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國豪賭:1941】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還原太平洋戰爭爆發標誌性事件“偷襲珍珠港”的醞釀及全過程
★揭示“珍珠港事件”對二戰乃至現代美軍格局、建設產生的重大影響
★再現1941年美軍不堪回首的噩夢
★展現宏大慘烈的悲壯史詩,感知跌宕起伏的大國博弈
◆編輯推薦
★太平洋戰爭全史書系·首卷,1941年開篇
★“珍珠港事件”為先導,太平洋戰爭爆發背後的權謀博弈
★詳盡揭示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發背景、爆發始末、對世界產生影響
及鮮為人知的細節
★收集整理自日、美新見權威的一手史料,解構“珍珠港事件”爆發背後的經濟、政治、軍事動因
★全面展現日本與中、美等大國,軍事、經濟、外交上的“拉鋸戰”與博弈
★詳盡解讀1941年日本政壇風雲變幻、海陸軍磨刀霍霍
★全景展現太平洋戰爭開端,日軍大本營海陸軍調動、部署內幕、過程及細節
內容簡介
全景展現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環太平洋地區的戰畧態勢和交戰雙方部署,詳細解讀太平洋戰爭爆發背後的權謀與博弈,詳盡揭示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發背景、始末、對世界產生的影響及鮮為人知的細節。
日本“不宣而戰”偷襲珍珠港,背後是否另有隱情? 美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但是否為其確立以航母為中心的現代海軍思想產生影響? 戰爭開端,正當人們駐目於日本海軍時,其陸軍是否已“蓄勢待發”,磨刀霍霍……本書將一一為你解密。
作者簡介
趙愷,江蘇蘇州人。 經濟學學士學位,專好於近代歷史,常自詡略有小成。 從1999年開始涉足網路小說領域,略有小成。 已在古吳軒出版社出版《一言難盡:全元曆史現場》等書。
目錄
前言:戰爭迷霧
楔子:彷徨與蠢動——從明治維新到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政局變遷
章:通向戰爭之路
一、新瓶舊酒——昭和初年動盪的日本列島和少壯派軍人的崛起(上)
二、國家暴走——昭和初年動盪的日本列島和少壯派軍人的崛起(下)
三、天皇機關——日本政壇的風雲變幻和强化“天皇制”的暗流
四、上策伐交——國際政治博弈中日本外交的得失和影響
五、條約假期——華府、倫敦海軍條約時代的日、美、英海上軍備競賽
第二章:挑釁而起
六、尊皇討奸——“二二六事件”和日本陸軍的內部傾軋
七、擊鼓傳花——日、德同盟的建立與日本政壇的權力更迭
八、泥潭深陷——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與相持階段(上)
九、進退維谷——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與相持階段(下)
十、無限擴大——英、日“程錫庚事件”和蘇、日諾門檻戰役(上)
第三章:南進? 北進?
十一、大戰爆發——英、日“程錫庚事件”和蘇、日諾門檻戰役(下)
十二、精神動員——皇曆2600年慶典和大政翼贊運動
十三、南進序曲——“對華切斷作戰”和圍繞法屬印度支那的紛爭
十四、未雨綢繆——日、美對立的加劇和雙方戰爭準備
十五、關東特演——蘇、德的戰爭爆發和日本陸軍北進狂想
第四章:後衝刺
十六、泰法戰爭——泰國在中南半島的擴張與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
十七、左、右迴旋——日本陸、海軍的南進戰畧之爭
十八、白紙還原——“天皇”裕仁的權謀之道和近衛內閣的倒臺
十九、改弦易章——從“九段攻擊”到“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戰畧變遷
二十、兵棋圖演——鮮為人知的日本陸、海軍戰前演算行動和終結果
第五章:開戰日
二十一、銜枚疾進——大視野下的“珍珠港事件”(上)
二十二、政略突襲——大視野下的“珍珠港事件”(中)
二十三、瓦胡島24小時——大視野下的“珍珠港事件”(下)
二十四、收割孤島——日本陸、海軍接管英、美在華利益及香港戰役
二十五、南海支隊——日本陸軍攻佔關島、拉包爾及兩次威克島攻防戰
----------------------------------------------------------
【狂飆與重挫:1942】
輯推薦
◆本書賣點
全書採用地域性作戰、逐場佈景的描寫管道,呈現了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侵略東南亞,以及中途島戰役的場景概貌。
中國遠征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也迎來登場之機。 日本對美宣戰,在一團混亂之中開啟“地獄之門”。 在激烈的陸海戰中,看清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地政局勢與發展態勢。
中國遠征軍的出現,又意義何為? 出現何種轉機? 美國人依託情報工作與作戰計畫,又將如何打? 中途島怎麼打? 以上對當今地政格局作何影響?
◆編輯推薦
◆本書為一部世界軍事歷史類圖書。 為《太平洋戰爭全史書系》(全5卷)的第二卷。 於史料基礎上,本書採用地域性作戰、逐場佈景的描寫管道,呈現了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侵略東南亞,以及中途島戰役的場景概貌。 日本陸海軍強襲東南亞,美軍中途島戰役挫敗日軍的戰畧謀劃。 本書以高度的史實把握能力、資料的甄別能力和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對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地政局勢與發展態勢進行了客觀的描述。 對讀者普及世界軍事史具有一定的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採用地域性作戰、逐場佈景的描寫管道,呈現了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侵略東南亞,以及中途島戰役的場景概貌。 中國遠征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也迎來登場之機。 日本對美宣戰,在一團混亂之中開啟“地獄之門”。* 場景卻是:日本迅速侵佔馬來亞半島、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南部,並逼迫泰國對日妥協。
中國遠征軍的出現,又意義何為? 出現何種轉機? 美國人依託情報工作與作戰計畫,又將如何打? 中途島怎麼打? 中途島海戰誰是贏家?…… 在狂飆與重挫中,看清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地政局勢與發展態勢。
作者簡介
蕭西之水,本名胥振鐸,日本史作家,專注於近代日本政治史與戰史研究,擅長從官僚制度的局限性層面分析戰爭的勝負得失,代表作《第〇次世界大戰——日俄戰爭史》。
目錄
楔子太平洋戰爭初期地政局勢1
章集火,突擊東南亞5
(一)陸海強襲:東南亞戰場開啟6
英國的兩難處境與馬來亞半島佈防7
哥打巴魯登入10
未竟的“鬥牛士行動”與空襲馬來亞13
“Z”艦隊組成與航行15
“Z”艦隊覆滅18
(二)電擊馬來亞:日軍攻克馬來亞半島23
日軍配備與馬來亞進攻計畫23
坦克突襲:日得拉防線崩潰27
沿著霹靂河突進31
士林河之戰與攻克吉隆玻33
(三)除夕落城:攻克柔佛與新加坡戰役36
日軍進階計畫36
英軍防禦計畫與麻坡之戰38
英軍大撤退41
攻防新加坡43
帝國陸軍要塞戰46
“Yes還是No?”48
(四)獅子撲兔:菲律賓作戰51
呂宋島地理與日軍作戰計畫51
美軍防禦計畫55
日美航空戰60
要地登入與美軍反應63
林加延灣與拉蒙灣登陸戰64
美軍撤退與日軍反應66
(五)鯨吞“蘭印”:“閃電戰”在荷屬東印度68
荷屬東印度地理條件與日軍進攻計畫68
三級跳進攻婆羅洲與海軍陸戰隊急襲71
空之神兵74
駛往爪哇島75
奪取爪哇島80
印尼軼事82
(六)攻佔仰光:駐緬英軍全線潰敗83
日泰合作達成83
“緬甸義勇軍”與日本總體計畫86
進攻毛淡棉89
攻克大橋90
仰光之戰與英軍動向92
第二章向東? 向西? 盛世危言95
(一)陸海之爭:第二階段怎麼打? 96
1942年3月7日文件解讀96
官僚內鬥97
什麼叫“擴大既得戰果”? 100
美國海軍如何解决內鬥? 101
美國陸軍:繼續歐洲104
(二)困獸猶鬥:巴丹血戰106
次巴丹攻擊戰106
增援第14軍109
巴丹掃蕩戰與科雷吉多島戰役112
(三)滇緬陸戰:中國遠征軍阻擋日軍進攻115
中國遠征軍指揮權之爭116
第200師與東籲會戰119
彬馬那反擊計畫與仁安羌大捷122
盟軍總撤退125
(四)圍攻錫蘭:“錫蘭海戰”與日軍西進戰畧126
日英兩軍的印度洋決戰計畫126
小“中途島之戰”130
日本海軍戰畧失策134
(五)蔚藍珊瑚:珊瑚海海戰與教訓136
美軍動向與日軍的南洋作戰思路136
日本海軍佔領圖拉吉島與索敵戰140
“祥鳳”沉沒144
決戰珊瑚海148
珊瑚海海戰教訓150
第三章廢西進,取東進153
(一)故技重施:山本五十六策劃進攻中途島154
為何還要主動出擊? 154
軍令部精彩質疑156
“AL”作戰:無故新增的複雜作戰159
如何襲擊東京? 161
東京警報:杜立特空襲164
(二)兵棋推演:山本五十六“吹黑哨”168
為什麼要兵棋推演? 168
“吹黑哨”169
中途島選擇困境171
帶不帶“瑞鶴”? 175
(三)“AF”缺水:美國情報工作與作戰計畫177
美軍如何分析日軍電報? 177
更換斯普魯恩斯有何深意? 180
美國人想怎麼打? 182
中途島要怎麼打? 185
(四)北方冰雪:阿留申作戰得失190
阿留申作戰前日美軍力對比190
空襲荷蘭港與“阿克丹零式”192
佔領島嶼194
第四章中途島海戰197
(一)敵情不明:日本海軍作戰與偵察計畫198
“第二次K作戰”未竟198
“有耶無耶”:偵察計畫200
開戰前第1機動部隊的情報狀況與決斷203
日軍偵察計畫206
源田實制訂的偵察計畫207
(二)陣前換彈:南雲忠一真是愚將? 209
航母如何起飛飛機? 209
機動部隊與特混艦隊:博弈之始212
危機一瞬214
為什麼要次換彈? 216
“利根”4號機的“曖昧”情報與十三式艦爆機出發218
收飛機? 放飛機? 南雲忠一的兩難困境221
(三)空母起火:那五分鐘究竟發生了什麼? 223
大悲前有小喜223
三航母起火227
“命運五分鐘”229
(四)以車對車:日本航母全滅232
“我即掌控航空戰指揮權”232
攻擊“約克城”234
情報終於完整236
後一次空襲238
(五)戰後探討:山本五十六為什麼不第二次攻擊? 241
前線部隊面臨的實際情況241
全軍撤退243
“飛龍”沉沒與擊沉“約克城”245
“三隈”沉沒246
粉飾戰爭250
航空艦隊重建252
中途島戰役日本失敗的原因254
中途島戰役影響255
----------------------------------------------------------
【拉鋸南太平洋:1943】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1.主要描寫了1943年太平洋戰爭中日美兩軍相持不下,拉鋸南太平洋的戰爭狀況。 美軍在軍事行動上以留下“突出部”的管道來進行,用以建立穩固基地,吸引日軍打消耗戰。 日本卻未通盤考慮國際局勢,而是將目光聚焦在一個後世看來無關緊要的小島之上。
2.日美兩軍鏖戰如何? 美軍是否正式“反攻”? 逐島爭奪,拉鋸山脊,日美作戰相持不下,等待他們的是又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還是*後的收官之戰?
◆編輯推薦
本書為《太平洋戰爭全史書系》(全5卷)的第三卷。 立足史料,全景式描寫了1943年太平洋戰爭上日、美兩軍相持不下,拉鋸南太平洋的激烈戰況。 日、美兩軍鏖戰太平洋戰場,決戰空海之間。 本書以高度的史實把握能力、資料的甄別能力和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的發展態勢進行了客觀的描述。 對讀者普及世界軍事史具有一定的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一部世界軍事歷史類圖書。 為《太平洋戰爭全史書系》(全5卷)的第三卷。 於史料基礎上,本書主要描寫了1943年太平洋戰爭上日、美兩軍相持不下,拉鋸南太平洋的戰況。 日、美兩軍鏖戰太平洋戰場,決戰空海之間。 本書以高度的史實把握能力、資料的甄別能力和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的發展態勢進行了客觀的描述。 對讀者普及世界軍事史具有一定的作用。
目錄
楔子——反攻提前? 1
章所羅門寶藏5
雙向叩門——日美兩軍對峙太平洋6
海峽夜戰——次所羅門海戰21
奇襲反噬——一木支隊全滅32
新幾內亞——山峰與海灣之戰39
龍驤沉底——第二次所羅門海戰48
第二章決戰空海之間55
鼠蟻運輸——川口支隊瓜島總攻擊56
以艦代炮——高速戰艦炮擊隆加機場65
再鼓而衰——第2師團瓜島總攻76
南太平洋——聖克魯斯群島海戰84
無功而返——堀井富太郎少將之死93
第三章長期作戰101
走向——日本宏觀戰局研判與戰畧調整102
夜戰敗北——第三次所羅門海戰與隆加夜戰117
布納荊棘——美澳盟軍全面擊潰日本南海支隊128
暮氣昭昭——日軍全面撤出瓜島戰場136
第四章攻勢極限147
反跳轟炸——南太平洋戰區的航空兵力量對比和“81號
作戰”的慘敗148
伊號作戰——美國陸、海軍的紛爭和日本海軍航空兵的
“政績反擊”165
圍獵孔雀——山本五十六之死和阿圖島戰役173
三叉長戟——撤離基斯卡島和英、美華府高層首腦會議191
逐島爭奪——日、美在所羅門群島中部和新幾內亞的相持(上)201
番外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221
第五章守望東南229
拉鋸山脊——日、美在所羅門群島中部和新幾內亞的相持(下)230
四分之儀——次魁北克會議和英、美緬甸戰區主導權的
爭奪244
大國峰會——開羅會議及英、美在亞太地區戰畧佈局的衝突
和妥協252
强弩之末——日本軍隊在所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戰區的全面
潰敗(上)267
斷劍折翼——日本軍隊在所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戰區的全面
潰敗(下)279
----------------------------------------------------------
【絕對國防圈:1944】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深度挖掘東條英機內閣的倒臺和小磯國昭內閣孤注一擲的國防思想對日本政局和戰局形成的影響。
★全面分析日本海軍指揮官古賀峰一之死和日軍海軍指揮系統的瓦解對日本的沉重打擊。
★全方位再現基爾伯特群島戰役、布林維爾島拉鋸戰、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之戰等大型戰役,深度解讀日美雙方在太平洋戰場的博弈。
◆編輯推薦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內部風雲和馬紹爾群島戰役有何內幕?
★1944年夏太平洋戰局及東條內閣的倒臺對日本造成了什麼影響?
★菲律賓制空權的爭奪與帕勞等島嶼的攻防戰日軍能否如願?
★美軍收復菲律賓的戰備工作和全面啟動,對日軍而言意味著什麼?
★美軍登入萊特灣和日本陸軍的反擊有何懸念?
內容簡介
1944年,日本前方戰局日益惡化,後方資源山窮水盡。 為了保住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在東亞所獲得的政治特權,這場日益難打的仗將如何繼續打下去? 美國如何才能以更小的代價戰勝日本? 如何才能在戰爭中將美國的利益*化?……
本書首次站在較為客觀的角度,從日美雙方的國內政治博弈,海陸相爭的將帥爭衡,電報往來中的一些不為人所注目的細節,重新為諸多所謂的“不解之謎”尋找真正的答案。
作者簡介
趙愷,江蘇蘇州人,經濟學學士。 蘇州作家協會會員。 秉承著對歷史的愛好和自身專業所學,開創了以經濟學理念解釋霸權興衰、帝國成敗的全新史學觀點。 又受法國年鑒學派的影響,擅長於長鏡頭、大視野解構歷史事件。 著有《軍國凶獸:日本戰史》、《猛禽崛起:美國戰史》、《軍部當國》《《蒼狼逐鹿—蒙宋百年戰爭史》、《不列顛王權和戰爭史》、《羅曼諾夫王朝衰亡史》等歷史科普讀物。
目錄
楔子:構築“國防圈”——1943年的戰局回顧和日本帝國的應對之道
章:痛擊軟肋
一、重劍出鞘——中部太平洋戰局和美國海軍第5艦隊的組建
二、破門之戰——吉伯特群島戰役和美國海軍航空兵優勢的全面展現
三、雨林鏖兵——布林維爾島的拉鋸和美軍在新不列顛島的登入
四、主攻路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內部風雲和馬紹爾群島戰役
五、以牙還牙——特魯克大空襲和“海軍丁事件”對日本政局的影響
第二章:末路狂奔
六、死中求活——中國、緬甸戰場的僵持局面和日本陸軍的困境
七、烏(ウ)號作戰——全景回顧“恩帕爾戰役”(上)
八、不和於陣——全景回顧“恩帕爾戰役”(中)
九、白骨走廊——全景回顧“恩帕爾戰役”(下)
十、血脈“完”、“斷”——緬甸戰區的全線崩潰與重整
第三章:深海之上
十一、“海軍乙事件”——古賀峰一之死和日本海軍指揮系統的瓦解
十二、竹一之殤——日本海軍馳援新幾內亞的努力及崩盤(上)
十三、“渾作戰”——日本海軍馳援新幾內亞的努力及崩盤(下)
十四、穿梭轟炸——大視野下的馬里亞納海戰(上)
十五、鳳鶴折翼——大視野下的馬里亞納海戰(下)
第四章:天王山
十六、幕府將軍——1944年夏太平洋戰局及東條內閣的倒臺
十七、短期決戰——小磯國昭內閣孤注一擲的國防思想
十八、跳島戰術——美軍收復菲律賓的戰備工作和全面啟動
十九、扣門之聲——菲律賓制空權的爭奪與帕勞等島嶼的攻防戰
二十、勝利迷夢——臺灣南部大海戰的神話和現實
第五章:萊特灣
二十一、決戰發動——美軍登入萊特灣和日本陸軍的反擊
二十二、佯動誘敵——大視野下的萊特灣大海戰(上)
二十五、後總攻——萊特灣戰役的落幕
----------------------------------------------------------
【本土決戰:1945】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全方位再現1945年日本戰局頹勢和政治、經濟方面的重大危機。
★深度分析日本强化國內防禦的努力和敗局、美軍對日本本土大規模轟炸前後的情况和影響。
★挖掘美國陸海軍在登入日本本土過程中政治博弈,再現美國陸海軍將帥爭衡的內幕。
★揭秘蘇、蒙軍和日本關東軍交戰形勢、鮮為人知的細節和關東軍的窮途末路。
◆編輯推薦
★日本政壇的風雲變幻和强化“天皇制”的暗流
★華府、倫敦海軍條約時代的日、美、英海上軍備競賽
★日、美對立的加劇和雙方戰爭準備
★小磯國昭與鈴木貫太郎內閣更迭的幕後故事
內容簡介
1945年,面對著外線戰場的節節敗退,日本陸、海軍緣何還有底氣叫囂“本土決戰”,而在所謂“一億總玉碎”的口號下,日本又作了那些與“美英鬼畜”決戰到底的佈署? 圍繞著這場*終未能爆發的決戰,日、美雙方又進行了怎樣的戰前準備和戰略規劃?
兩顆核子弹究竟是摧毀了日本的抵抗意志,還是給了日本政府一個放弃抵抗的理由?…… 本書全面呈現這場戰爭*後一年的風雲激蕩和戰爭走向。
目錄
楔子:走向末路——1944年的戰局回顧和日本帝國的應對之道
章:兵臨城下
一、神風乍起——日本陸、海軍“特攻”戰術的濫觴
二、以命相搏——“玄作戰”和日本陸、海軍航空“特攻”的相關準備
三、“禮號作戰”——大視野下的呂宋戰役(上)
四、沖向馬尼拉——大視野下的呂宋戰役(中)
五、碧瑤山下——大視野下的呂宋戰役(下)
第二章:負隅頑抗
六、大廈將傾——所謂“日、滿、華孤立化”和1945年關東軍戰備情况
七、狂妄一擊——“中國派遣軍”的人事調整和戰略轉型
八、風雨飄搖——日本强化國內防禦的努力和敗局
九、烈火焚城——美軍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轟炸
十、染血之旗——空前慘烈的硫磺島戰役
第三章:戰沖繩
十一、帝國門戶——沖繩的地理位置及日本陸軍的佈防計畫
十二、破門者——美國陸、海軍發動沖繩戰役的相關準備
十三、死亡之花——日本陸、海軍在沖繩戰役中的“特攻作戰”
十四、鋼鐵颱風——沖繩地面戰及日本海軍的“大和特攻”
十五、絕地反攻——日本陸軍第32軍的戰畧反擊和終覆滅
第四章:本土決戰
十六、明爭暗鬥——小磯國昭與鈴木貫太郎內閣更迭的幕後故事
十七、决號作戰——日本陸、海軍的本土決戰計畫及現實困境(上)
十八、四面楚歌——日本陸、海軍的本土決戰計畫及現實困境(下)
十九、後一擊——美國陸、海軍在登入日本本土過程中的政治博弈
二十、沒落冠冕——日本本土決戰的兵棋推演(上)
第五章:菊花凋落
二十一、一億玉碎——日本本土決戰的兵棋推演(下)
二十二、核平降臨——美國對日本核打擊行動的台前幕後
二十三、八月風暴——蘇、蒙軍的進攻與關東軍之防禦
二十四、長一日——天皇對停戰的決斷及玉音放送前的政變
二十五、勝利日——日本的無條件投降
NT$1399
【沙漠裝甲+沙漠群狐】
NT$1250
魚鷹社引進【步兵班、排、連、營戰術+巷戰與火力支援戰術】
NT$2999
現代艦船:【任務式指揮+戰畧】
NT$1850
【世界新型作戰無人機】(英)亞曆山大·史迪威著
NT$2699
7月新書:【戰艦百科大全:從第二次到當代】[英]羅伯特·傑克遜主編
NT$2150
【步兵班排戰術手册】+【現代摩托化步兵營連戰術】+【小組織作戰技能手册】+【單兵作戰技能手册】(4册)
NT$1550
【黃埔史】(1924-1927)
NT$1599
【美國的暗面】(1914—2018)(上下册)
NT$1600
【作戰無人機系統和全球作戰無人機】(上下册)
NT$2599
【英國皇家海軍:從無畏艦到斯卡帕灣】(1904—1919)(全5册)
NT$1699
【愛新覺羅家族舊影+李鴻章舊影+袁世凱舊影】(舊京人物影像館)
NT$1850
【古羅馬帝國的輝煌】(套裝共四册)
NT$1980
【2021世界海軍評論】(艦隊標誌性戰艦和科技進展)
NT$3500
【美國海軍史】:從1775年至21世紀+【美國陸軍史】:從1775年至21世紀+【美國空軍史】:從1910年代至21世紀
NT$2799
地圖上的第二次世界之爭:【大海戰+東線戰場】
NT$1599
【皇帝的刺刀:拿破崙戰爭條令中的連、營、旅級戰術】+【制勝的科學:拿破崙戰爭中的俄*戰術】
NT$1999
【西方世界的决定性會戰及其對歷史的影響】
NT$1499
戰鬥機空戰生存法則:【戰術與機動上下】(現代近距空中支援作戰)
NT$1950
【米格-21】(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
NT$1899
複盤甲午【北洋海軍】+【黃海大決戰】+【複盤甲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