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古文辭類篹(全3冊)精裝-繁體豎排● 中華書局
古文辭類篹(全3冊)精裝-繁體豎排● 中華書局

古文辭類篹(全3冊)精裝-繁體豎排● 中華書局

NT$1700
已售:21


東方書院前.png

編輯推薦

1、「桐城三祖」之一姚鼐編選的古文選集,桐城一派的核心經典,古代文選的範例和高峰。

姚鼐與方苞、劉大櫆並稱「桐城三祖」,是桐城派至為重要的代表人物。《古文辭類篹》由姚鼐編選,選文精到,被張之洞《書目答問》譽為「最古雅有法」的三種選本之一。《古文辭類篹》是曾國藩畢生鍾愛和立志精通的書籍:「余於四書五經之外,最好《史記》《漢書》《莊子》《韓文》四種……又好《通鑒》《文選》及姚惜抱所選《古文辭類纂》、余所選《十八家詩抄》四種,共不過十餘種。早歲篤志為學,恆思將此十餘書貫串精通,略作札記,仿顧亭林、王懷祖之法。」它也是文學大家錢鍾書年少時學習古文的讀物:「餘十六歲與從弟鍾韓自蘇州一美國教會中學返家度暑假,先君適自北京歸,命同為文課,乃得知《古文辭類纂》《駢體文鈔》《十八家詩鈔》等書。」

2、市面上唯一保留了姚鼐全部圈點評語的版本,完整呈現出《古文辭類篹》的原貌,體現了「桐城派」的文學理念。

姚鼐圈點的《古文辭類篹》,是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治學之路中的一部重要典籍:「我此時並讀《古文辭類纂》和王先謙的《續古文辭類纂》,對於其圈點,相契甚深。我於古文,雖未致力,然亦略知門徑,其根基實植於十五歲、十六歲兩年讀此數書時。所以我覺得要治古典主義文學的人,對於前人良好的圈點,是相需頗殷的。」《古文辭類篹》的圈點評語包括篇題圈點、文內圈點、文內評註三種。篇題圈點反映了姚鼐對該篇文章的總體性衡量與評級,總體而言,圈數越多,代表姚鼐認為此文越高妙。文內圈點標識出文章中或能給人智識的啟發、或能帶來審美的愉悅的片段。文內評註大多是藝術鑒賞性質的文字,部分也涉及考證、校勘。

3、所選文章與現今語文教材多篇契合,適合作為大眾讀者學習古文的進階讀物。

中學語文教材收錄的柳宗元《小石潭記》、諸葛亮《出師表》、韓愈《師說》、蘇軾《赤壁賦》、蘇洵《六國論》、司馬遷《報任安書》等中學生必讀名家名作,同樣也為姚鼐所選,編入《古文辭類篹》中。對於中學生來說,《古文辭類篹》可作為學習古文的課外補充讀物;對於古文愛好者來說,與《古文觀止》相比,《古文辭類篹》可視為更廣泛、深入了解研讀古文的進階讀物。

內容簡介

《古文辭類篹》一書,由「桐城派」大成人物姚鼐編選。本書按文體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等13類,在每類之下說明文體源流;共選文719篇,大都附有精彩評點。本書是直接體現「桐城派」創作觀的名著,與方苞、劉大櫆、姚鼐等人的文集一起,是「桐城派」的核心經典,編選精到、廣為流行、具有總結性質,可以稱為古代文選的範例和高峰,與《駢體文鈔》《七十家賦鈔》被張之洞《書目答問》譽為「最古雅有法」的三種選本,數百年來影響巨大。

本書以李承淵求要堂本為底本,此本已經過李承淵和蕭穆、吳汝綸等晚清學者以康本和吳本對照校勘,文字上較為完善;且保留了姚鼐的全部評語和圈點,呈現了《古文辭類篹》的本真全貌,便於讀者了解桐城義法。

圖書目錄

前言

古文辭類篹序目

校栞古文辭類篹後序

康刻古文辭類篹後序

吳刻古文辭類篹序

論辨類一 古文辭類篹一

賈生過秦論三首

太史公談論六家要指

論辨類二 古文辭類篹二

韓退之原道

韓退之原性

韓退之原毀

…………

…………

古文辭類篹校勘記

附錄一 姚惜抱先生年譜

附錄二 姚鼐傳記資料

附錄三 諸家序跋

作者簡介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三祖」。一生勤於文章,詩文雙絕,書藝亦佳。著有《惜抱軒文集》16卷、《文後集》12卷、《惜抱軒詩集》10卷、《筆記》10卷、《尺牘》10卷、《九經說》19卷、《三傳補註》3卷、《五七言今體詩鈔》18卷,輯成《古文辭類纂》74卷。

黃鳴,武漢大學古代文學碩士,復旦大學古代文學博士。現為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文學史料學會民族史料分會副秘書長,中國地質學會徐霞客研究分會理事。

內容簡介:

    《古文觀止》是歷代漢民族散文總集。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吳興祚審定。 《古文觀止(上下)》收錄了我國古代上起東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雖比較一些選本所選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輕其所輕,故《古文觀止》問世至今300年來風行不衰,是清代以來流傳廣泛影響大的散文選本。 「觀止」二字出左傳,意謂:讀了這些盡美盡善的文章,別的文章就用不著去讀了。

作者簡介:

吳楚材(1655~?),名乘權,字子輿,號楚材,浙江清山陰州山(今紹興)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16歲時,患足疾,一病數年,仍手不釋卷。疾愈,學問大進,在家設館授徒。曾多次應考,但屢試不中。

  族伯吳興祚時任福建巡撫,楚材24歲時投奔門下,受到器重,除公案書記之外,為其子伴讀。興祚謂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尤好讀經史,於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後興祚為兩廣總督,隨之同往廣州。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與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共12卷,收錄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為主,間收駢文。繁簡適中,體例周密,選材得當,每篇末加簡要評註,為舊時文學啟蒙讀本,流傳甚廣。 除《古文觀止》外,楚材又編成《綱鑒易知錄》一書,為舊時初級歷史課本,與《古文觀止》同樣廣泛流行。

  吳調侯,為清朝康熙年間人,籍貫屬紹興府山陰縣。與其叔吳楚材二人均飽覽經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沒民間;都長期從事私塾教學,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名後世。

目  錄:

古文觀止目錄

卷之一

  鄭伯件克段子

  周鄭交質

  石厝

  諫寵州吁

  藏僖伯諫觀魚

  鄭壯公戒*守臣

  藏哀諫納郜鼎

  季梁諫楚師

  曹劌論戰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宮之奇諫假道

  齊桓下拜受胙

  子魚論戰

  寺人披見文公

  介之推不言祿

  燭之武退秦師

  騫叔哭師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古文辭類篹(全3冊)精裝-繁體豎排● 中華書局
NT$17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