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日本激蕩三十年】(1989-2019)
【日本激蕩三十年】(1989-2019)

【日本激蕩三十年】(1989-2019)

NT$1699
已售:16

激蕩壓三十年就是日本高速發展期結束後的時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經濟長期低迷、全球化與少子化加劇、自民黨一黨執政終結、自然灾害頻發。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1.jpg

【平成經濟1989-2019】

編輯推薦

平成時代始於1989年1月,至2019年4月落下帷幕,同年5月起日本開啟了嶄新的令和時代。 本書回顧了持續約三十年的平成經濟。 回顧過往,平成時代的經濟與先前的昭和時代(1926—1988年)的經濟態勢大相徑庭。 昭和時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經濟,儘管面臨諸多難題,但總體而言還是令人驚異地沖出了困境,達到了大多數人都未預料到的經濟發展程度。

內容簡介

提起平成時代的經濟,普遍的印象就是“失落的十年”甚至“失落的二十年”,日本經濟真的失落了嗎? 為什麼日本會在絢爛的光芒後跌落深淵?

從1989年1月開始,平成經濟持續受考驗。 泡沫經濟的崩潰和不良債權問題,亞洲貨幣危機和金融危機,通貨緊縮、人口减少,日本社會陷入危機。

本書是泡沫經濟崩潰之後曾執筆《經濟白皮書》的政府官員出身的經濟學家的力作。 作者以總體經濟為中心進行解說,聚焦平成經濟在企業經營、產業、科技等方面的巨大轉變。

作者簡介

[日]小峰隆夫

大正大學地域創生學部教授、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顧問

1947年出生於埼玉縣。 1969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系。 同年進入經濟企劃廳、歷任經濟企劃廳長官秘書官、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經濟企劃廳調整局國際經濟課長、調查局調查課長、國土廳審議官、經濟企劃廳審議官、經濟研究所長、物價局長、調查局長、法政大學教授等。

目錄

序章|001

進入平成時代

背景回顧/001

本書的特色/003

本書的構成/004

第Ⅰ部分泡沫經濟破滅與“失去的二十年”伊始

(1989年—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

章|011

泡沫經濟的形成及其背景

歎為觀止的泡沫經濟規模/011

泡沫經濟時期的經濟態勢/019

泡沫經濟的發生與經濟政策/025

關於《日美結構性障礙協議》/028

第二章|034

泡沫經濟的破滅與資產負債表調整問題的發生

泡沫經濟的破滅/034

擊潰泡沫經濟的政策/038

資產負債表的調整問題與“三項過剩”的開始/044

第三章|047

反復的財政刺激與金融政策的轉向

政府對景氣的混亂判斷/047

反復的財政出動與金融政策的轉向/052

泡沫經濟產生與破滅的總結/057

第Ⅱ部分金融危機與通貨緊縮的發生

(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

第四章|064

亞洲貨幣危機和金融危機

日趨嚴重的不良債權問題及其對經濟的影響/064

不良債權對經濟的影響與銀行破產的現實化/071

亞洲貨幣危機與日本的金融危機/076

第五章|083

通貨緊縮的發生與金融政策

通貨緊縮爭論的前史/083

金融政策框架的再構築/087

貨幣寬鬆的進展/089

第六章|093

向受挫的結構改革發起挑戰

省廳再編與金融大爆炸/094

上調消費稅率與財政結構改革/097

向積極財政轉向/102

第Ⅲ部分小泉結構改革與不良債權處理

(21世紀初前半期)

第七章|110

什麼是小泉結構改革

“二戰”後持續時間長的景氣擴大/110

雇用形勢的改善與非正式雇用的新增/113

小泉結構改革的基本方向/117

行動中的新生統治力量/121

第八章|128

不良債權處理與結構改革

著手不良債權的根治處理/128

財政改革的進展和界限/134

各領域中的改革動向/141

第九章|148

通縮的持續和量化寬鬆政策

量化寬鬆政策的引入與擴大/148

量化寬鬆政策的解除與爭論/154

圍繞金融政策的討論/156

第Ⅳ部分民主黨政權的誕生和雷曼衝擊

(21世紀初後半期到21世紀10年代初)

第十章|164

政權交替前夜

自民黨政權逆風高漲/164

雷曼衝擊的發生/172

次貸危機/173

雷曼衝擊的經濟影響和政策應對/178

第十一章|184

政權交替和開始行動的民主黨政權

從官僚統治到政治主導的嘗試及其挫折/184

天真的財源預測/189

缺乏問題意識的總體經濟運營/195

第十二章|199

雷曼後遺症和“3·11”日本大地震下的經濟政策運營

經濟政策的變遷/199

日本大地震與政策性應對/203

雷曼衝擊後的金融政策/209

第Ⅴ部分安倍經濟學的開展

(2012年末以後)

第十三章|220

安倍政權的誕生和“三支箭”

“三支箭”和長期景氣擴大的實現/220

“新三支箭”和擴大的安倍經濟學/233

1億人口目標和地方創生/240

第十四章|245

异次元量化寬鬆的展開及其邊界

异次元量化寬鬆的開始/245

逐漸明朗的异次元寬鬆政策界限/252

异次元貨幣寬鬆政策的界限/255

政策軌道修正的開始/257

第十五章|262

日本今後的一些經濟問題

延后的財政重建/262

TPP和通商政策/274

今後安倍經濟學的課題/282

終章|288

從平成經濟中能學到什麼

後記|294

----------------------------------------------

主图-1.jpg

【平成政治1989-2019】

編輯推薦

日本平成時代政治從多黨重組、兩黨競爭到一黨獨大,終確立了“安倍一强”的體制,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經濟如何走向? 這是一個令很多人都在深思的問題,也是日本令和時代亟需解决的問題,本書作者是研究日本政治的專家,在日本政治圈有很大的影響力,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日本的政治發展,不僅影響到中日關係,也影響到東亞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中國讀者多數對二戰時期的日本更熟悉,本書就全面介紹了二戰後新天皇時代的日本政壇到底發生了什麼。

內容簡介

本書從政治的角度解剖平成時代三十年的大起大落。 學識淵博的研究者和資深記者,邀請瞭解日本政治精髓的3比特理論家展開真正的政治討論:回顧平成這個時代的時候,應該如何看待日本的政治。

長期進行政治採訪的記者邀請了三比特理論家與讀者一起進行思考,對日本政治或進行批判、或進行展望,並有官僚大臣的軼事穿插其中,為大家呈現一部生動的日本政治小史。

未來日本的政治將何去何從,安倍會繼續掌權嗎? 未來日本的政治家們又有誰?

作者簡介

[日]禦廚貴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都立大學名譽教授

1951年生於東京。 197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律系。 在東京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78年在東京都立大學擔任副教授,1988年在哈佛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 1999年成為政策研究大學院的大學教授。 2002年在東京大學擔任高級科學技術中心教授。

目錄

前言

章|001

政治改革的功罪

平成之初,誰是幕後操盤手/002

解開自民黨分裂之謎——三個要點/005

未能充分燃燒的竹下政府/010

昭和公權力遊戲中精彩的地方/012

“自社先”聯合政府失去政策上的對立關係/014

與舊制高中畢業的一代人同時消失的默契/016

戰後建立民主主義的人們/019

因過度龐大而破裂的派系/021

金錢决定一切派系政治/024

金丸和田中的派錢法/026

政治學者見證了內閣誕生的幕後/028

飽受“政府更迭”之苦的日本國民/031

小選區制度不適合日本/034

對安倍的支持是來自對政治的冷漠嗎/037

年輕議員的培養體系已經消失/040

扮作“政策通”的政治家的失誤/043

議員的公開招聘制度是錯誤的/045

“都民之會”的違和感/047

不敢讓國民吃苦藥的民粹主義/049

年輕政治家應該發揮他們的“說服力”/051

重新評估橋本首相/053

徹底的和平主義幕後操盤手/057

宮澤首相的歷史性作用/059

為什麼社會黨會無路可走/061

民主黨政權因排斥官僚而導致混亂/064

鳩山政府被美國政府誤認為“反美”/065

使社會黨輝煌一時的獨特面孔/069

民主黨的“班會式民主主義”/072

在野黨應該進行培訓和政策學習/075

公明黨與其支持者之間存在意識上的細微差別/076

渾然一體的自民黨和公明黨/079

小澤一郎的破壞欲/081

從外部看平成時代的日本政治/083

21世紀20年代日本政治應有的姿態/088

選舉制度如何改善監管與制衡/090

在野黨、選民和媒體都需要改變意識/093

第二章|097

從黨主導到官邸主導

收割了橋本改革成果的小泉政權/098

更改決策過程會改變決策本身/102

對“首相主導”的强烈抵制/106

自民黨的智慧/109

政府官員寫著“在此基礎上”的檔案是不會實施的/111

官僚的抵制推翻了届安倍政權/113

官邸掌握所有官僚的資訊——內閣人事局的功與罪/116

擺脫政府依賴型經濟/121

“後小泉時代”的巨大反彈/123

執政黨和在野黨必須達成一致,才能進行社會保障改革/125

届安倍政權的“抑鬱”/127

福田首相別具一格的詼諧沒有被理解/130

無法做出職業規劃的政治家/131

“族議員”的改革意識到底有多認真/133

圍繞稅制的地盤之爭/135

官僚進行“忖度”是理所當然的/138

人才遠離政府機關的原因/141

政府官員扭曲的自尊心/145

喜歡維持政策現狀的經濟產業省官僚/146

安倍經濟學無法製定長期政策/149

選舉太多,無法進行伴有痛苦的改革/151

經濟有變化,制度卻沒有改變/153

年輕一代要主張“青年民主”/155

改革熱情减弱了嗎/157

打包解决政策問題/160

重新評估政策决定流程/162

“行業法規”無法應對的時代/163

年輕一代應該製定“新規範”/165

第三章|169

從政治學和地方的視角出發

在消費稅選舉中拉開帷幕的平成政治/170

自民黨單獨執政的終結/173

小泉政權憑藉“黨魁評估”贏得選舉/175

無法預測誰會成為首相的時代/177

捨棄了“民主黨”這個名字的民主黨的罪過/180

竹下的參議院派系化目標/183

沒有著手解决難題的小泉政權/185

民主黨政權把巨大的期望變成了巨大的失望/187

鳩山先生這個人值得分析/190

安倍政權雖保守卻左傾/192

選民根據有限的線索决定投票給哪個候選人/195

網絡的出現使媒體變得多元/197

掌握地方政治的四個要點/199

地方議員擁有超越國會議員的力量/201

逃避人口减少問題的國政/204

復興旗手——熊本熊/207

熊本地震後的復興計畫/209

呼籲“負擔小化”/212

“沒有熊本城的恢復,就沒有熊本地震後的復興”/215

累積了“灾後時代”經驗的平成/217

關鍵字是“創造性復興”/219

能够轉禍為福的領導力/221

在政府機關,“心”比組織更重要/223

自然灾害頻發的國家應有的姿態/227

終章|231

從平成思考今後的日本

從“培養政治家”的角度思考選舉制度/232

難以責備下屬的社會弊病/234

將有才幹的人吸引到政界/236

政治譜系已經消失/239

如何向國民闡述“痛苦”/242

官邸工作人員任期過長/244

“為了首相”——危險的旂號/247

平成的政治中參議院發揮了妙用/249

老年民主能修正嗎/251

聽取年輕人的不滿,使之成為“爭論點”/253

重要的是政府與官員之間的微妙平衡/255

將會出現“生命差別”時代的重大課題/256

後記|259


----------------------------------------------

主图-1.jpg

【平成企業1989-2019】

內容簡介

平成時代的日本企業的經營業績在平成元年達到頂點,此後便一下子走上了漫長且動盪的沒落之路。

本書從兩個角度概述日本的企業及其經營在極具震盪的平成這30年當中的狀況。 在部分中,從時間上將平成的30年分為3個10年,沿著時間縱線從各種各樣的觀點出發來描述日本企業的全貌。 在第二部分中,將將沿著處於世界中的日本企業、科技與產業構造、對人的經營管理、對財務的經營管理這四個視角所形成的領域,從這四個視角橫向描述平成這30年的經營狀況。

日本企業東山再起的戰畧是什麼? 日本權威經營學者首次解釋了30年來日本企業內部的激變。

作者簡介

[日]伊丹敬之

國際大學校長、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969年修完一橋大學大學院商學研究科碩士課程。 72年修完卡內基梅隆大學經營大學院博士課程。 之後在一橋大學商學部執教,85年成為教授,其間擔任斯坦福大學客座副教授等,曾任東京理科大學研究生院創新研究科教授,從2017年9月開始現職工作。

目錄

序章|001

疾風知勁草

被稱作平成元年的這一年/001

概觀平成這三十年/003

平成年間,日本兩次被“疾風”席捲/008

部分平成時代的日本企業

章|014

泡沫經濟破裂及金融危機(1989—1998年)

泡沫經濟的盛宴/014

泡沫經濟的破裂和蘇聯的解體發生在同一年/017

泡沫經濟內需曲線呈“腫瘤”狀,泡沫經濟慣性帶來人工成本上升/019

抑制設備投資使整個產業陷入困境/023

日本的自我懷疑和美國式資本主義的勝利/025

匯率的劇烈震盪令日本企業陷入困境/028

日本人看到了“妖怪”/031

日本的金融崩潰還是來了/034

第二章|038

產業的彷徨、曇花一現的成長、美國次貸危機(1999—2008年)

銀行大重組/038

銀企關係大變局/040

IT泡沫破裂後日本電力業被迫轉移海外/041

政府向銀行注資/044

公司是誰的/048

產業形態發生改變/051

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 055

曇花一現的增長和走向次貸危機的扭曲步伐/058

第三章|062

從深淵中恢復(2009—2018年)

“倒栽葱式”跌入懸崖/062

東日本大地震/066

日元异常昇到歷史值/067

電力機械業的“戰敗”/069

汽車業牽引下的國際化/072

官方主導的企業經營者監督管理改革/075

經營者們無言的“違和感”/078

穩定的雇傭與人工成本/080

重振精神:提高了自身實力的日本企業/084

日本企業在內憂外患的夾縫中積極前行/087

第二部分世界、科技、人和錢的三十年

第四章|092

在美國和中國的夾縫中生存

國際秩序激烈變化的平成時代/092

海外生產是國內出口規模的1.8倍/099

“比薩型”國際化國家——日本/112

引起了多大程度的“空洞化”/116

處在美國和中國的夾縫中/119

第五章|124

複雜性產業變為覈心——產業構造的變化和科技

日本產業構造的變化/124

“複雜性產業化”是平成時代的關鍵字/128

支撐複雜性產業的科技/132

敗在IT和互聯網上的日本/136

互聯網IT人才供給的稀缺/137

類比集成式的化工和食品產業也很有趣/140

“日用品式”的生產和複雜性產業段的組合/143

廣泛的科技基礎及强有力的類比集成和IT的强化/147

第六章|152

變化的表像,不變的基礎:日本企業的雇傭和人事

回到原點的失業率和離職率/152

不同產業間的雇傭構成/156

危機到來時勞動分配率飛漲/159

勞動分配率和失業率的有趣關係/163

成果主義:市場型薪酬制的呼聲/166

為何成果主義以及市場型薪酬制度難以發揮作用/169

非正規雇傭和待遇差別/172

重視從屬關係的國家——日本/177

經營的制度、實施慣例=原理 ×  環境/180

第七章|184

不斷積累的自有資本,沒有新增的投資:日本企業的財務和投資

不斷積累的自有資本/184

新增紅利/186

沒有新增的投資/190

海外並購的考驗/194

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199

股票市場到底是籌集資金的地方還是返還資金的地方/205

股票市場約束經營者的功能/209

淨資產收益率和勞動分配率的逆聯動/211

在這裡依然是不變的基礎/213

第八章|216

豐田和日產:平成時代兩個企業的經營史

豐田和日產的這三十年/216

銷售額與利潤的變遷/219

日產的“戈恩革命”/222

達到駭人程度的“斬斷一切羈絆”/225

豐田是“日本式經營後的城寨”/227

加速發展的豐田國際業務/230

“戈恩革命”的僵局/232

“U與V”,美國次貸危機後經營恢復的不同之處/235

丟掉國內將失去海外,丟掉海外也將失去國內/237

市場資金配寘在不同區域的差异/240

“大政奉還”的豐田,戈恩二十年獨角戲的日產/243

戈恩背負的艱難使命/245

終章|250

日本的原理以及相信“無形之手”的存在

日本式經營原理中的人本主義/250

成長的動力/254

超負荷發展和“無形之手”/257

美國次貸危機是神隱藏了的預料之外嗎/260

平成三十年的這一年/262

後記|265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日本激蕩三十年】(1989-2019)
NT$1699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