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晉國600年】(百代皆行秦制,秦制乃自晋來)
【晉國600年】(百代皆行秦制,秦制乃自晋來)

【晉國600年】(百代皆行秦制,秦制乃自晋來)

NT$1200NT$1999
已售:365

一部春秋史,半部晉國史。詳解晉國霸業成敗,還原春秋風雲畫卷。


1693298195156820.png

10002.jpg

【晉國600年】(百代皆行秦制,秦制乃自晋來)

編輯推薦

1.詳解晉國六百餘年雲譎波詭歷史全貌,還原春秋爭霸畫卷底色。 捋清晉國制度演變的底層邏輯,深刻剖析晉國興盛衰亡的歷史原因:作為先秦時期最强盛國家的代表,晉國的歷史支撐起了整個春秋的歷史脈絡,同時也構成了戰國政治格局的基座。 本書以晉國視角梳理了春秋歷史的總體框架,對於渴望瞭解先秦,但又沒有足够時間和精力通讀古籍的歷史愛好者很有幫助。

2.說史嚴謹,廣泛吸收《左傳》《國語》《史記》等有關史料和當代歷史學的研究成果,歷史分析絲絲入扣,時有精闢見解:作者熟讀經史,各種古籍史料信手拈來,引用皆有來處。 對當代研究晉國及先秦史的學術論著、論文多有研讀思考,而後成一家之言。

3.行文通俗流暢,敘事生動曲折,文風輕鬆幽默:先秦是一個風雲激蕩、群星閃耀的時代,有太多精彩有看點、值得玩味細究的歷史事件、人物出現在這一時期。 作者敘事簡明生動,點評一針見血,不設閱讀門檻,沒有相關歷史背景知識的讀者也能讀得津津有味。

4.晋人說晋事,述群雄紛爭三百年春秋、品經天緯地六百載晋韻:作者生於長於山西,對晋地歷史文化研究深入,重點說“晋”,又述盡三百年春秋史,飽蘸家國情懷。

5.書後附作者精心繪製的詳解各時期晉國人物關係圖譜: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一經圖解豁然開朗。

內容簡介

系列簡介:

《晋國600年》分為四册,生動講述了先秦時期晉國六百餘年歷史,分清了晉國政治制度演變的邏輯,深刻剖析了晋國興、盛、衰、亡的歷史原因。 作者立足於古籍史料,同時參攷了歷史學界的主流觀點,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晉國權位之爭、制度之變和春秋爭霸故事,並常佐以精彩點評,以晉國的霸業興衰為中心展現了春秋時期雲譎波詭的曆史畫卷。

分册簡介:

《晋國600年1:周禮秩序的解構與重構》聚焦於晋國從開國到晋文公時期初步確立霸主地位的歷史行程,講述了從唐叔虞到晋文公的具有代表性的晉國王侯將相如何在三百多年的時間裏,歷經紛亂,治國強國,以國家法令的形式確立了一套比較規範的國家行政運行機制。

第二册《晋國600年2:中原霸權的興盛與衰落》聚焦於自晋文公城濮之戰到晋平公十二年晋楚弭兵會盟這一時期,生動講述了晉國與秦、楚、齊三國近百年的爭霸歷程,展現了晉國鼎盛時期的政治格局和人物風采。

第三册《晋國600年3:封建危機的形成與爆發》聚焦於自趙武淪為趙氏孤兒至趙武去世這一階段,描述了晉國世卿世祿制形成及公室勢力日益衰微的歷程,其間上沿下溯,展現了晉國內部政治鬥爭的複雜性。

第四册《晋國600年4:霸業秩序的消亡與重生》聚焦於韓起出使至晉國末代國君被殺這一時期,講述了晉國從霸業衰落到三家分晉的歷史行程,展現了晉國末期政治格局和人物風采,以及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國的發展歷史。

作者簡介

韓鵬傑,晋中人士,新銳歷史作家,多年來深耕歷史地理領域,對晋地歷史尤為精通。 歷史博主、今日頭條簽約作家,在網絡上集結了大量先秦歷史愛好者群體。

目錄

第一册晉國600年1:周禮秩序的解構與重構

001第一章從桐葉傳說到曲沃代翼

003第一節晉國初立

003剪桐封弟

005童話辨偽

008周公東征

010營建東都

011以藩屏周

012制禮作樂

014唐國古史

015童話因辨

017叔虞封唐

019改唐為晋

023第二節文侯始興

023驪山烽火

026平王東遷

029文侯之命

032第三節曲沃代翼

032晋亂肇始

034亂在曲沃

035出師未捷

036功敗垂成

038周鄭交惡

039池魚之殃

041徑庭之戰

043戰畧轉變

045晉國歸一

047第二章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049第一節開疆拓土

049成周之行

051廣莫為都

053興滅繼絕

055第二節辟土服遠

055購並諸侯

056伐霍魏耿

059第三節假道伐虢

059虢國史略

062神降於莘

064虢公賀鬼

065虞國簡史

066荀息獻計

068伐虢滅虞

070所謂忠信

072獻公功業

075第三章“國無公族”制度的成型

077第一節手足相殘

077獻公之憂

078士蒍之計

080聚邑之圍

082第二節風波初起

082獻公私情

083蔔史之憂

085輕陰乍起

087一國三公

088君臣之義

090蒸禮風波

092第三節父子離心

092太子為卿

094讒言彌興

096驪姬夜哭

098偏衣金玦

100出征東山

103第四節驪姬之亂

103暗潮洶湧

105心意難平

107裡克中立

109祠而歸福

111太子受誣

112殺身成仁

115新城雪月

117第五節禍起何處

117禍水之源

119觀念之爭

122獻公遺恨

125第四章“五世昏亂”與“秦晋之好”

127第一節二子爭政

127裡克之亂

129柏穀之謀

132夷吾奔梁

133信仁為親

136崤函谷地

139塵埃落定

143第二節惠公當國

143欲加之罪

145丕鄭之死

147初入中原

149泛舟之役

151第三節韓原之戰

151山雨欲來

153幸而得囚

155惠公被俘

157狐氏妖夢

159歸君質子

162第四節惠公之惠

162朝於國人

165王城之盟

166慶鄭之死

168惠公施政

170陸渾之戎

175第五章晋文公流亡之路與稱霸前的列國局勢

177第一節備嘗艱辛

177渭水驚魂

179五鹿獲土

181信任危機

183第二節中原亂象

183齊桓之死

184宋襄圖霸

187第三節周遊列國

187樂不思歸

189重瞳駢脅

191焉能盡禮

193君明臣賢

195無以為報

198第四節終成夙願

198懷公亂政

201生死一線

202婚媾懷嬴

204朝堂歌禮

206終成夙願

209第六章周禮保守主義的復興和晋文公改革

211第一節危機四伏

211火燒公宮

213納投名狀

215物是人非

216社稷之守

218第二節問診國策

218尋問根由

222獻惠改革

225為君之道

227愛有差等

230第三節漸進改革

230郭偃之法

233經濟改革

234嚴明法紀

237官方定物

239正名育類

241被廬之搜

245舉善援能

第二册晉國600年2:中原霸權的興盛與衰落

001第一章城濮之戰與踐土會盟

003第一節東出中原

003報施救患

005侵曹伐衛

009第二節城濮之戰

009子玉其人

010戰前鬥智

013退避三舍

015臨戰心怯

016出奇制勝

020第三節踐土會盟

020人莫予毒

022大義勤王

024始啟南陽

027以臣召君

031第四節重整山河

031所謂外主

033圍許伐鄭

036元咺之訟

039恩威並施

043第二章“秦晋之好”神話的徹底破滅

045第一節秦晋决裂

046穆公背盟

049弦高犒師

052地緣衝突

055郭偃之謀

057崤山血雨

061第二節穆公幻滅

061拜賜之師

063窮寇勿迫

065英雄遺恨

067第三節夷董之搜

067太傅矯命

070重耳情史

073狐趙之爭

076第四節再起波瀾

076令狐之戰

078河曲之戰

080封堵政策

085第三章晉國的中原霸業中衰

087第一節無為霸主

088襄公霸業

090水誆敵

091商臣弑父

093結好諸侯

095伐宋無果

096討齊無功

099第二節問鼎中原

099一鳴驚人

102皋滸之戰

105鄭國叛晋

107觀兵周疆

108國人大臨

113第三節戰雲密佈

113先縠違命

116皇戌勸戰

118戰和不定

121第四節兩棠之役

121不宣而戰

123斷指可掬

125君子之風

129第四章齊楚聯盟對晉國的挑戰

131第一節忍辱負重

131郤克受辱

133九月圍城

135伐滅赤狄

139第二節晋齊首戰

139齊頃圖霸

141斷道之會

143聯軍伐齊

146韓厥建功

149爰婁之盟

151第三節信任危機

151蜀地匱盟

153收服鄭國

155政令不一

157第五章從第一次弭兵會盟到鄢陵之戰

159第一節華元弭兵

159好惡同之

160南冠楚囚

162接力促和

164郤至使楚

166第二節聯吳制楚

167夏姬緋聞

168巫臣叛楚

170楚國內爭

172鑿通勾吳

175第三節戰雲紛飛

175呂相絕秦

178子反背盟

180戰火複燃

182第四節鄢陵之戰

182楚有六間

183巢車對答

185好整以暇

187魏錡射月

188楚軍夜遁

191第六章從悼公複霸到第二次弭兵會盟

193第一節複霸戰畧

194鞏固宋盟

195安撫魯國

197脅齊入盟

199吳入夏盟

201魏絳和戎

205第二節疲楚複霸

205服鄭安陳

208鄭人背盟

209無信之盟

211戰時經濟

214鄭國盜亂

216蕭魚之盟

219第三節晋齊爭鋒

219遷延之役

222梁之會

224湛阪之戰

225荀偃夢訟

227平陰之戰

229齊國內爭

230齊人伐晋

232崔杼弑君

234第四節弭兵終戰

234重建互信

237康王治政

239楚才晋用

240齊集商丘

242晋楚爭盟

244未來可憂

247附錄

第三册晉國600年3:封建危機的形成與爆發

001第一章嬴姓趙氏在晉國的興起

003第一節趙氏孤兒

003故事緣起

005天不絕趙

006捨生取義

007離合悲歡

009事件溯源

012第二節冬日之日

012趙氏族源

014仕晋歷程

016結好先氏

018扶助郤氏

020施恩韓氏

021拔擢陽氏

024第三節夏日之日

024軍功階層

027趙盾秉政

029荀氏簡史

031比而不黨

033諸浮會議

035計賺士會

039第二章世卿世祿制的形成與危機

041第一節趙盾弑君

041宮廷夜宴

043董狐直筆

045弑君有理

047靈公不君

049諉過於君

052第二節世卿世祿

052成公歸國

054晋之亂制

056重建公族

058卿比特世襲

062第三節景公治政

063世卿危機

065賞善罰惡

067士會修法

069韜晦哲學

072執政方陣

077第三章下宮之役探微

079第一節趙氏內憂

079原同屏括

080宗主之爭

083東窗事發

086第二節下宮之役

086欒書為政

088郤克之願

091遷都新田

093革弊布新

096第三節景公之死

096趙武繼祿

097甸人獻麥

099陷廁而卒

103第四章車轅之役與晉厲公之死

105第一節車轅之役

105士燮之憂

107德不配比特

110一家三卿

112獵殺三郤

114厲公之死

117第二節三郤之罪

117伯宗之死

119趙文子冠

120悲情管薑

122郤犨亂魯

125第三節大預言家

125勇而知禮

127民惡其上

129佻天不祥

130觀容知心

133第四節內亂之源

133姑成家父

135多怨有庸

136族大逼君

138制度之困

143第五章晉國諸卿利益格局重組

145第一節悼公新政

145先聲奪人

148整飭卿制

151起用舊族

152修法論禮

155第二節世卿聯盟

155刑善禮讓

157祁姓範氏

161姬姓荀氏

164第三節新貴聯盟

164司馬韓厥

167公族穆子

169韓起之謀

171第四節互助聯盟

171公族欒氏

173四處樹敵

175知過不隱

177姬姓魏氏

181第五節危機將至

181周禮悖論

183衛人出君

185世家紛起

189第六章封建制危機全面爆發

191第一節公族之觴

191眾附親離

194士匄其人

195去枝絕本

198安全聲明

200禁錮欒氏

203第二節固宮之役

203欒盈奔齊

206欒盈歸晋

208拼死一搏

210死而不朽

213第三節晋君少安

213好營重賦

217好色荒淫

218靡靡之音

221好音窮身

224樂聖師曠

228第四節大夫多求

228以樂慆憂

231公室將卑

233古之遺直

235君子之交

238晋政多門

241司馬叔齊

244第五節英雄遲暮

244九原問答

246往者可追

248不復此樂

252朝不及夕

254良臣將死

257附錄

第四册晉國600年4:霸業秩序的消亡與重生

001第一章 晉國霸業的衰落

003第一節尋盟之會

003韓起出使

006鄭人朝楚

008祓殯而襚

011東虢之會

013當璧猶在

015穆叔敬命

017令尹為王

020第二節晋政多門

020韓起憂貧

023貪婪正卿

025晋齊聯姻

027歸戚於衛

029魯莒糾紛

032第三節諸侯皆貳

032征朝不時

034平公之喪

035與君代興

036平丘會盟

038叔魚之謀

041公室將卑

043第二章 霸業秩序的合法性危機

045第一節楚國內亂

045申地之會

048韓起使楚

051楚王宏志

053伐滅陳蔡

055蔡公之亂

057楚不為患

059第二節無伯之害

059魯邾糾紛

062不以貨免

064三桓出君

066天之弃魯

068寄居乾侯

070客死異鄉

073第三節霸政危機

073東西二王

075黃父之會

077討晋檄文

079晋為不道

081召陵之會

084吳軍入郢

086方城之戰

088盛極而衰

091第三章 六卿瓜分公室與對外擴張的狂潮

093第一節荀吳伐狄

093毀車為行

095五伐鮮虞

098鼓國歸屬

100陸渾歸晋

103第二節公族枝葉

103祁氏之難

105巫臣之女

107顛倒黑白

109枝葉凋零

111舉不失親

114第三節新鄭之行

114韓起訪鄭

117詩以言志

119晋主大夏

121明君賢相

123第四節反晋聯盟

123虛與委蛇

125鄭國叛晋

127衛國叛晋

130魯國叛晋

131宋國叛晋

135第四章 霸業秩序的最終消亡

137第一節六卿關係圖譜

137邯鄲叛趙

140新舊對立

142新老更替

144泛新聯盟

147逼反邯鄲

150第二節季世藥方

150子產刑書

153鄧析竹刑

154晋作刑鼎

157履畝而征

159縣郡體制

161第三節東陽內亂

161肇亂之端

162戰畧相持

164戰畧轉折

166鐵丘之戰

169物傷其類

171戰畧反攻

172戰畧收官

175第四節霸業終章

175吳王爭霸

178黃池會盟

181越王爭霸

183第五章晉國歷史的終結

185第一節晉陽之戰

185索地風波

188明謀定策

191晉陽圍城

193二主必叛

195三分智氏

198第二節歷史迷霧

198心佷敗國

200斬岸堙溪

201謀衛伐鄭

203多陵人者

205常山寶符

209舉賢納諫

213才德之論

215智瑤其人

216俠士豫讓

219豫讓之死

221成王敗寇

224第三節戰爭複盤

224待解之謎

226先發制人

230以小博大

233戰畧之選

237第四節桐葉凋零

237晋君傳承

239魏國霸業

242鄭國覆亡

245趙國內亂

248趙氏謎團

250三晋伐齊

252長城之戰

254三晋封侯

256兄弟離心

259聯盟瓦解

262晋宗覆滅

265第六章 霸業秩序的興與滅

267第一節先秦的天下觀

267霸業緣起

270政治聯盟

273禮崩樂壞

276文化危機

280第二節霸業形成機制

280上下求索

283秩序重建

286尊王攘夷

289分灾救患

292定紛止爭

295第三節晉國霸業的基石

295定義霸主

298地緣優勢

300人才優勢

303第四節霸業衰亡路線圖

303諸侯懈怠

305兩相敷衍

305眾叛親離

307聯盟解體

308文化融合

311霸政餘韻

315附錄

東方書院后.png

10001.jpg

【晉國600年】(百代皆行秦制,秦制乃自晋來)
NT$12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