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方壺外史+南宗丹書】(丹學典籍)
【方壺外史+南宗丹書】(丹學典籍)

【方壺外史+南宗丹書】(丹學典籍)

NT$1450NT$1999
已售:215

中華養生智慧集大成者非內丹莫屬! 內丹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實證成果。 東西南北中,內丹學開枝散葉,欣欣向榮,惠澤福斯。


1693315404749954.png

详情-00.jpg详情-01_副本.jpg详情-02.jpg详情-03.jpg详情-04.jpg详情-05.jpg详情-06.jpg详情-07.jpg

详情-08.jpg

方壺外史

內容簡介

《方壺外史》八卷,收書十五種。 內容分為兩類:一注釋,有《無上玉皇心印妙經測疏》《黃帝陰符經測疏》《老子道德經玄覽》《參同契測疏》《參同契口義》《悟真篇小序》《崔公入藥鏡測疏》《純陽呂公百字碑測疏》《紫陽真人金丹四百字測疏》《龍眉子金丹印證詩測疏》《邱真人青天歌測疏》; 二自著,有《玄膚論》《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圖》《七破論》。

本《方壺外史》以明萬曆年間“未孩堂”刻本為底本整理,鄭觀應刊本、蕭天石《道藏精華》影印本、《藏外道書》第五册影印本為校本。 《三藏真詮》,分《法藏》《華藏》《論藏》三部,現僅存《法藏》,分為上下卷。 《三藏真詮》是研究陸西星不可缺少的文獻,是對《方壺外史》的有效補充。 現以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藏陸西星抄本《三藏真詮》為底本整理,陳攖寧手抄本《法藏總抄》。

作者簡介

陸西星(1520-1606),字長庚,號潛虛子,又號方壺外史、蘊空居士、三劍道人等,江蘇揚州興化(今屬江蘇泰州興化)人。 生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十二月十四日,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是明代傑出的道家學者,著有《方壺外史》《南華副墨》《三藏真詮》《楞嚴經說約》《楞嚴經述旨》《楞伽經述旨》等。 據王沐和柳存仁等考證小說《封神演義》也是陸西星所作。

盛克琦(曾用名盛克奇)河北唐山人。 原籍天津薊縣。 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丹道與養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北省協會副秘書長、唐山市協會副會長。 道學大江西派第6代。 師承於陳毓照先生(1926—2012),得到博士生導師胡孚琛教授悉心指導,學習傳統道家文化。 主要著作:《圓嶠內篇》《張三豐全集》《伍柳仙宗全書》《全真選讀》《西遊記探幽》等數十部古籍整理作品。

目錄

整理說明……………………………………………………………………(1)

新梓《方壺外史》序………………………………………昆丘外史趙宋撰(1)

子昂藏書跋……………………………………………………………(2)

玄律……………………………………………………………………(2)

卷乾字集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淮海參學小臣陸西星謹測(3)

黃帝陰符經測疏………………………………淮海潛虛陸西星測疏(8)

序…………………………………………………………陸西星(8)

陰符經…………………………………………………………(10)

上篇……………………………………………………………(10)

中篇……………………………………………………………(11)

下篇……………………………………………………………(12)

後序……………………………………………………潛虛子(15)

第二卷坤字集

老子道德經玄覽………………淮海參學弟子潛虛陸西星長庚疏(17)

《老子道德經玄覽》序………………………昆丘外史趙宋撰(17)

《老子道德經玄覽》序…………淮海參學弟子陸西星長庚撰(18)

《老子道德經玄覽》序…………淮海衕誌遵陽子趙栻子嚴撰(19)

讀《老子》宗眼…………………………………………………(20)

老子道德經玄覽………………………………………………(21)

上篇……………………………………………………………(21)

下篇……………………………………………………………(48)

第三卷離字集

參同契測疏…………………淮海參學弟子潛虛陸西星測疏(80)

序…………………………淮海參學弟子潛虛陸西星長庚撰(80)

參同契測疏上篇…………………………………………(81)

丹易參同章………………………………………………(81)

乾坤二用章第二………………………………………………(83)

中宮土德章第三………………………………………………(84)

日月神化章第四………………………………………………(84)

朔受震符章第五………………………………………………(85)

天心建始章第六………………………………………………(85)

日月始終章第七………………………………………………(86)

藥生象月章第八………………………………………………(87)

陰符轉統章第九………………………………………………(88)

象彼仲冬章第十………………………………………………(89)

推度符征章第十一……………………………………………(89)

禦政之首章第十二……………………………………………(90)

內以養己章第十三……………………………………………(91)

知白守黑章第十四……………………………………………(92)

道術是非章第十五……………………………………………(94)

二八弦炁章第十六……………………………………………(94)

金火含受章第十七……………………………………………(95)

二土全功章第十八……………………………………………(96)

金丹妙用章第十九……………………………………………(97)

同類相從章第二十……………………………………………(98)

背道迷真章第二十一…………………………………………(98)

三聖前識章第二十二…………………………………………(99)

金火銖兩章第二十三…………………………………………(99)

水火情性章第二十四…………………………………………(102)

古今道一章第二十五…………………………………………(102)

參同契測疏中篇…………………………………………(103)

乾坤精炁章第二十六…………………………………………(103)

入室休咎章第二十七…………………………………………(104)

晦朔合符章第二十八…………………………………………(105)

卦律火符章第二十九…………………………………………(107)

性命根宗章第三十……………………………………………(110)

二氣感化章第三十一…………………………………………(112)

關鍵三寶章第三十二…………………………………………(113)

旁門無功章第三十三…………………………………………(114)

珠華倡和章第三十四…………………………………………(115)

五行逆克章第三十五…………………………………………(116)

龍虎主客章第三十六…………………………………………(116)

不得其理章第三十七…………………………………………(117)

父母滋禀章第三十八…………………………………………(117)

藥物至靈章第三十九…………………………………………(118)

天元配合章第四十……………………………………………(118)

日月含吐章第四十一…………………………………………(119)

四象歸土章第四十二…………………………………………(120)

陰陽反覆章第四十三…………………………………………(120)

牝牡相須章第四十四…………………………………………(121)

參同契測疏下篇…………………………………………(122)

繼往開來章第四十五…………………………………………(122)

丹法全旨章第四十六…………………………………………(123)

鼎器歌第四十七………………………………………………(125)

序第四十八……………………………………………………(127)

贊序第四十九…………………………………………………(128)

紫陽真人讀《參同契》文…………………………………(129)

第四卷坎字集

參同契口義……………………淮海參學弟子潛虛陸西星著(131)

參同契口義初稿引………………………………………(131)

參同契口義上篇………………………………………………(132)

參同章………………………………………………(132)

乾坤二用章第二………………………………………………(134)

中宮土德章第三………………………………………………(135)

日月神化章第四………………………………………………(136)

朔受震符章第五………………………………………………(136)

天心建始章第六………………………………………………(137)

日月始終章第七………………………………………………(138)

藥生象月章第八………………………………………………(139)

陰符轉統章第九………………………………………………(140)

象彼仲冬章第十………………………………………………(141)

推度符征章第十一……………………………………………(142)

禦政之首章第十二……………………………………………(143)

內以養己章第十三……………………………………………(144)

知白守黑章第十四……………………………………………(146)

道術是非章第十五……………………………………………(148)

二八弦炁章第十六……………………………………………(149)

金火含受章第十七……………………………………………(150)

二土全功章第十八……………………………………………(151)

金丹妙用章第十九……………………………………………(152)

同類相從章第二十……………………………………………(152)

背道迷真章第二十一…………………………………………(152)

三聖前識章第二十二…………………………………………(153)

金火銖兩章第二十三…………………………………………(153)

水火情性章第二十四…………………………………………(155)

古今道一章第二十五…………………………………………(156)

參同契口義中篇……………………………………………(156)

乾坤精炁章第二十六…………………………………………(157)

入室休咎章第二十七…………………………………………(158)

晦朔合符章第二十八…………………………………………(159)

卦律火符章第二十九…………………………………………(161)

性命根宗章第三十……………………………………………(165)

二氣感化章第三十一…………………………………………(167)

關鍵三寶章第三十二…………………………………………(167)

旁門無功章第三十三…………………………………………(169)

珠華倡和章第三十四…………………………………………(170)

五行逆克章第三十五…………………………………………(171)

龍虎主客章第三十六…………………………………………(171)

不得其理章第三十七…………………………………………(172)

父母滋禀章第三十八…………………………………………(172)

藥物至靈章第三十九…………………………………………(172)

天元配合章第四十……………………………………………(173)

日月含吐章…………………………………………(174)

四象歸土章第四十二…………………………………………(174)

陰陽反覆章第四十三…………………………………………(176)

牝牡相須章第四十四…………………………………………(177)

參同契口義下篇………………………………………………(178)

自敘啟後章第四十五…………………………………………(178)

丹法全旨章第四十六…………………………………………(179)

《參同》字義分屬……………………………………………(179)

月節氣候卦鬥律火總紀………………………………………(180)

鬥建子午將指天罡圖…………………………………………(182)

九宮八卦圖……………………………………………………(183)

藥火象月之圖…………………………………………………(184)

八卦納甲之圖…………………………………………………(185)

含元播精三五歸一圖…………………………………………(185)

第五卷屯字集

悟真篇詩小序……………………………淮海參學弟子陸西星述(187)

悟真篇序…………………………………天臺張伯端平叔序(187)

悟真篇詩小序…………………………………………………(189)

七言律詩一十六首……………………………………………(189)

七言句六十四首……………………………………………(196)

五言一首………………………………………………………(212)

西江月一十二首………………………………………………(212)

句五首………………………………………………………(217)

悟真法語………………………………………………………(218)

無罪福頌………………………………………………………(218)

三界惟心頌……………………………………………………(218)

見物便見心頌…………………………………………………(219)

《心經》頌……………………………………………………(219)

齊物頌…………………………………………………………(219)

讀雪竇禪師《祖英集》…………………………………………(219)

即心是佛頌……………………………………………………(220)

采珠歌…………………………………………………………(220)

禪定指迷歌……………………………………………………(221)

無心頌…………………………………………………………(222)

西江月一十二首………………………………………………(223)

句四首………………………………………………………(224)

性地頌…………………………………………………………(225)

生滅頌…………………………………………………………(225)

圓通頌…………………………………………………………(225)

隨他頌…………………………………………………………(225)

寶月頌…………………………………………………………(225)

戒定慧解………………………………………………………(226)

悟真篇後序…………………………………張伯端平叔再敘(226)

第六卷蒙字集

崔公入藥鏡測疏………………………淮海參學弟子陸西星謹測(228)

純陽呂公百字碑測疏…………………淮海參學弟子陸西星謹測(235)

第七卷既字集

紫陽真人金丹四百字測疏……………淮海參學弟子陸西星謹測(239)

序略……………………………………………………………(239)

金丹四百字……………………………………………………(240)

龍眉子金丹印證詩測疏………………淮海參學弟子陸西星謹測(247)

龍眉子敘………………………………………………………(247)

龍眉子金丹印證詩……………………………………………(248)

警悟……………………………………………………………(248)

原本……………………………………………………………(249)

乾坤……………………………………………………………(250)

鼎器……………………………………………………………(250)

鉛汞……………………………………………………………(251)

和合……………………………………………………………(252)

真土……………………………………………………………(252)

採取……………………………………………………………(253)

制度……………………………………………………………(254)

輔佐……………………………………………………………(254)

服丹……………………………………………………………(254)

九鼎……………………………………………………………(255)

進火……………………………………………………………(255)

退符……………………………………………………………(256)

抽添……………………………………………………………(256)

沐浴……………………………………………………………(257)

金液……………………………………………………………(257)

抱元……………………………………………………………(258)

朝元……………………………………………………………(258)

還元……………………………………………………………(259)

煉丹行…………………………………………………………(259)

丘長春真人青天歌測疏………………淮海參學弟子陸西星謹測(261)

第八卷未字集

玄膚論……………………………………淮海潛虛陸西星長庚著(264)

新梓《方壺外史玄膚論》序……………………亶懷逸史王郜(264)

玄膚論目……………………………………太華山人姚生(265)

玄膚論序……………………………淮海潛虛陸西星長庚撰(266)

玄膚論…………………………………………………………(267)

三元論…………………………………………………………(267)

內外藥論………………………………………………………(267)

陰陽互藏論……………………………………………………(268)

先天後天論……………………………………………………(269)

鉛汞論…………………………………………………………(269)

元精元炁元神論………………………………………………(270)

神統論…………………………………………………………(270)

金液玉液論……………………………………………………(271)

性命論…………………………………………………………(271)

質性論…………………………………………………………(272)

神室論…………………………………………………………(272)

河車論…………………………………………………………(273)

澄神論…………………………………………………………(273)

養神論…………………………………………………………(274)

凝神論…………………………………………………………(274)

真息論…………………………………………………………(275)

火符論…………………………………………………………(276)

藥火論…………………………………………………………(277)

抽添論…………………………………………………………(277)

遺言論…………………………………………………………(278)

玄膚論後序……………………………………………趙宋撰(278)

附錄:《潜虛翁論調息法》……………………………………(279)

金丹就正篇………………………………淮海潛虛陸西星長庚著(281)

金丹就正篇序………………………………………潛虛子序(281)

金丹就正篇……………………………………………………(282)

上篇……………………………………………………………(282)

中篇……………………………………………………………(283)

下篇……………………………………………………………(284)

金丹就正篇後序…………………………………潛虛生再述(285)

金丹大旨圖…………………………淮海參學弟子潛虛陸西星述(287)

金丹大旨圖序………………………………………潛虛子書(287)

金丹大旨圖……………………………………………………(287)

先天無極之圖…………………………………………………(287)

太極未分之圖…………………………………………………(288)

太極分陰陽之圖………………………………………………(289)

陰陽互藏之圖…………………………………………………(289)

坎離交媾之圖…………………………………………………(290)

成丹之圖………………………………………………………(290)

周天符火圖……………………………………………………(291)

還元圖…………………………………………………………(291)

七破論………………………………………………淮海潛虛子述(292)

破非論…………………………………………………………(292)

破偽論…………………………………………………………(292)

破執論…………………………………………………………(293)

破邪論…………………………………………………………(293)

破疑論…………………………………………………………(294)

破愚論…………………………………………………………(294)

破癡論…………………………………………………………(295)

附錄:民國鉛印本《方壺外史》序跋………………………………(296)

1、重印《方壺外史叢編》鄭序………………待鶴山人鄭觀應(296)

2、重印《方壺外史叢編》萬序…………………式一子萬啟型(296)

3、重印《方壺外史叢編》馬序………………………至馴道人(297)

4、重印《方壺外史叢編》《悟真篇小序》跋……………黃邃(298)

第九卷續編

三藏真詮…………………………………………方壺公修真墨蹟(302)

三藏真詮序………………清虛洞天侍者潛虛子陸西星謹制(302)

《三藏真詮》上卷……………………………………………(302)

三藏真詮卷之一………………………………………………(303)

法藏…………………………清虛洞天侍者潛虛子陸西星編(303)

《三藏真詮》下卷……………………………………………(335)

法藏第二卷……………………清虛洞天侍者陸西星謹錄(335)

附錄

陸西星詩文事蹟匯錄………………………………………………(367)

陸西星真人傳………………………………………………………(375)

1、陸西星傳……………………清《重修興化縣志?文苑傳》(375)

2、拱極遇仙………………………清? 劉體恕編《呂祖全書》(375)

3、度陸潛虛……………清? 李涵虛編《呂祖年譜海山奇遇》(375)

4、呂祖《示陸潜虛一聯複為足成四句》………清? 李涵虛編(376)

5、方壺仙師迹傳………………………………………………(377)

6、方壺外史像贊………………………………………………(377)

陸西星《方壺外史》與東派丹法……………………………………(379)

(一)西星生平………………………………………………(379)

(二)東派概考………………………………………………(383)

(三)著述略說………………………………………………(388)

(四)丹訣鉤玄………………………………………………(406)

陸西星先生年表……………………………………………………(415)

-----------------------------------

主图-1.jpg

【南宗丹書】

內容簡介

《南宗丹書》是中華內丹學典籍叢書之一的南派文獻集成。

南宗,是內丹學中重要的丹道流派。 宋朝張紫陽、石泰、薛道光、陳泥丸、白玉蟾被稱為“南宗五祖”,都有著作傳世。 他們的著述彙聚成“南宗丹經”體系。 現將《悟真篇》《還源篇》《還丹複命篇》《紫清指玄集》《金丹大成集》《金丹印證圖》等南宗丹經彙集為《南宗丹書》,是目前國內最全的內丹學南派文獻集成。 獻諸學界、教界和廣大丹道愛好者。

作者簡介

張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後改名用成(誠),天臺(今屬浙江)人。 北宋時期著名高道。 敕封“紫陽真人”。 自幼聰明好學,涉獵三教經書,及刑法、書算、醫蔔、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 年長任台州府吏,嘉佑二年(1057年),因受累謫戍嶺南,走請願道修仙之路。 治平初(1064年),陸詵任桂林知州,起用張伯端掌管機要,改知成都時,又隨往。 熙寧二年(1069年),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得金丹火候之訣。 [1]熙寧三年(1070年),陸詵卒,張伯端歸台州,築室山居,於熙寧八年(1075年)著成《悟真篇》。 後出山轉徙秦隴(今陝西甘肅一帶),事河東馬處厚,於漢陰山中修煉。 處厚被召,臨行前,伯端托以《悟真篇》。 張伯端是北宋內丹學的集大成者,早於全真教。 他主張以內丹為修仙途徑,而以“性命雙修”為其內煉大旨。 認為以人體為鼎爐,以人的身心中的精氣為藥物,以神為火候,通過內煉(煉神返虛),使精氣凝聚不散,結成“金丹大藥”。 張伯端道教思想深受佛教禪宗影響,主張“三教合一”,試圖以道教修煉性命之說融合儒釋道三教。 被全真道尊為“南宗始祖”,並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全真道奉為“南宗五祖”。 《四庫全書》將其所著《悟真篇》與漢代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並稱“丹經王”。 此外,還著有《玉清金笥青華秘方》《金丹四百字》《金華秘訣》。

盛克琦(曾用名盛克奇),河北唐山人。 原籍天津薊縣。 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丹道與養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北省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唐山市道教協會副會長。 道學大江西派第6代。 師承於陳毓照先生(1926-2012),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胡孚琛教授悉心指導,學習傳統道家文化。 主要著作:《伍柳仙宗全書》(華夏出版社2019年1月)、《西遊記探幽》(華夏出版社2020年9月)、《全真選讀》(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11月)等數十部古籍整理作品。

目錄

前言………………………………………………………………盛克琦

第一編

悟真篇…………………………………………張紫陽著薛道光注

點校說明

《悟真篇》序……………………………………………張紫陽

《悟真篇注》始末………………………………………王真一

《悟真篇》本末事蹟

張真人本末

薛紫賢事蹟

陸彥孚記………………………………………………陸思誠

悟真篇

七言四韻一十六首

五言四韻一首

七言絕句六十四首

西江月十二首

又一首

絕句五首

讀《周易參同契》

贈白洞劉道人歌

石橋歌

《悟真篇》外集

性地頌

無罪福

三界惟心

見物便見心

圓通

隨他

寶月

《心經》頌

人我又名《齊物》

讀雪竇禪師《祖英集》

戒定慧解

即心是佛頌

采珠歌

禪定指迷歌

無心頌

西江月一十二首

《悟真篇》後序…………………………………………張紫陽

跋………………………………………………………薛道光

第二編

金丹四百字…………………………………張紫陽著黃自如注

點校說明

《金丹四百字》序……………………………………黃自如

序………………………………………………………張紫陽

金丹四百字

第三編

青華秘文……………………………………………………張伯端

點校說明

《玉清金笥寶籙》序………………………………………石淮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

錶奏

金丹圖論序

心為君論

口訣

口訣中口訣

神為主論

氣為用說

精從氣說

意為媒說

坎離說

下手工夫

精神論

幻丹說

捉丹法

神水華池說

百竅說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中

採取圖論

交會圖論

採取交會口訣

口訣中口訣

青娥何在我

直泄天機圖

直泄天機圖論

口訣

蟾光論

爐鼎圖論

神室圖論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下

火候圖論

陰盡圖論

陽純圖論

總論金丹之要

次第秘訣

火候秘訣

後跋……………………………………………………劉元一

附錄:《浮黎鼻祖金藥秘訣》序

八脈經

第四編

還源篇…………………………………………………………石泰

點校說明

《還源篇》序………………………………………………石泰

還源篇

五言絕句

後序………………………………………………………石泰

第五編

還丹覆命篇…………………………………………………薛道光

點校說明

還丹覆命篇

五言律詩一十六首

七言絕句三十首

又詩一首

西江月詞九首

丹髓歌

第六編

翠虛篇…………………………………………………………陳楠

點校說明

《翠虛篇》序……………………………………………王思誠

翠虛篇

紫庭經

大道歌

羅浮翠虛吟

丹基歸一論

水調歌頭

鵲橋仙

真珠簾

金丹詩訣

第七編

紫清指玄集…………………………………………………白玉蟾

點校說明

玄關顯秘論

修仙辨惑論

性命日月論

穀神不死論

陰陽升降論

金液還丹賦

學道自勉文

東樓小參文

冬至小參文

丹房法語與胡胎仙

題張紫陽、薛紫賢二真人像

謝陳仙師寄書詞

鶴林問道篇

大道歌

必竟恁地歌

快活歌

金液還丹詩

煉丹不成作

贈潘高士

贈趙縣尉

贈趙翠雲

贈雷怡真

三華院還丹詩

還丹詩

述翠虛真人安樂法

呈萬庵十章

一、歸山

二、采藥

三、爐鼎

四、火候

五、沐浴

六、溫養

七、脫胎

八、金丹

九、沖舉

十、參同

贈何道人

贈雲穀孔全道

贈趙寺丞

贈陳先生

華陽吟

水調歌頭

沁園春

山坡羊

滿庭芳

酹江月

附錄:道閫元樞歌…………………………………………彭耜

第八編

金丹大成集…………………………………………………蕭廷芝

點校說明

卷一

無極圖說

天心圖

玄牝圖

既濟鼎圖

河車圖

周天火候圖

泄天符火候圖

六十卦火候圖

大衍數圖

金丹槖龠圖

槖龠歌

金液還丹賦

金液還丹詩

金液還丹論

卷二

金丹問答

卷三

七言絕句

卷四

樂道歌

茅廬得意歌

劍歌

贈諶高士辭往武夷歌

贈鄒嶧山歌

西江月

南鄉子

讀《參同契》作

卷五

解注崔公《入藥鏡》

解注呂公《沁園春》

第九編

金液還丹印證圖……………………………………………龍眉子

點校說明

龍眉子敘

金液還丹印證圖

原本

警悟

乾坤

鼎器

鉛汞

和合

真土

採取

制度

輔佐

服丹

九鼎

進火

退符

抽添

沐浴

金液

抱元

朝元

還元

煉丹行

指迷箴

後識

還丹印證圖後敘…………………………………………林靜

第十編

碧虛子親傳直指……………………………………………方碧虛

點校說明

碧虛子親傳直指

第十一編

長生指要篇…………………………………………………林自然

點校說明

《長生指要篇》序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金丹合潮候圖

第十二編

金丹直指…………………………………………………周無所住

點校說明

《金丹直指》序

金丹直指

玄關一竅頌

真土頌

陽晶頌

玄牝頌

龍虎頌

鉛汞頌

真爐鼎頌

真藥物頌

斤兩頌

抽添頌

火候頌

法度頌

口訣頌

沐浴頌

工夫頌

溫養頌

或問

第十三編

玉溪子丹經指要……………………………………………李簡易

點校說明

混元仙派之圖

《玉溪子丹經指要》序

玉溪子丹經指要卷上

《悟真篇》指要

交會圖

三五一都圖

一曰九還七返

二曰鼎器

三曰真鉛

四曰真汞

五曰真土

六曰刀圭

七曰媒人

八曰採取

九曰融結

十曰烹煉

十一曰金木交並

十二曰水源清濁

十三曰溫養

十四曰火候

十五曰沐浴

十六曰脫胎

《玉溪子丹經指要》卷中

長生久視之書

辯惑論

丹房法語

羲皇作用

《玉溪子丹經指要》卷下

張紫陽贈白龍洞劉道人歌

規中圖十二字訣序

規中圖

解純陽真人《沁園春》

密語詩五首

贊純陽仙像

第十四編

規中指南……………………………………………………陳虛白

《規中指南》卷上

止念第一

采藥第二

識爐鼎第三

入藥起火第四

坎離交姤第五

乾坤交姤第六

攢簇火候第七

陽神脫胎第八

《規中指南》卷下

內丹三要

玄牝

藥物

火候

後序

第十五編

金液大丹口訣……………………………………………白衣道者

點校說明

序………………………………………………………鄭德安

金液大丹口訣

訣曰

下手

工夫到時

火候

擬時要准

物藥景象

升降交結

抽添妙用

浮沉沐浴

紫河車

聚散變化

養成氣母

百日基成

沐浴忌日

移神換頂

溫養胎仙

自然神化

西江月

安樂歌

歸真篇

抽添詩

第十六編

爰清子至命篇………………………………………………王慶昇

點校說明

《爰清子至命篇》序

爰清子至命篇卷上

先天四象之圖

後天四象之圖

安爐立鼎之圖

排符進火之圖

九轉成功之圖

《爰清子至命篇》卷下

入道詩

注《沁園春》

注《北鬥真形咒》

第十七編

三極至命筌蹄………………………………………………王慶昇

點校說明

三極至命筌蹄

奇耦極象

無極之象

太極之象

兩儀之象

四象之圖

八卦之象

皇極之象

混元三寶之象

九宮用中之象

十幹納甲之象

生死三徒之象

乾坤直夏之象

艮兌手口之象

震巽足殳之象

坎離耳目之象

腹背根蒂之象

金木間隔之象

五車三乘

羊車小乘

鹿車中乘

牛車大乘

大牛車上乘

大白牛車無上乘

注紫清白真人《金液大還外丹訣》

述贊純陽真人《霜天曉角》

煉藥指真歌

丹經舉要

三要總敘

三關總敘

九鼎總敘

陰符破迷贊

古仙真訣集句

修真六用

五空頌

頑空

性空

法空

不空

真空

修丹十戒

一戒遏惡

二戒揚善

三戒懲忿

四戒窒欲

五戒禁酒

六戒絕茶

七戒朝實

八戒暮虛

九戒高床

十戒低枕

修仙善惡勸戒

孝而不貪

悌而不欲

恕而不嫉

忠而不妒

神聖不姢

智而不淫

禮而不盜

仁而不殺

義而不害

忠信不憎

言無華綺

口無惡聲

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

對北勿唾

對北勿溺

勿妄殺龜

勿妄打蛇

禁絕牛肉

第十八編

金丹正宗……………………………………………………胡混成

點校說明

金丹正宗

金丹正宗

短句十二首

鼎器

藥物

火候

立基

聚藥

煆煉

抽添

結胎

沐浴

胎圓

溫養

脫胎

第十九編

先天金丹大道玄奧口訣……………………………………霍濟之

點校說明

《先天金丹大道玄奧口訣》序…………………………劉子澄

先天金丹大道玄奧口訣

歸根圖

是謂天根

金丹藥物直指圖

口訣直指

金丹大道指迷頌

不是禪宗

不是存想

不是行法

不是五臟

不是采戰

尋本根

認藥物

識真土

悟火候

看丹房

結胎仙

謹終始

後序……………………………………………………霍巨川

第二十編

悟玄篇………………………………………………………餘洞真

點校說明

《悟玄篇》序

悟玄篇

形化

氣化

坐工口訣

火燥水濫

沐浴

玄關一竅

藥物

火候

中宮

抱一

出神名曰解胎

玄關一竅

藥物

初下手

玄牝之門

破境

敵魔

立基

火候

沐浴

第二十一編

丹經極論

點校說明

丹經極論

外藥火候

內藥運功

出神

悟真遺篇

西江月

還丹覆命遺篇

絕句

五言

第二十二編

存神固氣論

點校說明

爐鼎地位

陰陽顛倒

陰陽老少

水火相求

金木相刑

五行還返

王氣盛衰

添進火候

龍虎關軸

情性動靜

身分色化

胎息真趣

寂滅無為

形神俱妙法

中源篇

第二十三編

養生秘錄

點校說明

養生秘錄

玉溪子丹房語錄

口訣

玉虛子宜春心訣

規中圖

中黃內旨

四段錦

青霞翁丹經直指

大道歌

金丹問答

第二十四編

太上修真玄章

點校說明

太上修真玄章

一氣化生章第一

性命根蒂章第二

先天後天章第三

形神玄用章第四

金丹作為章第五

虛無生化章第六

修煉三治章第七

神氣交媾章第八

動靜升降章第九

煉氣成神章第十

附錄:

易筋經

洗髓經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方壺外史+南宗丹書】(丹學典籍)
NT$14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