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從事能源研究33年,是中國石油研究領域的**專家,具有**話語權。 本書是對中國石油領域發展的全面梳理和展望,堪稱中國版的《獎賞》。
【石油的時代】(套裝全2册)
編輯推薦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從事能源研究33年,是中國石油研究領域的**專家,具有**話語權。 本書是對中國石油領域發展的全面梳理和展望,堪稱中國版的《獎賞》。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册,其中上册主要從中國學者角度追溯石油產業的興起,包括洛克菲勒到石油“七姐妹”,再到拉美和中東石油的發展,重點回顧石油能源是如何在世界舞臺崛起,成為一種國際政治經濟博弈的重要支點。 下册主要從國際政治與經濟局勢的變化對石油產業發展的影響寫起,通過回顧全球政治局勢的波動,突出反映了國家政治與經濟的態勢受到石油產業的牽制,同時又能够對石油產業的發展起到反作用。 囙此,政治與石油,權力與金錢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除此之外,主要展望全球石油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尤其是對中國石油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幾個方面的趨勢。 其中,對新能源興起與發展管道的展望是具有全新獨特性的。
作者簡介
王能全,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從事國際能源和石油瓦斯問題的觀察、實踐和研究33年。 多年來,參與國家石油瓦斯行業規劃起草、能源政策的分析和研究,重大石油化工項目的諮詢和評估,國家石油儲備的研究、建設和管理等工作。
目錄
自序
第1章吸引目光的傷心話題
第2章從洛克菲勒到“七姊妹”
第3章石油輸出國組織登上國際石油舞臺
第4章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
第5章1986年的油價暴跌和20世紀90年代的低油價
第6章2001—2017年國際石油價格的輪回
第7章2001—2017年的石油與國際重大事件
第8章中國成為國際石油市場至關重要的力量
第9章兩次油價輪回是國際石油形勢大動盪的突出表現
第10章供需結構主導了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
第11章市場參與結構制導了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
第12章交易方式結構引導了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
第13章石油市場是一個近乎完全競爭的市場
第14章週期性波動是未來國際石油市場的常態
第15章石油與我國的經濟、安全和外交
後記
注釋
精彩書摘
第一章吸引目光的傷心話題
一、石油過去和現在都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
對比拙作《石油與當代國際經濟政治》25年前出版時和25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沒有改變的事實和現實是,石油在地區衝突和戰爭、大國間政治經濟關係、大國自身的國內經濟政策、國家間外交等諸多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石油與海灣危機和第一次海灣戰爭
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海灣危機和由此引發的第一次海灣戰爭。 1991年1月17日晨,以美國為首的28國聯軍發動了對伊拉克的進攻,歷時5個多月,自1990年8月2日以來成為世界頭條新聞的海灣危機終於演變為一場大戰。 在從危機演變為戰爭的這5個多月時間裏,世界各國的各色人物,從政治家、戰略家、外交家到學者,或發表談話或撰文,對這一事件做了詳盡的討論。 在談到這場危機的原因時,全世界基本上驚人地一致認為海灣危機是因石油而發。 如1990年8月13日,美國《紐約時報》通過電話採訪亨利? 基辛格、詹姆斯? 施萊辛格和傑西? 傑克遜等10比特名人,他們一致認為“海灣關係到美國的切身利益……首先是保衛石油”。 這次被採訪的另一個人、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委員帕特裏德? 施羅德更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們在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主要利益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兩個字:石油。石油,石油,還是石油。” 11990年8月16日,茲比格涅夫? 布熱津斯基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一篇題為《美國在海灣的真正利益》的文章,認為“美國在科威特危機中的真正至關重要的利益是確保波斯灣是工業化西方定價合理的石油的安全而穩定的源泉”,“比較直率地說,保證石油運輸的暢通無阻最終是美國必須履行的責任”。 2美國前總統布希在1990年8月8日就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兵而向全國發表的講話中說:“我國消費的石油中有一半來自進口,現在可能面臨對我國經濟獨立的重大威脅。” 3從這些著名人士的講話中可以看出,令人矚目的海灣危機和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石油是一切問題的中心,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石油成為這場被人們稱為“冷戰”後第一場危機的中心,是由其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海灣石油在世界石油市場和能源供應中的地位,以及海灣危機和第一次海灣戰爭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决定的。
25年後,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期間,多次發表講話稱,美國應該攫取伊拉克的石油資源,以彌補美軍在戰爭中的損耗。 2017年1月21日,在其上任後的第二天,特朗普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發表講話時宣稱,美國“應該佔有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戰利品屬於獲勝者”,“不過沒關係,或許還有機會”。 2017年2月20日,曾指揮部隊參與過第一次海灣戰爭和第二次海灣戰爭的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 馬蒂斯突訪伊拉克時表示,美軍來到伊拉克不是為了攫取石油資源,一直以來,美國都在為進口到國內的石油和瓦斯支付相應的費用,未來也會繼續這樣做。 4馬蒂斯的這番講話,被媒體認為是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相關言論“和稀泥”,也引來了美國是“活雷鋒”的調侃。 5
(二)石油在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關係中的重要作用
2017年3月15—18日,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 本? 阿蔔杜勒–阿齊茲? 6會談後,兩國元首見證了經貿、能源、產能等領域雙邊合作檔案的簽署,這些協定的總價值為650億美元。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能源合作仍將是世界頭號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與世界頭號進口國中國之間關係的基石,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訪問中國的主要目的,是“深化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之間的經濟關係”, “沙烏地阿拉伯正在與中國最大的三家國有石油公司合作,尋求新增對華原油出口。中國現時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市場,去年沙烏地阿拉伯在中國市場上的一些份額被俄羅斯搶走”。 7在到訪中國之前,沙烏地阿拉伯代表團先後訪問了印尼和日本,這次亞洲巡訪的時間為時約一個月,其主要目的就是“鞏固沙烏地阿拉伯作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的地位”。
NT$1950
酒莊:【葡萄酒酒莊規劃設計與創業】(精裝大本)
NT$1680
【風險投資史】+【風險投資交易】
NT$1499
金融的秘密:【一部瑞士金融史】
NT$1750
【房地產大趨勢】+【全球房地產】+【構建不動產金融大循環】
NT$2550
【現代美國的起源】+【美聯儲的起源】+【美國貨幣和銀行史】+【美國大蕭條】
NT$2250
【美國金融體系】+【美聯儲主席全傳】+【美聯儲】+【英格蘭銀行】
NT$1800
【美國金融史】(全6卷)
NT$2800
【股海揚帆】
NT$2550
CFA協會投資系列:【量化投資分析】+【固定收益證券分析】+【股權估值:原理、方法與案例】(全新塑封三冊)
NT$2100
【經濟解釋】 (五卷本)
NT$1799
2024重磅出版:【美國經濟之辯1932-1972】(全套兩册)
NT$2350
【牛津和平經濟學手册】[美]蜜雪兒·R. 加芬克爾[美]斯特吉奧斯·什卡佩爾達斯
NT$2250
【全球航空業】(第2版)
NT$1499
迷失的盛宴:【中國商業保險史:1919—2023】(上下卷)
NT$1650
【國家的啟蒙+國家的歧路+國家的重生】(日本三部曲)
NT$2650
危機與秩序:【全球轉型下的俄羅*對外關係】(上中下)
NT$1850
【美國官*體制】(精裝)
NT$1299
10月重磅新品:日本蠟燭圖科技【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盈利策略+現代指南】(新版)
NT$1850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第10版)+【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行為的關鍵】(第11版)
NT$2000
【證券市場技術指標百科大全】(原著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