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理性疼痛學】
內容提要
《神經病理性疼痛學》共分8篇。 第一篇介紹神經系統的解剖及與疼痛相關的生理、病理生理學的基本知識和研究進展。 第二篇重點闡述神經性疼痛的特徵、物理學診斷、影像學和實驗室診斷。 第三篇概括性地敘述現時治療神經性疼痛的藥物與非藥物方法。 第四、五篇深入介紹各種周圍神經性疼痛和中樞性疼痛的診斷與治療。 第六篇和第七篇分別對神經性疼痛的康復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作了較系統闡述。 後一篇,重點對近年來關於神經性疼痛病理機制和臨床治療的研究進展進行了回顧與總結。
作者介紹
盧振和,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擔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中華疼痛學會第一臨床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疼痛分會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會軟組織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神經調控委員會委員,衛生部特殊藥品講師團教師,亞太地區氬氦治療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疼痛學分會第3、4届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廣州市醫療設備招標委員會專家,《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和《實用疼痛雜志》編委,《臨床麻醉學雜志》和《中華麻醉學雜誌》通信編委。 1978年從事臨床麻醉,1990年開始在高崇榮教授指導下主攻“顱腦手術麻醉中腦保護”,1996年負責慢性疼痛診療,1998年管理疼痛病床,2007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疼痛研究基地副主任。 2008年負責管理廣醫二院疼痛專科病區並在2011年以來設立“神經病理痛與頭頸痛”、“骨、關節痛與腰腿痛”和“癌痛與脊柱相關痛”三個亞專科組。 17年來,全副精力投入到慢性疼痛診療中,堅持研究“慢性疼痛微創治療的神經保護”。 與同事們一起探索、創立和推廣“非神經毀損射頻鎮痛”、“不動髓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解除痛因,保護神經”等新理念及科技系列,突破了許多慢性疼痛疾病的療效和解决了不少疑難痛症。 2008年主編《射頻鎮痛治療學》、副主編《神經性疼痛診療學》、副主譯《脊柱介入治療影像學》和參編多部疼痛書籍。 發表了學術論文100餘篇,取得五項國家專利和3項市廳級科技進步成果獎。
高崇榮,,1937年8月生,1963年畢業於武漢醫科大學並留附屬同醫院麻醉科及醫務處工作。 1988年調廣州醫科大學(原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任麻醉科主任。 1990年晋昇教授、主任醫師,現任本院疼痛醫學中心顧問。 曾任中華麻醉學會和疼痛學會委員、廣東省疼痛分會~2届主任委員和廣東省~7届麻醉學會副主任委員。 現任廣東省疼痛學會名譽主委、廣東省醫學會資深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疼痛醫學雜志》、《中華麻醉學雜志》、《現代醫院雜志》、《實用疼痛學雜志》等雜誌常務編委、特邀編委、編委等職。 從醫任教五十年來,在移植麻醉和術中監測、顱腦手術麻醉與腦保護、慢性疼痛等領域,尤其神經病理性疼痛治療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並取得了較好成績。 先後在國內外雜誌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6篇獲省、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五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省市科技二、三等獎,主編《神經性疼痛診療學》、《射頻鎮痛治療學》、《神經外科手術與腦保護》; 參加全國統編教材《疼痛診療學》、《藥理學》、《疼痛學》以及《現代疼痛治療學》、《現近移植學麻醉》等十餘部醫學專著編寫。 在慢性疼痛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為許多慢性疼痛患者解除了痛苦。 並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建立了中華疼痛學會第一臨床中心,竭盡全力促使全省疼療診療工作得到迅速發展和提高,受到同行和患者廣泛好。 2009年榮獲中華疼痛學會“全國十比特有突出貢獻疼痛醫學專家”,2012年被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授予“韓濟生院士一中國臨床疼痛醫學終身成就獎”,現仍參加疼痛科臨床診治工作。
樊碧發,1962年8月生。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全國疼痛診療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客座教授。 曾留學日本金澤醫科大學、旭川醫科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等大學系統研修臨床疼痛學。 主要承擔或參與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項科研課題及國際疼痛學會(IASP)疼痛醫師培訓中國專案負責人。 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有關臨床疼痛學的論文80餘篇,主(參)編(譯)專業書籍9部。
主要學術團體任職: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疼痛醫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疼痛學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常務副主編,《中國新藥雜志》編委,《中華全科醫師雜志》通訊編輯, 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專家,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專家、北京市朝陽區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專家等。
在臨床疼痛診療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準的疼痛診斷與治療科技,如:交感神經檢測科技、感覺神經量測科技、內臟神經松解科技、椎管內介入治療科技、微創神經介入鎮痛術、脊髓電刺激、中樞靶控鎮痛及疼痛臨床綜合治療等,具有豐富的疼痛臨床診療經驗。
目錄
第一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神經病理性疼痛定義與概念
第二節神經病理性疼痛病因學與臨床分類
第二節流行病學與社會負擔
第四節神經病理性疼痛研究現狀與新挑戰
第二章人體感覺神經系統與疼痛生理
第一節周圍感覺神經系統
第二節中樞感覺神經系統
第三章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機制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外周敏化
第三節中樞敏化
第四節神經膠質細胞和細胞因數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第五節心理因素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第六節沖經病理性疼痛動物模型
第四章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炎症機制與訊號通路
第一節神經病理性疼痛與炎症免疫
第二節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免疫機制
第三節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的重要訊號通路
第二篇神經病理性疼痛診斷與估
第五章神經病理性疼痛診斷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神經病理性疼痛臨床特點
第三節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估
第六章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物理檢查
第一節感覺檢查
第二節反射檢查
第三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檢查
第七章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影像學診斷
第一節檢查科技
第二節紅外熱像科技
第三節顱內腫瘤影像學特徵
第四節腦血管疾病影像學特徵
第五節脊椎行性病變
第六節椎管腫瘤
第八章神經病理學疼痛的電生理檢查
第一節神經電生理檢查基礎知識
第二節神經系統和肌肉電活動的產生
第三節誘發電位
第四節痛覺誘發電位
第五節雷射誘發電位
第九章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特殊檢查
第一節腦電圖檢查
第二節腦電地形圖
第三節肌電圖檢查
第四節電腦化電熱成像
第十章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實驗室檢查
第一節臨床免疫學檢驗
第二節體液檢查
第十一章神經病理性疼痛程度估與量測
第一節麥-吉疼痛問卷
第二節神經病理性疼痛量表
第三節神經病理性疼痛症狀調查表
第四節疼痛數位價量表
第五節視覺類比量表
第六節情緒分
第七節焦慮自量表概述
第八節抑鬱自量表概述
第九節疼痛測量儀
第十節疼痛量測原理
第十一節疼痛的臨床量測
第三篇神經病例性疼痛治療
第四篇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與相關疾病
第五篇中樞性神經病理性疼痛與相關疾病
NT$1950
【神經科學原理】(英文版·原著第6版)
NT$4500
【腸道疑難病例多學科討論】(四套)
NT$3999
【感染病理學】(上下卷)
NT$1899
【微生物學臨床一線難題釋疑1+2】
NT$2999
【肝臟:生物學與病理生物學】(原著第6版)
NT$2050
【醫學英語教程】(第12版)
NT$2350
【牛津神經免疫學】+【腦組織與疼痛神經科學的突破】
NT$3300
【THOMAS造血幹細胞移植】(第5版)
NT$1750
【臨床肌骨疾病功能解剖和治療性運動】
NT$1500
【施羅特脊柱側凸三維治療】(第9版)
NT$2400
【免疫檢測原理與應用】(全新塑封)
NT$2550
針刀醫學基礎與臨床:【骨關節疾病分冊】+【肌損傷、周圍神經卡壓分冊】(全新塑封兩冊)
NT$2550
【中國針灸學第5版】+【針灸腧穴彩色斷面解剖圖譜】(精裝全彩兩册)
NT$2500
【面部透明質酸與肉毒毒素高階注射】+【玻尿酸注射美容實踐】
NT$1850
【細胞治療:科技與產業】
NT$2350
【盆底物理治療:從基礎到實踐】(第2版)
NT$2150
【神經科學】(第4版上下卷)
NT$2350
【顱腦影像與臨床神經解剖:MRI與CT圖譜】(原著第4版)
NT$2999
【肌肉骨骼系統成像基礎】+【肌肉骨骼影像技術手冊:初級指南】
NT$1800
【複雜DNA圖譜解釋法醫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