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南京民國建築地圖】+【民國上海名人故居地圖】
【南京民國建築地圖】+【民國上海名人故居地圖】

【南京民國建築地圖】+【民國上海名人故居地圖】

NT$1600
已售:16

導覽民國時期上海名人故居,重溫老上海人物與建築的滄桑和風韻,由南京本土“地頭蛇”原創彙集南京民國建築的全部精華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2.jpg

【南京民國建築地圖】

編輯推薦

寫南京民國建築的書不少,但都是學術著作。 能讓普通人讀得進去、願意破費買下的,有幾本呢? 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來。

這本書不一樣,它是寫給你們看的。 回歸到創作的初衷,就是“情懷”+“實用”,當然還有“美”。

這本書,構思撰著角度獨到,滿滿都是乾貨,是迄今為止在南京民國建築專題旅遊方面更完整、系統、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原創精品。 南京還未曾有過真正的“民國建築遊”,打從這本書橫空出世,可能就要有了吧。 可以說,該書的問世,對南京從此開創“民國建築遊”,具有“創始”的意義。

它是迄今獨樹一幟的一部南京民國建築自助遊口袋本,不僅具備實用功能,讀者完全可以帶著這本書按圖索驥,且珍貴圖片值得收藏。

版式裝幀每一處細節都體現出當代書裝設計的水準,啞粉紙全彩印製精良,高檔皮面封面,凸顯藝術韻味。

它堪稱獨“奇書”,前人不曾寫出來過,後人還能與其比肩嗎? 恐怕很難了。

內容簡介

這部由本地達人“地頭蛇”原創的《南京民國建築地圖》,用圖文並茂的便攜口袋本的形式,彙集了南京民國建築的全部精華。

全書介紹的南京優秀民國建築多達630餘處,並將分散的民國建築串連設計成了7條完整的參觀路線,首次具備了實用功能。

書中將南京民國建築按街巷沿線門牌號碼,一個不漏地有一處講一處。 不僅提供每處建築的精確地址、背景資訊和欣賞看點,還給出了具體尋訪路徑,細緻到告知你最近的地鐵站的幾號口、如何轉彎、相距多少米,且手繪了多幅街巷小地圖,便於讀者按圖索驥。 作者還以親身經驗,給出了參觀每處建築的注意事項。

書中展示的近300處南京民國建築的精美實景照片,均由專業攝影家拍攝。 其中很多建築形象是讀者前所未見的,皆由本書首發,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

該書既是一部南京民國建築資料大全,又是一本人文旅遊的口袋本實用指南。

作者簡介

劉屹立:出版社資深編輯,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生於南京,在南京生活了近50年,是南京民國建築的深度愛好者和研究者,尋訪、記錄和拍攝了近千處南京民國建築。

徐振歐:南京人,國家高級攝影師,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熱愛生活,旅行達人,著有《開車去西藏》,由他擔任攝影的自助旅遊讀本《帶一本書去南京》至今仍長銷不衰。

目錄

來! 帶你看民國建築003

7條參觀路線示意圖008

向東第一條參觀路線011

向東第二條參觀路線052

向北參觀路線120

向西第一條參觀路線190

向西第二條參觀路線272

向西第三條參觀路線368

向南參觀路線444

致謝502

-----------------------------------------------

【民國上海名人故居地圖】

編輯推薦

1926年,豐子愷住進了永義裏27號,他的老師弘一法師雲遊至上海,來此小住,應邀為此屋手書橫匾“緣緣堂”。 從此,“緣緣堂”的名字便伴隨豐子愷一生的行踪。

1927年,茅盾在橫浜路的景雲裏寫出了他*部小說《幻滅》。

1929年,丁玲和沈從文在薩坡賽路204號辦起了《紅黑》雜誌。

1933年,魯迅從拉摩斯公寓搬至大陸新村9號,在這裡完成了《且界亭雜文》,並掩護過瞿秋白、馮雪峰等共產黨人,蕭紅亦是這裡的常客。

1944年,張愛玲住赫德路口的愛丁頓公寓,胡蘭成一次次地悄然抵達六樓的65室,緊握愛玲的雙手,兩人愛得死去活來。

1944年,錢鐘書在辣斐德路609號開始動筆寫《圍城》,1947年《圍城》出版問世後,震驚同行,引起轟動。

……

民國時期的上海名人薈萃,讓這個城市在那段蒙塵的歲月中煥發出了別樣的光彩,此書把這些名人在上海的居住軌跡串聯起來,輔以地圖,方便人們參觀遊訪,是瞭解上海、品讀上海故事的不錯選擇。

內容簡介

民國時期,眾多文化名人聚集上海,他們的身影,讓上海這座城市在那段蒙塵的歲月中煥發出了別樣的光彩。 本書介紹了魯迅、張愛玲、丁玲、艾青、豐子愷、錢鐘書等22比特文化名人在上海的生活軌跡,以他們生活過的建築為載體,串聯起一段段或慷慨、或悠閒、或悱惻、或悲凉的經年舊事。 每位名人的的篇章後面,都配有生活軌跡圖和居住地點的地圖,將22比特名人故居建築的精確地址、背景資訊和欣賞看點一一道來,還給出了具體尋訪路徑,且手繪了多幅街巷小地圖,便於讀者按圖索驥。

作者簡介

顧寒山:人稱顧公子,自由寫作者,人文風光攝影師。 酷愛民國建築與名人故居。 著有《那座城裏的舊時光》

目錄

傅雷安定坊5號,孤獨的赤子

徐匯中學念法文的少年

巴黎公寓鐵錘和棉花胎的愛情

安定坊5號孤獨的赤子

傅雷在上海的足迹

丁玲昆山花園路7號,上海一九三三

淡水路196號《紅黑》太匆匆

萬宜坊60號痛失也頻

昆山花園路7號上海一九三三

丁玲在上海的足迹

巴金武康路113號,你就永遠這樣年輕

寶山路寶光裏14號《家》的誕生

襄陽南路306弄22號《春》的續寫

從淮海坊59號到武康路113號《秋》

的創作

巴金在上海的足迹

蔡元培華山路303弄16號的學界泰斗

升平街243號先生初到上海

萬航渡路320弄筆墨紙箋,心系蒼生

靜安別墅52號書館遭焚,先生痛哭

華山路303弄16號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在上海的足迹

戴望舒永利村30號的《新詩》雜誌社

震旦大學雨巷,油紙傘

水沫書店激進的文學歲月

《新詩》雜誌社葉賽寧詩抄

戴望舒在上海的足迹

費穆樹德坊,舊時光風流雲散

樹德坊舊時光風流雲散

長江劇場花褪殘紅青杏小

費穆在上海的足迹

豐子愷陝西南路39弄93號,日月樓中日月長

立達學園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永義裏27號“緣緣堂”的故事

陝西南路39弄93號蟄居“日月樓”

豐子愷在上海的足迹

郭沫若溧陽路1269號,革命風雷激蕩

《時事新報》社“女神”引領詩壇

泰東圖書局“創造社”蜚聲文壇

多倫路201弄89號隱居歲月

溧陽路1269號革命風雷激蕩

郭沫若在上海的足迹

柯靈復興西路147號,下午4點以後會客

老西門少年和他的《時事周刊》

長樂路682弄傳奇的電影生涯

復興西路147號下午4點以後會客

柯靈在上海的足迹

魯迅大陸新村9號,俯首甘為孺子牛

景雲裏23號景雲深處是吾家

拉摩斯公寓子彈洞穿而入

大陸新村9號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在上海的足迹

錢鐘書復興中路573號的圍城歲月

光華大學青春恣意正風華

復興中路573號《圍城》歲月

錢鐘書在上海的足迹

瞿秋白東照裏12號的萍蹤俠影

彬興裏306號美人如玉劍如虹

順泰裏12號秋之白華

東照裏12號萍蹤俠影

瞿秋白在上海的足迹

柔石多倫路201弄2號,為了忘卻的紀念

公啡咖啡館為革命開個會

中華藝術大學為了忘卻的紀念

柔石在上海的足迹

邵洵美霞飛別墅,他長得像徐志摩

靜安寺路400號長得像徐志摩的“洋場闊少”

平凉路21號混迹上海文壇的“孟嘗君”

霞飛別墅轉角遇到項美麗

邵洵美在上海的足迹

沈尹默海倫路504號,縱橫書法的江湖

南昌路148弄1號“五四”詩人南下卜居

海倫路504號縱橫書法的江湖

沈尹默在上海的足迹

施蟄存愚園路1018號,老驥伏櫪

縣府路20號去鄉萬裏艱消息

惠安坊8號贏得洋場惡少名

愚園路1018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施蟄存在上海的足迹

夏衍烏魯木齊南路178號的舊夢錄

唐山路685弄42號“左翼”電影的領

軍人物

重華新邨59A從西裝革履到一身戎裝

烏魯木齊南路178號2號樓懶尋舊夢錄

夏衍在上海的足迹

葉聖陶景雲裏11號,多收了三五鬥

景雲裏11號多收了三五鬥

復興中路512號溫柔的避難所

葉聖陶在上海的足迹

艾青豐裕裏4號,我愛這土地

豐裕裏4號我愛這土地

福州路436號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艾青在上海的足迹

張愛玲常德公寓的傾城之戀

白爾登公寓傳奇

康定東路85號半生緣

常德公寓傾城之戀

張愛玲在上海的足迹

鄭振鐸高郵路5弄25號,愛書的癡人

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的得力主編

東廟弄44號“振鐸,你欠我一頓飯”

高郵路5弄25號“書就是他的命!”

鄭振鐸在上海的足迹

鄒韜奮萬宜坊54號,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申城歲月一生顛沛流離

萬宜坊54號患難餘生記

三聯書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鄒韜奮在上海的足迹

民國上海名人故居不完全名錄

著者申明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南京民國建築地圖】+【民國上海名人故居地圖】
NT$16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