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物理治療師常見的疾病按照損傷部位劃分章節,以便制訂治療方案,並根據每種情況確定治療原則。每章對檢查及徒手治療過程均進行詳盡地描述。每章中也包含確定診斷的常用檢查方法。
【脊柱手法治療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共7章,第1~3章簡單介紹了徒手治療的歷史及相關理論,以及正確使用該技術的重要意義,第4~7章詳細闡述了脊椎疾病的徒手治療方法,包括腰椎、骨盆、胸椎、頸椎及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等疾病的特殊試驗、診斷及徒手治療技術,並從物理治療師的角度全面闡釋了脊椎及相關疾病的功能解剖、發病的生物力學機制及關節鬆動技術。全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與傳統中醫整復著作相比,解剖結構更加明晰,生物力學的理論分析更加透徹,實用性更強,具有很強的臨床指導意義。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學習目的 1
徒手治療的歷史 1
骨科徒手治療的理念 5
循證實踐 6
本書使用說明 10
第2章 骨科徒手治療中的脊柱檢查與診斷 13
物理治療實踐中的診斷 13
醫療篩查 14
測試和測量 25
觸診 49
測試評估和診斷 68
治療計劃和預後 69
第3章 徒手治療:理論、實踐和教學 73
徒手治療的概述 73
徒手治療的循證醫學支持 75
徒手治療的療效 75
可聞的關節爆裂聲 83
應用脊柱徒手治療的臨床決策 84
徒手治療的操作原則 95
徒手治療心理運動構成的教學策略 96
第4章 腰椎、骨盆及髖關節疾病的檢查與治療 103
腰椎、骨盆及髖關節疾病的研究現狀 103
腰椎、骨盆及髖關節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學 104
腰椎、骨盆及髖關節疾病的診斷、分類和管理 111
腰椎、骨盆及髖關節的檢查和手法治療操作步驟 142
病例分析與問題解決 206
第5章 胸椎疾病的檢查與治療 214
胸椎疾病的研究現狀 214
胸椎和肋骨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學 214
胸椎疾病的診斷、分類和管理 220
胸椎的檢查和手法治療操作步驟 234
病例分析與問題解決 267
第6章 頸椎疾病的檢查與治療 272
頸椎疾病的研究現狀 272
頸椎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學 272
頸椎疾病的診斷、分類和管理 280
頸椎的檢查和手法治療操作步驟 298
病例分析與問題解決 332
第7章 顳下頜關節疾病的檢查與治療 338
顳下頜關節疾病的研究現狀 338
顳下頜關節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學 338
顳下頜關節紊亂的診斷、分類和管理 343
顳下頜關節的檢查和手法治療操作步驟 354
病例分析與問題解決 365
在線試讀
第1章 緒論
本章概述
本章介紹教材的編寫目的,描述徒手治*的發展歷史,介紹教材中的常用術語,講述循證醫學的原則,講解本教材的使用方法。
學習目標
1. 闡明本教材的目的。
2. 闡釋骨科徒手治*的基本原理。
3. 講述徒手治*的發展史。
4. 介紹骨科徒手治*中的常用術語。
5. 解釋評估臨床檢查方法及試驗的信度及效度的循證醫學原則。
6. 介紹本教材的使用方法。
學習目的
本教材旨在提供必要背景信息及指導細節,將脊柱及徒手顳頜關節物理治*的檢查及治*操作整合到物理治*專業教育和臨床實踐中。
本教材主要面向物理治*專業的學生和教師。實習的物理治*師和想要提高專業技能與時俱進的臨床工作者也可以參閱本教材。另外,從事徒手治*的臨床醫師、研究員以及骨科及徒手治*專業的研究生也可以將本教材輔助其他教學資料使用。
物理治*師畢業後需進行徒手治*實踐,物理治*師的所有專業科目必須體現與關節鬆動術的充分結合。本教材為物理治*師教育提供細節化的教學材料以進行高效的徒手治*教學。
課程學習中首先應掌握骨骼肌肉的臨床評估及測量,包括徒手肌力測試、肌肉長度測試、關節角度測量。治*操作、解剖和生理學及功能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的知識也需要在徒手治*教學中講授。每章對所涉及的檢查與治*技術均進行文獻回顧分析,並講述該章涉及的解剖區域的運動學及功能解剖學知識。將物理治療師常見的疾病按照損傷部位劃分章節,以便制訂治療方案,並根據每種情況確定治療原則。每章對檢查及徒手治療過程均進行詳盡地描述。每章中也包含確定診斷的常用檢查方法。
骨科徒手治*的理念
IFOMPT 將OMPT 定義為物理治*或運動療法的專業領域,它基於臨床診斷,常用於治*神經、肌肉、骨骼的症狀,主要使用包括徒手技術和治*訓練在內的特殊治*方法。 OMPT 還包括科學和臨床證據以及每個病人的生物-心理-社會框架。
IFOMPT 認為以下專業術語可相互替換,如骨科徒手治*、骨科徒手物理治*、骨科手法治*、骨科手法物理治*(詳見2012年IFOMPT 章程)。
Paris 用9 項“功能障礙的治*要點”總結了傳統OMPT 治*理念的組成(框1-1)。他將“功能障礙”定義為正常運動的增加或減少,或存在異常運動。因此,骨科徒手物理治*師的重點是分析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若活動度減小,則使用關節鬆動訓練和牽拉技術,相反若活動度增加,則需加強穩定性訓練、肌力控制訓練和姿勢糾正。若出現異常運動,應給予運動方式再訓練的方法。若出現局部的組織反應和疼痛,Maitland 的輕度振動技術可以減輕疼痛。引用《物理治*師實踐指南》中專業術語:“基於病損的治*方法”是物理治*的基礎。
框1-1 Paris所述功能障礙的治*理念
Ⅰ 關節損傷,包括骨關節炎、關節不穩、扭傷和拉傷後症狀,稱為功能障礙而非疾病
Ⅱ 功能障礙表現為正常運動的增加、減少或存在異常運動。因此,異常運動代表功能障礙
Ⅲ 功能障礙表現為關節活動受限(活動度減小),應給予徒手治*,肌肉及筋膜牽拉,並鼓勵全關節範圍的運動以促進活動度增加
Ⅳ 功能障礙表現為關節運動增加(活動度增加)、關節鬆弛或關節不穩定,不再給予徒手治*,應給予正確姿勢的指導,穩定性訓練及糾正並限制可能會引起關節活動度增加的相鄰關節的運動
Ⅴ 退行性關節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關節功能障礙,其存在是由於物理治*無效或未給予物理治*
Ⅵ 物理治*師的主要職責是評價和處理功能障礙,而醫生則負責診斷和治*疾病。這兩者在健康保健中是兩個獨立且互補的角色
Ⅶ 由於功能障礙可造成疼痛,物理治*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糾正功能障礙而非單純鎮痛。然而,當疼痛影響糾正功能障礙時,鎮痛也應成為治*項目的一部分
Ⅷ 理解功能障礙的關鍵是掌握解剖學和生物力學,這樣才能進行評估和治*。作為物理治*的專業人員,我們應當完善這兩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我們才可能在神經-肌肉-骨骼功能障礙的非手術治*領域中保持領先地位
Ⅸ 病人有責任恢復、維持、改善他們的健康。因此,物理治*師的作用是作為教育者和榜樣,並加強健康的、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引自Paris SV. Introduction to spinal evaluation and manipulation,Atlanta,1986,Institute Press
徒手物理治*方法在脊柱疾病的檢查和治*中重視生物力學原則的應用。採用可視化力學測試分析脊柱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並採用標準化生物力學術語進行記錄。施加外力後,應用關節鬆動或徒手技術在平行或垂直於關節表面的解剖平面上產生運動。因此,在脊柱的檢查和治*中,了解脊柱的解剖和生物力學是學習徒手物理治*方法的前提。
骨科徒手物理治*師應用臨床檢查程序,其包含持續性評估病人病情,然後給予合適的徒手治*或訓練,之後進一步評估病人對治*的反應。而評定—訓練—再評定的密切關係為充分判斷病人的治*反應,以及修改、改進和維持應用乾預措施提供了有效的臨床數據。採用可靠和有效的檢查程序可以進一步提高臨床決策過程。
物理治*師已接受了循證醫學的原則。當研究證據可以指導臨床決策時,物理治*師應遵循循證醫學指南。然而,當研究證據不確切時,應使用基於病損的方法,這種方法包括全面的評定和可靠的臨床決策,重點在於恢復功能,減輕疼痛,改善病人的功能性活動。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基於病損的骨科徒手物理治*方法治*脊柱和肢體肌肉骨骼疾病非常有效。本書將盡量涵蓋骨科徒手物理治*方法的*佳證據。
這些證據支持使用一個分類系統來指導脊柱疾病的治*。而由APTA 骨科分會制訂的基於病損的分類系統,結合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標準,將背痛和頸痛進行了分類。本書多處涉及ICF 基於病損的術語。該分類系統認為,脊柱疾病病人是一個異質群體。然而,根據物理治*師給予干預措施後表現出的症狀和體徵,可以將病人分為幾個亞群。干預措施包括徒手治*、特殊的定向訓練、穩定性訓練或神經肌肉控制訓練和牽引。在這本教材中,每個解剖區域均詳細描述了常見疾病的分類。
因此,為了給予脊柱疾病病人有效的治*,物理治*師需要完成一個全面的體格檢查,其中包括篩查危險信號以確保物理治*適用於病人。根據體檢結果、病人問卷信息和病史,得出診斷。根據診斷將病人進行分類,同時列出病人存在的功能障礙。隨著治*的實施,將重新評定病人的症狀,以確定治*的效果,修正診斷和治*方法。治*的重點是將徒手治*技術和治*性訓練與病人的健康教育相結合,*終實現病人對病情的自我管理。
-------------------------------------------------------------------------------------
【脊柱檢查與功能訓練】
編輯推薦
本書凝聚了作者多年長期從事脊柱相關疾病的研究成果與運動康復的臨床實踐經驗,創新性地提出了人體導航圖思維,根據患者症狀所在部位,列舉出可能引起相關症狀或功能障礙的原因,附上相對應的檢查與訓練方法,並按相關性大小進行了排序。即使是剛開始接觸脊柱相關疾病的讀者,也可以按圖索驥地根據患者症狀,快速進行檢查與治療。本書有近300幅高清全彩圖片,很好適合年輕的從業者結合文字進行閱讀。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可以幫助物理治療師快速篩查患者脊柱症狀及挑選合適訓練方法的工具書,可以很好地指導物理治療師進行專業檢查,以便在治療患者時根據特定情況確定哪種訓練方法為合適。本書是一本簡明、實用的手冊。其中,評估(檢查)、治療(訓練)和家庭訓練計劃一目了然,可在節約物理治療師和患者時間的同時提高治療的可持續性。
目錄
●篇為什麼和怎樣進行訓練和檢查
章為什麼進行訓練、檢查、溝通及指引
1.1為什麼要訓練
1.2為什麼要檢查
1.3為什麼訓練始終與檢查一致
1.4為什麼要建立鑑別診斷
1.5為什麼檢查與訓練要用患者的語言來描述
1.6為什麼訓練要配以導航圖
第2章關鍵訓練與檢查的問與答
第2篇日常檢查與訓練
第3章姿勢
3.1雙足對稱坐位
3.2脊柱中立位曲度
3.3無側屈或扭轉坐位
3.4脊柱中立位曲度維持穩定
3.5坐位時上軀幹保持平衡
3.6良好姿勢環境
3.7座椅高度
3.8坐位時雙膝、雙踝間距
3.9坐位時雙側體重均勻分佈
3.10站立位雙足間距
3.11站立位時雙側體重均勻分佈
3.12站立位時上軀幹保持平衡
第4章放鬆
4.1放鬆舌部
4.2放鬆下頜
4.3放鬆下唇
4.4放鬆肩部
4.5腹式呼吸
第5章運動
5.1變換坐姿
5.2變換姿勢
……
書摘插畫
NT$1899
【肌骨複健實踐指南:運動損傷與慢性疼痛】
NT$2500
急性疼痛管理:【實踐指南+跨學科方法】(雙册)
NT$1499
【肌力測試指導手册】(解剖、功能與科技方案)
NT$2200
【肌肉骨骼疼痛綜合征的手法治療】(循證與臨床實踐進展)
NT$1880
【脊柱手法治療學】(第3翻譯版,肯尼士奧爾森主編)
NT$1650
【肌筋膜觸發點治療圖解】(第2版)
NT$1699
【胸椎綜合評估與治療】(精裝)
NT$2200
【圖解針灸學】
NT$1600
【頰針療法】+【頰針療法掛圖】
NT$2550
【科學與藝術的脊椎矯正】(贈送62集美式整脊正骨視頻教程)
NT$2000
【如何利用解剖列車肌筋膜線進行視覺評估】+解剖列車【手法與運動治療的肌筋膜經線(第4版)】
NT$2300
【筋膜手法治療內部功能失調:實踐操作】+【筋膜手法實踐操作:第一級】
NT$1250
【關節鬆動術實操指南】
NT$2200
【動態關節鬆動術:科學的藝術】+【mulligan手法治療第7版】(贈送鬆動帶)
NT$2550
【美式整脊科技:原理與操作】+【骨科手法治療:循證療法】(精裝)
NT$2200
【中國整脊術】+【韋以宗整脊手法圖譜】
NT$1200
行走的天性:【運動中的肌筋膜效率和身體】
NT$3450
【整骨技術圖譜】+【骨科手法治療:循證療法】(全新塑封兩冊)
NT$2800
《游泳科學(優化水中運動表現的技術體能營養和康復指導)》+《水療 水中運動治療手冊》2冊
NT$1980
運動治療學:理論基礎與實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