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華夏文明,數百年匈奴史。他們是草原文明的締造者與開拓者! 全面、細緻、清晰展現匈奴帝國的歷史演變。
【匈奴帝國史】
內容簡介
匈奴從何而來?
如何崛起?
緣何興盛?
又因何衰亡?
在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當中,對於草原文明的關注度始終偏低。 被忽略的草原文明,有其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歷史内容。
實際上,數百年間縱橫草原的遊牧生活,塑造了他們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歷史内容,兇悍,頑強,尚武而鐵血。 作為草原文明的締造者與開拓者,匈奴於商周之際慢慢崛起,至秦漢時達到鼎盛,在南北朝以後滅亡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幾乎是伴隨著400年大漢王朝而共存的。
全書站在一個更高的歷史維度,跨越數百年的時間線,貫穿了54比特部落首領的鐵血生涯。 本書論述了匈奴的存亡與興衰,在政治格局、軍事鬥爭、經濟文化、社會構成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作者簡介
左文寧
歷史研究者,魏晋南北朝吧等歷史類貼吧的吧主,好鉤稽史料,喜行走湖海,多有熱帖、精華帖。
曾為《大明江山三百年》等作品的特約編輯。
待出版《謀斷十六國》《大理簡史》《南越國史》等通俗史作品。
目錄
代序
第一卷匈奴建國
第一章匈奴起源
第二章陰山鳴鏑,冒頓奪權
第三章秦漢交替,冒頓得志
第四章漢匈初次交手
第五章和親是個好辦法
第六章挑釁呂後,結好文帝
第二卷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第七章宦官的小心思
第八章和平與發展
第九章軍臣單于的戒心
第十章勁敵不好惹
第十一章反套路出牌
第十二章匈奴遠遁
第十三章攻守之勢异也
第三卷稱臣於漢
第十四章斷匈奴右臂
第十五章逆向思維
第十六章匈奴始衰
第十七章五單于爭立
第十八章匈奴稱臣
第十九章漢匈再度和親
第二十章傳說與歷史
第四卷南匈奴和北匈奴
第二十一章忍無可忍
第二十二章衝突一再激化
第二十三章春秋大夢,休矣
第二十四章匈奴一分為二
第二十五章一亡一叛
第二十六章編戶齊民
第五卷立國中原的短暫榮光
第二十七章劉淵建漢
第二十八章首個中原政權的隕滅
第二十九章赫連勃勃建夏
第三十章迴光返照,退出賽道
後記千載悠悠,一笑休休
參考書目
------------------------------------------
【大一統:元至元十三年紀事】
內容簡介
西元1276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常常被人忽略但又有著關鍵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元軍揮師南下,將偏安已久的南宋王朝攻滅,在長達五個世紀的分裂割據局面之後,大江南北再次重為一域,忽必烈成為首位在中國大陸建立大一統中央王朝的少數民族領袖; 而且這次統一行程把雲南、西藏和西域也劃入中華版圖,如此範圍廣大的統一,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首次出現。
作為這次統一行程中*為關鍵的年份,作者以紀實手法將1276年內發生的重大事件連綴成篇,向讀者展示出一幅簡短而又生動的歷史畫卷。 在殘酷而激烈的戰爭過程之外,重點描述了由社會變革帶來的種種衝突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 書中先後出現了近300個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歷史人物,皇帝、重臣、將軍、義士、宮女……在1276年這個有著宏大歷史意義的年份,他們演繹了種種令人長歎、或悲或喜的個人命運。
作者簡介
史衛民,1952年10月出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歷史系,1984年研究生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1985—1995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政府理論、公共政策、歷史學等領域的研究。
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元代軍事史》《大一統》《元代社會生活史》《城市中的遊牧民》等,與陳高華合著的《元上都》《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中國經濟通史·元代經濟卷》《中國風俗通史·元代、卷》,以及與陳高華、楊訥、韓志遠合著的《中國大通史·元代卷》。
目錄
新版序言001
作者序027
楔子029
章北喜南憂035
正月初一大都037
忽必烈舉行隆重的元正受朝儀式
正月初一潭州054
元軍克城,南宋守將李芾全家自盡
正月初一臨安060
南宋君臣求和不成,元軍兵臨城下
正月初一吐蕃算木多071
大元帝師八思巴遙祝忽必烈早成一統大業
正月初一大都大明殿077
元宮廷舉辦氣派非凡的“詐馬宴”
第二章江南易主083
正月十八日臨安085
宋室降元,向元軍獻出傳國玉璽
二月十一日臨安094
元軍入城,著手建立新秩序
二月至三月原南宋轄地101
部分南宋軍隊拒不投降,堅持抵抗
第三章武功與文治107
二月二十五日大都109
忽必烈離開大都城,北上避暑
正月至二月沙州119
西北蒙古宗王禾忽叛亂,被迅速平定
正月至二月善闡129
賽典赤在雲南提倡“文治”,初見成效
第四章北上與南下137
三月至四月臨安至上都139
亡宋君臣在元軍押解下,從詔北上
三月二十四日通州148
文天祥等歷盡千辛萬苦,逃脫虎口
三月至四月臨安154
為維護統治,元廷實施一系列禁令
四月十八日江西龍虎山160
道教正一道天師張宗演應召北上
第五章國破傷心時163
五月初一至初二上都165
亡宋君臣向元太廟禮拜,朝見忽必烈
五月初一福州180
逃亡中的南宋益王趙昰登極,改元“景炎”
第六章興學與修曆183
六月初六大都185
太學生上疏建議加强儒學教育
六月十一日大都195
規模空前的修曆、測天活動投入運作
六月十五日大都202
忽必烈下令設局修史第七章
第七章正氣歌209
八月十三日揚州211
元軍處決南宋守將,淮東戰火熄滅
六月至八月四川216
宋軍反攻,解重慶之圍
八月初七大都220
忽必烈下令征討西北叛王
十一月十五日福州225
南宋幼帝登舟入海,小朝廷漂泊海上
第八章大一統235
十二月三十日大都237
忽必烈免除江南苛捐雜稅,並大賞群臣
尾聲大一統後的隱憂247
附錄一:南宋世系表263
附錄二:元朝世系表264
附錄三:至元十三年宋元主要高級官員小傳265
主要參考文獻288
------------------------------------------
【端平元年:1234年宋金蒙三國的戰爭、命運與政局】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宋朝歷史通俗讀物,講述了發生於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的宋金蒙三國紛爭。
1234年,持續了二十六年的金蒙之戰迎來了終局。 正月初十,蒙古和南宋聯手攻克金哀宗困守的蔡州城,金朝至此滅亡。 對於蒙古來說,他們終於報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釘死在木驢之上的血海深仇。 五年前,成吉思汗在西夏滅亡前夕去世,窩闊台繼承了其汗比特,完成了成吉思汗滅金的遺願,並以跳躍式的步伐完成了國家的制度化和封建化。 隨後,蒙古綜合力量準備著手經營金朝故地,殘存的金朝勢力仍然盤踞在陝西二十餘個府州。
南宋也終於得以一雪“靖康之耻”,金朝的覆滅對南宋軍民無疑是莫大的鼓舞,也似乎是一個“中原機會”。 南宋開始準備北伐,然而朝廷內部的聲音卻一如往常分裂,是戰是和,讓人莫衷一是。 意氣風發的宋理宗一錘定音,决心出兵北伐,收復三京(洛陽、開封、應天)。
對於南宋、蒙古而言,滅金不僅是一場復仇行動,而且將帶來整個東亞格局的劇變。 這必定是一場影響宋金蒙三國政局、命運的歷史關鍵時刻。
作者簡介
甯南左侯
知乎歷史版塊知名博主,地理學話題下優秀答主。 獲得近15萬粉絲關注、69萬餘次贊同、17萬餘次喜歡,19萬餘次收藏。
本名嶽遠振,1994年出生,山東聊城人。 2016年起以網絡ID“甯南左侯”為身份活躍於各大網絡社交平臺。 興趣廣泛,愛好天文地理、歷史文化、地方誌,尤其對宋、金、元、明歷史關注頗多,擅長以歷史地理及地緣分析政治、戰爭,多次實地探訪古城遺址、遺跡,提倡身臨其境感受歷史,分析態度冷靜,見解獨到。 有作品發表於北京海澱區《海澱文史》、廣西《金田起義研究》等刊物。
目錄
引 子zui後的忠孝軍/ 001
diyi章三國困境:宋金蒙的“合縱連橫”/ 011
播遷與死鬥/ 011
猶疑與踟蹰/ 024
聯蒙與抗蒙/ 040
第二章汝南遺事:海東青的悲壯挽歌/ 054
zui後的重陽/ 054
zui後的突圍/ 067
zui後的十日/ 081
第三章淵默之主:宋理宗的韜晦之路/ 093
危險重重的祭陵/ 093
權臣選擇的孩子/ 105
韜光養晦的帝王/ 117
第四章國是之爭:榮耀偉業的抉擇時刻/ 128
與虎謀皮/ 128
中原機會/ 140
外傳:坑灰未冷山東亂/ 148
第五章史氏掌國:南宋王朝的中原北顧/ 167
隆興遺恨:史浩/ 167
開禧往事:史彌遠/ 183
端平戰守:史嵩之/ 202
第六章端平入洛:一場轟轟烈烈的鬧劇/ 215
三京光復/ 215
倉皇北顧/ 229
明爭暗鬥/ 240
第七章大汗之國:歷史車輪的朔風卷塵/ 244
經略中州/ 244
可憐淮土/ 257
尾聲山雨欲來風滿樓/ 265
宋金夏蒙紀年對照表(1208-1236)/ 273
1234年大事記/ 277
參考文獻/ 280
------------------------------------------
【隳三都:蒙古滅金圍城史】
編輯推薦
◎完整呈現引人深思的金國衰亡史,細節還原驚心動魄的城池攻防戰。
◎面對內憂外患,金國統治者作出哪些決策,導致國家從國運*猛然跌落並迅速滅亡?
◎1232年汴京疫病爆發如何影響金國命運?
◎圍攻大型城池為何堪稱古代的“高科技”戰爭?
◎對於決策者:
體會決策失誤是怎樣導致個人、組織陷入危機的,思考如何避免作出錯誤抉擇。
◎對於歷史迷:
瞭解金朝盛極一時但迅速衰亡的過程,從中洞悉歷史上眾多強權的興衰之道。
◎對於軍事迷:
從蒙古騎兵與金國武士的交鋒,感受古代城池攻防戰中勇氣、智慧與技藝的對決。
內容簡介
12世紀,發祥於東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躍居東亞霸主地位。 這個政權在極短時間內滅亡遼國,令西夏和高麗俯首稱臣,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 然而自1211年蒙古軍隊南下侵襲開始,二十多年間,金國接連喪師失地,抵抗運動中心被迫從中都先後遷到汴京、蔡州,*終在蒙古和南宋軍隊的夾攻中覆亡。
本書以蒙金戰爭期間幾場重要的“圍城戰”為主線,還原了幾場關鍵大型戰役中雙方軍事佈局和交戰歷程,揭秘了金國內部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政變、兵變及權力更迭,展現了中都、汴京等都市被蒙古軍圍困期間,金國軍民的抵禦策略,以及物資短缺、疫病來襲情境中的掙扎求存及心理狀態。 作者以通俗曉暢的筆法完整呈現了金王朝從組織抵禦、負隅頑抗到君死國亡的全過程,金朝的治亂興衰之緣由寓於敘事之中。
外部面臨新興勢力的衝擊,境內自然灾害頻繁,而統治集團權力鬥爭導致人禍不斷,君主又缺乏力挽狂瀾的雄才大略……種種因素使得金國國勢日益窘困,*終墮入絕境。 金朝的亡國史有著濃重的悲劇色彩,其中的經驗教訓,具有超越時代的鏡鑒意義。
作者簡介
周思成,男,1984年生於湖南長沙,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編審。 主要研究領域為蒙元史、民族史和軍事史,通曉英語、法語、德語,能閱讀日文、俄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波斯文、阿拉伯文、藏文、維吾爾文和蒙古文。 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譯著4部,已出版作品《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規訓、懲罰與征服:蒙元帝國的軍事禮儀與軍事法》。
目錄
楔子 一段“崖山”之前的故事01
上 篇
章 危 機003
一、射弓宴003
二、“用夏變夷”007
三、北方來的強敵013
第二章 防 秋019
一、以一敵百019
二、女真長城023
三、遊牧民與城牆028
第三章 焦 土033
一、哀兵必勝033
二、世界野戰軍039
三、騎兵也能攻城? 042
第四章 敵 襲046
一、“護國壇被焚!”046
二、扼胡嶺,難扼胡050
三、范成大的詛咒056
四、邊風急兮城上寒065
第五章 驚 變071
一、衛紹王畫像071
二、通玄門之變075
三、巨人衛隊死戰081
四、從彰德來的人086
五、宣宗當國090
第六章 抉 擇096
一、幽閉恐懼096
二、1214年“南逃”大討論102
三、中都陷落110
四、命運的歧路120
下 篇
第七章 孤 注135
一、中興的希望135
二、“好男子,來世當生我家!”142
三、河中絞肉機151
四、“內線優勢”VS“斡腹”164
第八章 三 峰175
一、“存與亡,有天命!”175
二、大雪滿弓刀183
三、烽火照南京190
第九章 困 獸197
一、帝國的攻城術197
二、開興圍城204
三、巨石炮與飛火槍212
四、灰、黑二騎士221
第十章 人 心233
一、河畔的遠征233
二、人生似巢燕245
三、崔立:一日君王254
四、鄭王碑下“羅生門”269
插曲:刺崔278
第十一章 覆 巢284
一、照碧堂284
二、防禦專家仲德296
三、宋軍報到! 308
四、攻城競賽321
五、幽蘭軒的烈火333
尾聲:又見黃河渡343
參考文獻351
後記363
NT$2750
【兩宋烽烟錄】(全四卷精裝)
NT$2100
【天京之鬥+功名訣】(特裝版)
NT$2299
名畫地圖系列:【水滸傳】(北斗獨家地圖x戴敦邦精美插畫)
NT$2850
【地圖上的中國史】(上下五千年,皇皇三千頁)
NT$2599
7月新書:【封神演義】(三册特裝版布面刷邊)
NT$2499
【羅布淖爾+吐魯番+塔里木盆地+高昌陶集上下册】
NT$2399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NT$1199
【*歸鄴西:曹操高陵研究】
NT$1899
【明六帝紀】+【弘光紀事】+【弘光列傳】(李潔非明史三部曲)
NT$1750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明清時代的盆景藝術圖譜】
NT$1200
龍門石窟:【石刻巔峰的前世今生】
NT$1550
歐洲的擴張1415—1789:【現代世界的奠基】
NT$1450
【中國歷史地理綱要】(現代歷史地理學標誌性巨著)
NT$2050
萬園之園【圖說圓明園】(萬園盛世與輝煌,盡收眼底;夏宮餘輝與悲愴,唯有歎息)
NT$1499
【金瓶梅版本史】(增訂版)
NT$2999
【三國演義】(典藏禮盒,全三册)
NT$1750
星漢燦爛:【中國天文五千年】+【象天法地】
NT$1599
開年重磅出版:長城之外【北境與大明邊防1368—1644】(附贈《邊城禦虜圖說》經折裝圖冊)
NT$1699
2024重磅出版:浮世繪裏的中國文學【三國演義+西遊記】(套裝2册)
NT$2650
2024重磅新品:【千里之境】+【筆墨風骨】+【歌以詠志】+【千年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