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浮針醫學之再灌注活動】+【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治疗】
【浮針醫學之再灌注活動】+【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治疗】
【浮針醫學之再灌注活動】+【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治疗】
【浮針醫學之再灌注活動】+【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治疗】

【浮針醫學之再灌注活動】+【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治疗】

NT$1850
已售:31

浮針療法速治軟組織傷痛浮針療法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2.jpg

【浮針醫學之再灌注活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分為總論和各論,總論部分重點論述浮針再灌注活動的定義、原理、設計方法和注意事項; 各論部分具體介紹臨床常用的四十塊肌肉的解剖、功能、體表標誌、患肌特徵及相關症狀,再灌注活動的設計思路與具體操作,採用少量文字介紹,大量圖片顯示,二維碼掃碼視頻的立體表現形式。 本書大量採用圖片、視頻,從肌肉的解剖、功能、體表標誌,再灌注活動,直觀的展現給讀者,讓讀者更容易、更快速的學習、記憶、應用再灌注活動。 該書作為為浮針教學的主要輔助用書,可以使眾多的浮針從業者、浮針愛好者,以及針灸、康復、中醫、骨傷等專業人士受益。

作者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傳統療法科主任,:針灸專業,副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3部,參編教材2部; 發表論文30餘篇; 其中SCI收錄4篇,EI收錄1篇。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廳局級課題2項; 參與國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礎研究專案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參與省部級課題3項。 以主要參與者身份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針灸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目錄

上篇概述

章再灌注活動的沿革

第二章再灌注活動的定義

第三章再灌注活動的生理學基礎

節結締組織

第二節皮下層

第三節皮下層和肌層的關係

第四節肌肉組織

第四章再灌注活動的病理學基礎

節“患肌”概念的誕生

第二節“患肌”的特點和臨床表現

第三節“患肌”的分類與第二現場規律

第四節檢查“患肌”的意義和方法

第五節“患肌”的形成機制

第五章再灌注活動的原理

第六章再灌注活動的重要性

第七章再灌注活動的操作要求

第八章再灌注活動與其他運動類手法的區別

第九章再灌注活動的分類

第十章再灌注活動的注意事項

……

-------------------------------------------------------

1.jpg

【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治疗】

內容簡介

《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手册》主要內容: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性疾病具有療效確切、見效快捷、適應證廣、操作簡單、安全無副作用等特點,是在傳統針灸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針刺方法,經過近15年的臨床使用、教學和科學研究,日趨完善,漸趨成熟,已經成為疼痛學臨床、科研的一個强大武器。

《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手册》介紹了浮針療法的概念、探索史、特點、臨床規律、作用機制,以及常見痛症的治療方法。

對於骨傷科、理療科、疼痛科、針灸科、推拿科、內科等多個科室醫生和基層醫務工作者,《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手册》實用而有啟發價值,對於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手册》也能拓展其思路。

目錄

第1章浮針療法概論第1節浮針療法的概念和命名一、浮針療法的概念二、浮針療法的命名第2節浮針療法的歷程一、浮針療法的形成二、浮針療法的發展第3節浮針療法的特點一、操作特點二、療效特點三、診斷特點第2章浮針療法的操作方法第1節明確診斷第2節浮針針具的結構和規格一、浮針的結構二、 浮針規格、外觀及保存第3節針刺前的準備一、選擇體位二、解釋說明三、明確病痛點四、確定進針點五、消毒第4節針刺方法一、針刺的方向二、進針、退針、運針和掃散三、留管和出針四、針刺間隔時間、次數和療程第5節浮針療法的輔助動作第6節异常情况的處理和預防一、皮下瘀血二、暈針三、 動脈出血第7節浮針療法注意事項第3章MTrP第1節概念和歷史第2節MTrP的特點和臨床表現一、MTrP的主要特點二、臨床表現三、體征四、檢測第3節MTTP的分類第4節檢查MTrP的意義和方法第5節針灸與MTrP第6節形成機理一、神經.肌肉接頭處的興奮傳遞二、骨骼肌的興奮收縮耦聯三、骨骼肌的收縮四、 能量危機學說第7節以往的治療方法一、局部噴灑與牽拉二、物理治療三、藥物治療四、注射治療五、幹針治療第8節復發因素一、機械性因素二、系統性因素第4章浮針療法臨床的一般規律第1節治療前的療效預測一、不同的病痛感覺效果不同二、不同的組織損傷效果不同三、病變範圍不同效果不同四、 不同病程效果也不同五、不同的疼痛情狀效果不同六、不同身體狀態效果不同第2節即時效果的影響因素一、診斷不對二、體位選擇不適三、進針點選擇不佳四、掃散動作不嫺熟五、左手配合不够六、病人本身的身體狀況七、 病人沒有很好配合第3節針刺次數和療效的關係第4節遠期效果的影響因素第5章浮針療法的機理第1節皮下層第2節結締組織組成和結構一、疏鬆結締組織二、緻密結締組織三、脂肪組織四、網狀組織第3節結締組織與針刺機械力的關係一、針刺手法影響最大的組織是皮下組織二、 機械力可導致成纖維細胞發生形態學變化三、機械力對成纖維細胞細胞骨架的影響四、結締組織成纖維細胞在機械力作用下的生化改變五、疏鬆結締組織與針灸、浮針的關係第4節浮針療法與液晶態理論第5節浮針療法與引徠效應一、循經感傳和引徠效應二、引徠效應與趨病性循行三、順力循行四、 回避效應五、阻攔效應第6節浮針療法與神經系統的關係一、關於針刺鎮痛的研究二、關於閘門學說第7節浮針療法的中醫傳統闡釋一、皮膚的中醫學說二、皮部理論三、近治原理四、“以痛為輸”理論五、《黃帝內經》刺法第8節我們的觀點一、關於機械力偶聯和液晶態理論二、關於神經的作用三、 關於引徠效應的作用四、 關於浮針治療後其他症狀也改變的道理第9節輔助動作的理由第6章浮針療法治療頭面部病痛第1節緊張性頭痛第2節顳頜關節痛第3節三又神經痛第4節牙痛第5節面神經炎第7章浮針療法治療頸項部病痛第1節落枕第2節揮鞭傷第3節頸椎病第4節高位頸椎病第8章浮針療法治療胸背部病痛第1節胸壁扭挫傷第2節肋問 神經痛第3節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第9章浮針療法治療腰骶部病痛第1節急性腰扭傷第2節腰肌勞損第3節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第4節强直性脊柱炎第5節腰椎間盤突出症第6節骶髂關節炎第7節尾痛症第10章浮針療法治療上肢部病痛第1節肩關節周圍炎第2節偏癱後肩痛第3節網球肘第4節腕管綜合征第5節類風濕關節 炎第6節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第7節扳機指第11章浮針療法治療常見下肢部軟組織傷痛第1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第2節膝內軟組織傷痛第3節慢性膝側軟組織傷痛第4節急性踝關節扭傷第5節陳舊性踝關節損傷第6節跟痛症第7節痛風性關節炎第12章浮針療法治療內科病痛第1節慢性胃炎第2節膽石症第3節輸尿管結 石第4節痛經第5節慢性盆腔痛第6節癌痛附常用名詞解釋後記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浮針醫學之再灌注活動】+【浮針療法治療疼痛治疗】
NT$18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