷。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間閱諸編,選其至精至要、經旨弗違者,重加纂輯」,摒除五十三家本中傳焉梁昭明太子所作三十二分分目,略減注者數家,而益以三十餘種經文或注文,哀成一卷,由內府鏝板印行。
目錄:
《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一)》
《明永樂內府刻本金剛經集注(二)》
NT$1650
5月上新:【法海寺壁畫臨摹精選】
NT$2800
【吉光片羽】(五臺山壁畫與塑像精選)
NT$1950
【漢藏文化藝術交流史】(精裝厚本)
NT$3899
【浙江石窟造像調查報告】(上下册)
NT$3150
【不可錯過的中國石窟】
NT$1499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影像與文字】
NT$1850
尋夢與歸來:【敦煌寶藏離合史】(縱覽敦煌學百年歷程的全景式長卷)
NT$1950
【偉大的中國書法】(圖解300餘幅經典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
NT$1999
【漢唐佛教造像藝術史】
NT$1650
【法界源流图】(千佛圖)
NT$2000
【大英博物館印度次大陸簡史】+【牛津藝術史系列:印度藝術】
NT$2400
【藏密本尊】(布面精裝,英漢對照)
NT$1800
【印度佛像服飾史】
NT$1400
【法顯西行】+【唐蕃古道】
NT$5200
【百年佛緣】(套裝1-9册,質重6.8公斤)
NT$1880
【唐卡度量】+【唐卡中的格薩爾故事】
NT$3750
【敦煌藝術大辭典(質重六斤)】
NT$2100
【看不見的唐卡】(漢英)
NT$1480
【傳統文化空間】
NT$1199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