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中國千年書畫世界:【讀懂中國畫+古畫新品錄+畫語錄】
中國千年書畫世界:【讀懂中國畫+古畫新品錄+畫語錄】

中國千年書畫世界:【讀懂中國畫+古畫新品錄+畫語錄】

NT$2800
已售:11

當越來越多年輕一輩熟悉本書中所提供的對千年書畫筆墨細節的細讀,全新的中國書畫史將會出現,與世界其他美麗的文化史一起引以為豪。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1.jpg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本書作者邵仄炯是頗有成就的當代畫家,以極為豐富的繪畫經驗解讀歷經千年的經典畫作,以行家視角作專業點撥,要言不煩,切中肯綮,帶領讀者真正走進中國繪畫藝術的璀璨殿堂。



內容簡介


讀懂線條中的歷史,讀懂筆墨里的深情。 《讀懂中國畫》精心挑選中國歷史上的五十幅繪畫珍品,分章逐幅精講,由此串聯起一部跨越數千年的中國繪畫藝術史。入選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名作,或達到極高的藝術境界,或對後世影響深遠。全書按時代分為東晉、唐、五代、宋、元、明、清七個專輯,從“美的覺醒”出發,歷經盛世的色彩、山水花鳥畫的興盛、審美的黃金時代、文人畫的崛起、世俗意趣的引入,直至吸收西方繪畫技法的清代階段,時間跨度大,藝術風格多樣。述及的畫家包括顧愷之、孫位、顧閎中、董源、巨然、蘇軾、宋徽宗、張擇端、趙孟頫、王希孟、董其昌、朱耷、郎世寧等,作品包括《洛神賦圖》《高逸圖》《簪花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枯木怪石圖》《瑞鶴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秋興八景圖》等,可謂中國古代繪畫史的“全明星陣容”。



作者簡介


邵仄炯,1975年生,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曾出版《山水》《喚風集》《存神養志——邵仄炯山水畫集》《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課徒稿》等。


详情-01.jpg

編輯推薦

1、全新增訂版,文圖並茂:打開晦澀玄妙的書畫之道,讀懂68比特中國書畫史上的大師

322幅書畫作品的整圖、局部圖高清圖檔

61條萬言新注,以及王季遷生前對不同筆墨的示範照片

更新增8小時徐小虎“重新看懂中國畫”視頻課程

在初版的基礎上,全新增訂版立體陞級,跟著王季遷、徐小虎透過筆墨掌握2300年傳統中國書畫的真功夫,幫你看懂自晋代至清代68比特書家、畫家的187件作品,直觀闡明書家、畫家的直覺經驗,“氣韻生動”不再不明覺厲。

2、國潮IP的內功心法:入門2300年中國書畫世界的典藏書

筆墨是中國書畫的底層邏輯。 古今碰撞,國風趕潮,徐小虎、王季遷幫你透過筆墨,掌握2300年傳統中國書畫的真功夫。

3、寫給未來的中國書畫史

當越來越多年輕一輩熟悉本書中所提供的對千年書畫筆墨細節的細讀,全新的中國書畫史將會出現,與世界其他美麗的文化史一起引以為豪。

4、走進中國千年書畫世界的典藏之書

新版採用進口藝術書紙,厚重典藏; 裸脊鎖線裝訂,讓中國書畫在你面前完全展開。 書封柔軟,觸感溫潤,主視覺以當代藝術的拼貼之道致敬古書畫的千年筆墨之韻。

內容簡介

1971年,徐小虎正式跟隨旅居紐約的書畫家、鑒定家與收藏家王季遷探索書畫筆墨的奧妙。 為什麼掌握了書畫“結構分析”的小虎,還要進一步研究筆墨之道? 因為不能辨識筆墨,就無法真正理解中國書畫的精髓。 在往後長達八年的不斷追問與精彩對談中,在王季遷對筆墨的示範和畫作的細讀中,筆墨之秘,終被揭開。

在此之前,有人能把筆墨之道說清楚嗎?

40年後,小虎於耄耋之年重新審視王季遷對筆墨的闡釋。 在原有對談基礎上,不僅增添新注釋及視頻課程,更添加細節圖,以文圖互釋的管道直觀展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筆墨之道。

作者簡介

王季遷(1907—2003)

生於蘇州,師從著名畫家、書畫鑒定收藏家顧麟士、吳湖帆,學習中國書畫的鑒定、創作之道。 1935年,當選北京故宮博物院赴倫敦展覽的審查委員,自此逐漸確立在中國書畫鑒賞領域的崇高地位。 1949年移居美國紐約,與海內外公私收藏機构、拍賣公司、美術史學者、收藏家交往頻繁,一生過眼古書畫過萬件,是20世紀傑出的書畫鑒定家和創作者之一。

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

1934年生於南京,受中德父母影響,從小接受東西文化的多元洗禮。 小學、國中先後在羅馬、重慶和上海完成。 之後,於班寧頓學院接受本科博雅教育,在普林斯頓大學師從方聞、島田修二郎教授修讀中國美術史,並在牛津大學取得中國美術史碩士、博士學位。

受王季遷的啟發,徐小虎窮畢生之力綜合現代美術史學中的風格分析、日本東亞美術史學中步步為營的細緻分析方法,以及中國傳統書畫鑒定方法,發展出一套清晰縝密、全新的書畫觀看、鑒定之道。

详情-01.jpg


編輯推薦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史學者黃小峰,積蓄10年,以顯微鏡般的視角細觀珍藏世界各地的35幅古畫,重溫熟悉的經典,打撈隱沒的傑作。作者突破既有的以時間、題材或風格為線索的藝術史寫作框架,而是以每幅畫為個案進行深入研究,將35篇文章編織進皇宮、市井、生靈、山水、歷史、眼睛、身體7個單元,更好地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產生聯動。其中並不囿於藝術史中耳熟能詳的名家名作,還有散落世界各地的歷史遺珍,包括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美術館、弗利爾美術館等博物館的珍藏。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畫面,因為畫家的眼睛而穿越歷史,赫然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又因為觀看的眼睛而突破迷霧,呈現出本真的面貌。

抽絲剝繭式解讀傳世古畫,於細微處,解讀古代繪畫的主題與思想、形式與內容、象徵與隱義;從紙素中,管窺中國古代的皇宮與市井、山水與生靈、歷史與情感。面對此書,你不必擔心太過熟悉作品而審美疲勞,因為你會在宋徽宗《祥龍石圖》中發現暗含的多重景觀,在馬遠《踏歌圖》裡遇見1220年的元宵節,在《北京宮城圖》中看到紫禁城的黎明;你也會穿越時空,在寂寂無名的作品中,見到春天的趕試官、下班後的明代官僚、豆棚下的消夏農民,乃至村童鬧學、盲人打架、村人qu邪;還有一隻猴子的日本之旅,一隻八哥的頓悟……藉由作者的眼睛,我們得以穿透畫作的濃墨淡彩,洞悉畫面隱含的深意。

古畫新品,在耳熟能詳的名作中發現微妙的隱義,在湮沒無聞的作品中打撈有趣的細節。對名作做出全新的解讀並非易事,但也並非全無可能——《瑞鶴圖》中的天空為什麼那麼藍? 《流民圖》中的有真流民嗎? 《重屏會棋圖》畫的是政治博弈嗎? 《采薇圖》中的兩個人能靠“采薇”填飽肚子嗎?鄭思肖畫無根的《墨蘭圖》,是出於遺民情結還是“立人設”? 《五馬圖》中有幾匹馬是真實的? ……畫面中無數的細節,哪怕一摸淡彩、一個人物動作、模糊的印章、不完整的題跋,都成為作者揭開繪畫真相的突破口,由此提出獨出機杼的見解,不斷帶來新的震撼。

內容簡介

《古畫新品錄:一部眼睛的歷史》是藝術史學者黃小峰對中國古畫的品讀。作者選取了流傳於世的35件國畫作品,以皇宮、市井、生靈、山水、歷史、眼睛、身體為線索,將35篇研究文章歸納為7個單元。這些作品並不限於美術史中的名人名作,還有湮滅無聞但富有趣味的珍品,涉及風俗畫、山水畫、人物畫、動物畫等多個領域,如《祥龍石圖》《踏歌圖》《早春圖》《瑞鶴圖》《流民圖》等等。作者從最基本的作品研究層面出發,詳細剖析畫面內容,並結合文學、風俗、政治、歷史典故等,解讀作品隱藏的內涵,例如《祥龍石圖》中的多重景觀,《紡車圖》中關於家國理想的隱義,《早春圖》背後的政治與時間,《瑞鶴圖》中的“瑞鶴藍”,等等。通過層層深入的“解讀”,作者揭示出平面畫作隱含的深意——畫家本人的巧思、情懷,一幅畫誕生時的社會景觀,當時的風俗習慣,上至帝王、下至鄉野村夫的所思所想,等等——向我們呈現出千百年前生機勃勃的社會景觀。

作者簡介

黃小峰,1979年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湖南桃江。 1998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200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中國美術史,致力於中國古代繪畫的研究。著有《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西園雅集:兩宋人物畫》等書。譯有柯律格《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中國千年書畫世界:【讀懂中國畫+古畫新品錄+畫語錄】
NT$28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