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三千年前的“雙城記”:【從“三星堆”到“金沙城”】(上册亞歐大陸無疆、下册巴蜀相向而行)
三千年前的“雙城記”:【從“三星堆”到“金沙城”】(上册亞歐大陸無疆、下册巴蜀相向而行)

三千年前的“雙城記”:【從“三星堆”到“金沙城”】(上册亞歐大陸無疆、下册巴蜀相向而行)

NT$1500NT$1999
已售:226

在“歷史還原”的方法論上,跨界研究古蜀文化與巴渝文化的“一方之情”,首次系統再現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上演繹的三星堆“首都”、金沙城“副都”的“雙城記”故事。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0.jpg详情-01.jpg

三千年前的“雙城記”:【從“三星堆”到“金沙城”】

內容簡介

這是一套關於成都的歷史文化精品叢書,分為上下册。 上册引進環境史學,在“歷史還原”的方法論上,跨界研究古蜀文化與巴渝文化的“一方之情”,首次系統再現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上演繹的三星堆“首都”、金沙城“副都”的“雙城記”故事。 本册講述三星堆、金沙城,並存交錯超過200年的歷史,它們既是世界青銅文明的朝聖中心,也是“大國工匠”的發源地,更是四川向世界貢獻的物質、精神雙向財富。 比如青銅神樹、太陽神鳥等,就是代表中國青銅文明獨具特色的巔峰之作。 出土的珍貴的國寶,喚起人們對古老文明的神往與好奇,記錄著人類族群、民族國家的過往。 “古成都人”輝煌的“證物”,訴說著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文化根脈; 開放、包容的特性,給“成渝雙城”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力支撐。

下册講述荊楚文化、中原文化……順著江流河谷、嶺壑棧道,先後匯入四川盆地,與巴蜀固有的文化交融、碰撞,共同在封閉的地勢環境中,“逆反”地呈現出文化多元、立體薈萃的景象,並延展到長江中下游的荊楚文化、良渚文化,重點記敘金沙城向“首都”轉換中的“中國故事”與“成都創造”, 既是成渝雙城在上古時期的原態再現,又展現著中華文明的博大胸懷。

作者簡介

易旭東,知名學者型紀實作家,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特聘資深研究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

資深媒體人,曾在多家報紙任副總編輯,天府文化學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學者。 在國內外報刊發表紀實作品650萬字,50多篇作品獲各種獎項,300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等權威文摘報刊選集出版,收入文庫。

《成都傳: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上下册)》於2022年3月出版、發行。

首届李劼人文學獎得主。 20世紀90年代曾獲全國工人報刊優秀總編輯獎。

目錄

上册

第一章詩和遠方就在金沙

“兄弟分家”儀式盛大而淒涼……………………003

都城規劃“象天法地”……………………………016

三星堆人戴耳環、吃火鍋、喝小酒……………029

“天下之中”的向心力……………………………041

千年“遊子”帶回先進文明……………………053

文字可能在被燒毀的絲綢上…………………065

第二章八百年的寶墩文明

不斷地遷徙,足迹幾乎踏遍成都平原…………081

都江堰水利工程智慧的“原版”…………093

“因天時就地利”的營城理念…………103

遇到愛情,“蓉漂”鄉村遊的轉彎之處……113

“農耕女神”驚豔時光,溫柔歲月…………125

第三章從“首都”到“副都”

“公園都市”的三千年留影………………………141

廢棄“舊都”,來到“新都”……………………154

以太陽神崇拜為主神崇拜………………………166

溝通天地,對話神靈的希冀……………………178

將翱翔太空的美夢寄託在神鳥上………………189

第四章世界青銅文明體系

青銅網絡與“絲綢之路”的“雙迴圈”………………205

亞歐礦產供應鏈的“回水沱”………………213

國際化的“眼睛崇拜”………………224

鞏固“內迴圈”,輸出“軟實力”………………233

三大走廊與成都平原的風雲際會………………241

長江流域史前城邦集羣日月同輝………………252

下册

第一章南方青銅交通網絡

建起國家交通的“中軸線”………………………003

精湛的青銅鑄造科技影響古蜀………………015

崇尚武力的“東方的斯巴達人”…………………022

古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031

夏商周文明一直存在於成都平原…………041

第二章盤龍城與三星堆

“重工業基地”的指揮部…………………………051

“模範夫妻』興“龍城”…………………………061

武漢與成都的“兄弟對話”………………………068

古蜀國以絲綢交換青銅原料……………………074

“天下之中”的遠程交流體系………………083

第三章“巫鹽古道”的命運

古人類文明和巫文化的發祥地…………………091

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融合統一…………………098

川鄂陝三省的古棧道網絡………………………104

巴文化與蜀文化的對撞融合…………………111

第四章文化走廊千年以降

長江中游地區進入中原文化圏…………………125

南方文明依託水路航道交融……………………130

“岐陽之搜”中落寞的“守燎”…………………136

修築用以壟斷食鹽、青銅的楚長城……………141

荊楚文化形式上命同古蜀文化…………………147

身體裏鐫刻著一段段地理傳奇………………153

第五章“連』武漢“喊』杭州

史前“上層遠距離交流網”………………………163

擁有破解上古文明歷史的魔力…………………173

一個延續近兩千年文明的現場…………………182

星空中那一顆最神秘的星辰……………………193

“雙迴圈”的天下體系……………………………201

仍是“T型經濟帶”的原點……………………206

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聖地…………………210

第六章“全域成都”公園都市

遠遠超出區域中心都市概念……………………221

“金沙人”美好而詩意的黃昏……………………232

“天上人理論”創造出的“巴蜀圖語”……………242

上古精神世界的知識圖景………………………248

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255

後記…………………………………………263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三千年前的“雙城記”:【從“三星堆”到“金沙城”】(上册亞歐大陸無疆、下册巴蜀相向而行)
NT$15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