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亂世出梟雄】(三卷)
【亂世出梟雄】(三卷)

【亂世出梟雄】(三卷)

NT$1500
已售:24

言必有典,說必有據一部比《三國全史》更全面的三國歷史


東方書院前.png

1.jpg

【亂世出梟雄】(三卷)


編輯推薦

宣傳語:言必有典,說必有據

一部比《三國全史》更全面的三國歷史

讀三國經典,學會聯合的生存智慧與抗爭的人生謀略。

讀三國經典,掌握內部經營的措施與外部取捨的策略。

虛與實:你知道的三國可能只有七分虛構,三分真實。 而本書忠實於正史。

分與合:體現中華民族大一統的集體意識。

同與异:曹魏重才,蜀漢重德,孫吳重勇。

形與勢:曹魏占天時,孫吳占地利,蜀漢占人和。

戰與和:統一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由誰來統一有分歧。

成與敗:不以出身論英雄,不以敵我論英雄。

仇與恨:沒有私仇,只有國恨。

家與國:一群親戚在打架。

1.文史學者、暢銷書作家30年研究三國的精品力作。 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 南門太守縱論三國天下大事,細品英雄是非功過,總結成敗得失。

2.曹操:贅閹遺醜,卻能奠定曹魏帝國,其闊可鑒。

劉備:織席販履,卻能終成蜀漢帝業,其韌可學。

孫權:孤幼小兒,卻能獨撐江東霸圖,其謀可資。

諸葛亮:南陽布衣,卻能三分天下,鼎立而存,其智可用。

3.撕碎艺文杜撰的虛假面孔,挖掘三國歷史中的真相。 呂布為什麼願意投靠董卓,是什麼條件使其動心? 赤壁之戰真的是一場大戰嗎?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諸葛亮,還是孫權? 歷史上真的有空城計嗎?

4.英雄、梟雄、奸雄、小人物,還有女性,性格與命運詳細解析; 興衰成敗,脈絡清楚; 點評犀利,借古鑒今; 引證淵博、考據嚴苛、語言幽默,通俗易懂,具有可讀性。

5.看三國,能清醒剖析古今官場、職場、情場,勘透人間千百種冷暖世情。

內容簡介

第一部

三國人物逆襲記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弄權,黃巾赤地。 亂世之下,群雄並起,梟雄輩出,何進在前,董卓繼後,袁紹相接,曹操崛起,呂布揚聲,劉備傳名,孫堅征伐,孫策東還,孫權霸圖,孔明躬耕,進獻良策。

群雄並逐,梟雄相爭,亂世之中,中原大地湧現出許多逆襲傳奇的人物,其中最為突出的有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司馬懿等。

曹操,原本為宦官之後,其貌短醜,但憑藉“唯才是舉”的人才方略,廣收天下英才,武將如林,謀士成群,最終統一北方。 雖南征敗還,然關中得手,又聯吳伐蜀,奠定了曹魏帝國。

劉備,本是一個沒落宗親,以販履織席為生,然而憑藉以人為本,廣收天下之心,義結關羽、張飛,任用趙雲、黃忠、馬超等忠勇之士,南征北戰,立足荊州,西圖巴蜀,終成蜀漢大業。

孫權,七歲而孤,十八歲掌權,文用張昭、魯肅,武用周瑜、陸遜,聯蜀抗魏,借魏伐蜀,後又盟蜀圖存。 在三國之中,成為存續時間最久的一國,成就江東基業。

諸葛亮,南陽布衣,躬耕隴畝,而計分天下,聯吳抗曹,西圖荊益,三出祁山,五伐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成一代賢良,成為歷代知識份子的楷模。

司馬懿,本欲歸隱,在曹操強征下不得已而出仕,然仕而不用,且數度被奪,仍“忍不可忍”,一朝奮發,開創新格局,終為“三家歸晋”奠定基礎,成為西晋帝國的奠基人。

第二部

三國人物征戰記

三國亂世,戰火紛飛,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征伐不斷。

先有黃巾起義,後有董卓霸京,呂布與丁原反目。

接著,關東聯軍反董卓,曹操起兵己吾,董卓與呂布成仇,李傕、郭汜、樊稠割據西凉,孫策席捲江東,陶謙存四戰之地,劉備得失小沛,袁紹發動官渡大戰,最後,曹操一把火燒掉了烏巢,以少勝多,統一北方。

曹操率軍越過長城險關,激戰白狼山,穩固北方局勢。

志得意滿的曹操揮師南下,赤壁之戰拉開序幕,劉備寄人籬下,孫權有累卵之危,赤壁一把火,燒遍曹軍數萬大軍,最終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退了曹操的北方大軍。

劉備與孫權瓜分了荊州,孫權固東南,劉備圖西川,戰張魯,收馬超,據益州,關羽失荊州,張飛遭橫禍,劉備執意伐東吳。

陸遜一把火,燒遍蜀漢連營數百裏,出奇制勝,保住了江東基業。 元氣大傷的劉備只好退到白帝城。 後有托孤之臣諸葛亮五伐中原。

各方廝殺,鉤心鬥角,鬥智鬥勇的背後,表面上是殺戮、權謀、算計,實際上,是百姓之苦、民生之凋、生靈之禍。

三國征戰的背後,追根溯源,求其宗旨,是三國人物身上的堂堂正氣,家國情懷,是那些英雄身上的鍥而不捨,百折不撓,捨生取義,忠貞不屈。 更是一代賢良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才是三國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第三部

三國人物統一記

三國是一個不以出身論英雄的時代,三國是一個不以敵我論英雄的時代,三國是一個不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

正所謂“亂世出梟雄”,在三國歷史上,湧現了許多傳奇人物,他們或為英雄,或稱梟雄,抑或人傑,他們有的忠勇無比,有的智力超群,有的堅守底線,有的堅持原則,有的忠貞不貳,有的執著理想。

然而,王綱解紐,天下割據,四海分裂。 亂世之苦,民不聊生; 亂世之悲,生不如死; 亂世之秋,人心思統。 每一個人都希望早日結束亂世,天下回歸大統,王綱一統,中原一主,華複一政。 為了這個理想目標,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劉備依漢統而建蜀國,江東基業更是據險而存,都為統一奮鬥終生。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國伐蜀,滅掉實力弱小的蜀漢,拉開天下一統的序幕。 司馬家族,一手遮天,篡魏立晋,六路伐吳,勢如破竹,三家歸晋,天下一統。

作者簡介

南門太守

本名陳忠海,文史學者、作家,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著歷史人物傳記9部,歷史隨筆集20餘部,散文集、詩集各1部,發表各類文章1000多篇,代表作有《三國全史》《能臣與英雄:曹操大傳》《謀局與破局:諸葛亮大傳》《曹操的孫子兵法》《曹操秘史》《三國英雄記》《三國冷知識》《建安十三年》《少年讀三國》等。

目錄

第一部三國人物逆襲記

上篇 時勢造英雄/ 001

一、曹議郎從軍記/ 002

二、一群農民的理想/ 006

三、屠戶後生當大帥/ 012

四、群雄集體登場/ 015

五、人頭堆成一座山/ 020

六、走上了新崗位/ 024

七、皇帝更任性了/ 028

八、史侯和董侯/ 031

九、一個秘密團體/ 034

十、壓向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 039

十一、皇帝的新軍/ 045

十二、拿著公款旅遊去/ 049

十三、還是實力說了算/ 054

十四、袁紹的陰謀/ 058

十五、誰是最後的王牌/ 061

十六、狗急跳牆,人急拼命/ 064

十七、强人捷足先登/ 068

十八、武夫的心理戰/ 072

十九、無法拒絕的誘惑/ 076

二十、無聊的政治秀/ 079

二十一、獨夫也有膽怯時/ 083

二十二、奉常亭外白衣會/ 086

二十三、董相國的三項特權/ 090

中篇 曹操的崛起/ 095

二十四、曹家軍誕生記/ 096

二十五、缺席的總指揮/ 100

二十六、為什麼不通知我/ 104

二十七、真正的實力派沒來/ 107

二十八、繼續潜伏在董卓身邊/ 110

二十九、最後的瘋狂/ 113

三十、白鵠救主戰汴水/ 117

三十一、胡大人發威/ 121

三十二、關東聯軍要散夥/ 125

三十三、甄官井上的五色氣/ 128

三十四、拿老領導開刀/ 132

三十五、孫堅身死峴山/ 137

三十六、嘴上是正義,背後是生意/ 140

三十七、亂世裏的窩囊人/ 144

三十八、朝廷的“下派幹部”/ 149

三十九、一個野心家/ 152

四十、三次失敗的密謀/ 155

四十一、世間其實無貂蟬/ 158

四十二、唱上一曲《董逃歌》/ 162

四十三、書生治國必誤國/ 166

四十四、亂世奇才賈文和/ 169

四十五、叟兵打開城門/ 173

四十六、成了不受歡迎的人/ 177

四十七、袁紹的界橋之戰/ 180

四十八、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183

四十九、曹操的首席智囊/ 186

五十、給老朋友上堂課/ 193

五十一、又一場滅門慘禍/ 198

五十二、找頂鋼盔戴頭上/ 203

五十三、只剩下三座孤城/ 207

五十四、曹操燒傷了左手/ 211

五十五、有人想趁火打劫/ 215

五十六、發起冬季攻勢/ 219

五十七、兩場攻城戰/ 224

下篇 天下新格局/ 230

五十八、韓遂的反間計/ 231

五十九、兩個女人鬧長安/ 235

六十、奔跑吧,皇帝/ 239

六十一、都不願意來迎駕/ 243

六十二、朝廷的生存危機/ 247

六十三、天道深遠勿多問/ 250

六十四、大司馬的愛民教育/ 256

六十五、公孫瓚的塔樓/ 260

六十六、孫吳版“隆中對”/ 264

六十七、孫策席捲江東/ 267

六十八、陶謙的臨終託付/ 271

六十九、差點兒去當漁民/ 277

七十、呂布轅門射戟/ 281

七十一、解决吃飯問題/ 284

七十二、袁紹的醋意/ 290

七十三、刻骨銘心的一戰/ 292

七十四、冒出一個偽朝廷/ 298

七十五、打起了地道戰/ 305

七十六、殺此一個失英雄/ 308

七十七、把老虎關進籠子裏/ 314

七十八、呂布被勒死了/ 318

七十九、公孫瓚的塔樓倒了/ 323

八十、袁術想喝蜂蜜水/ 327

八十一、青梅煮酒不動手/ 331

第二部三國人物征戰記

上篇 統一北方/ 001

一、五千萬買曹操的人頭/ 002

二、劉錶的心思需要猜/ 007

三、週邊的爭奪/ 010

四、一場及時的意外/ 014

五、失守兩道防線/ 017

六、虎豹騎的閃電戰/ 022

七、一比特神秘來客/ 027

八、俘虜的鼻子沒了/ 032

九、袁軍大潰敗/ 036

十、小青年挑起重擔/ 042

十一、江東的新老陣營/ 047

十二、袁氏兄弟內鬥/ 051

十三、找郭嘉走後門/ 055

十四、射向曹操的一箭/ 058

十五、只是一個小插曲/ 062

十六、給崔副州長道歉/ 066

十七、虎豹騎揚威南皮/ 070

十八、抑制豪强勢力/ 073

十九、解决並州問題/ 076

二十、終於統一了北方/ 079

二十一、一場政治風波/ 084

二十二、北方多才俊/ 087

二十三、司馬懿出仕/ 092

二十四、越過長城險關/ 094

二十五、激戰白狼山/ 100

二十六、公孫康的選擇/ 103

二十七、天妒英才郭奉孝/ 106

中篇 赤壁之戰/ 110

二十八、寄人籬下的日子/ 111

二十九、一個拼人才的時代/ 114

三十、諸葛亮的身世/ 117

三十一、諸葛亮的隆中對/ 121

三十二、孫權西征黃祖/ 124

三十三、神射手甘寧/ 127

三十四、孫權終於報了仇/ 130

三十五、劉錶憂懼而死/ 135

三十六、劉備差點被出賣/ 139

三十七、劉備脫險之謎/ 142

三十八、賈詡沒說出的話/ 145

三十九、一封恐嚇信/ 150

四十、被忽視的兵團/ 153

四十一、周瑜較起了真/ 156

四十二、只是一場遭遇戰/ 159

四十三、孫權兵圍合肥/ 162

四十四、曹將軍被驚為天人/ 165

四十五、曹軍“剿匪”專業戶/ 169

四十六、天上掉下來個孫妹妹/ 171

四十七、有人不給劉備面子/ 176

四十八、一場看不見的戰爭/ 181

四十九、馬超造反了/ 185

五十、兒媳婦的孝心/ 189

五十一、河上遇險記/ 192

五十二、貴在學以致用/ 196

五十三、臨事獨斷之權/ 200

五十四、一群小人物成大事/ 203

五十五、設立雍州刺史部/ 206

下篇 鼎足而立/ 209

五十六、劉璋坐不住了/ 210

五十七、有沒有“獻地圖”/ 213

五十八、百日涪城大會/ 215

五十八、無奈的選擇/ 217

五十九、司馬懿平定遼東/ 220

六十、魏宮裏的第二次托孤/ 223

下篇 分久必合/ 227

六十一、大將軍曹爽/ 228

六十二、從放牛娃到一代名將/ 231

六十三、兵敗儻駱道/ 234

六十四、真正的演技派/ 238

六十五、迎來決戰時刻/ 241

六十六、一場無情清算/ 245

六十七、薑維與費禕/ 248

六十八、司馬懿死了/ 251

六十九、孫權的煩惱/ 256

七十、孫權也死了/ 260

七十一、長夜裏的反抗/ 263

七十二、選叔父還是侄子/ 267

七十三、毋丘儉和文欽之叛/ 270

七十四、最後的“擁曹派”/ 274

七十五、“司馬昭之心”/ 278

七十六、薑維十一次北伐/ 282

七十七、蜀漢的滅亡/ 285

七十八、最後的忙碌/ 289

七十九、三國歸晋/ 293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亂世出梟雄】(三卷)
NT$15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