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基於整骨醫學的內臟手法治療學】+【內臟軀體功能評估與解剖學分析】
【基於整骨醫學的內臟手法治療學】+【內臟軀體功能評估與解剖學分析】

【基於整骨醫學的內臟手法治療學】+【內臟軀體功能評估與解剖學分析】

NT$2450
已售:239

內臟手法治療、器官筋膜治療、迴圈科技反射點治療、肝臟膽囊胃十二指腸脾臟胰腺腹膜空腸回等器官整骨學


東方書院前.png

1702456974905418.jpg

1702456974543699.jpg

【基於整骨醫學的內臟手法治療學】

內容簡介

由歐洲最著名的整骨專家編寫,闡述了如何成功應用4種常見手法來治療臟腑疾病。

本書首先概述了整骨醫生診斷和治療的基本原則和科技,如Barral的內臟手法,Finet和Williame的器官筋膜治療方法,Kuchera的迴圈科技,以及Chapman的反射點治療。 然介紹了器官組織,涉及整骨方法和治療科技的動作照片,以及解剖學、生理學和病理學相關的一些資訊。

目錄

第1篇 理論基礎與科技篇

第1章 Barral內臟手法治療

第2章 Finet-Williame器官筋膜治療

第3章 Kuchera迴圈科技

第4章 Chapman反射點治療

第2篇 器官整骨學篇

第5章 肝臟

第6章 月旦囊

第7章 胃

第8章 十二指腸

第9章 脾臟

第10章 胰腺

第11章 腹膜

第12章 空腸和回腸

第13章 結腸

第14章 腎臟

第15章 膀胱

第16章 子宮/輸卵管/卵巢

第17章 胸腔

索引

--------------------------------

主图-01.jpg

“有術無道,止於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 本書的覈心是通過講解神經反射來分析內臟-軀體功能,把“道”講清楚。 先介紹一個本書中最重要的一個神經(迷走神經)及其神經反射(迷走神經反射)。

一、迷走神經要點

神經反射(炎症反射)是迷走神經調節免疫功能和抑制過度促炎細胞因數產生的一種生理機制

迷走神經訊號在攝食行為和代謝穩態的調節中具有重要作用

肥胖中代謝和免疫調節的破壞會導致炎症,炎症介導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展,以及其他使人衰弱和危及生命的疾病

神經反射(炎症反射)傳出支膽鹼能訊號的啟動可減輕肥胖相關的炎症和代謝紊亂

神經反射(炎症反射)可以潜在地用於治療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和其他由肥胖引起的疾病

二、迷走神經與炎症反射概述

迷走神經在調節代謝穩態中具有重要作用,迷走神經傳出神經介導的膽鹼能訊號通過炎症反射(屬於神經反射)控制免疫功能和促炎反應。 肥胖的代謝和免疫功能失調與慢性炎症有關,慢性炎症是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發病的關鍵步驟。

迷走神經(顱神經X)是自主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的主要神經。 迷走神經通過控制心率、胃腸運動和分泌、胰腺內分泌和外分泌、肝臟葡萄糖的產生和其他內臟功能來調節代謝穩態。 此外,迷走神經是神經反射機制(炎症反射)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病原體入侵和組織損傷期間控制先天免疫反應和炎症。

由免疫和代謝失調引起的慢性炎症是肥胖患者的一個特徵,與胰島素抵抗和其他代謝併發症有因果關係。 有報導稱,肥胖導致迷走神經活動减少。 炎症因數刺激到迷走神經感覺神經末梢,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引起迷走神經膽鹼能纖維啟動(炎症反射),可抑制肥胖相關炎症並逆轉代謝併發症。 這些發現提出了一種有趣的可能性,即迷走神經介導的訊號調節异常可能是肥胖及其相關併發症的致病因素(圖1)。

1702457331303439.png

三、迷走神經反射(炎症反射)

概述

免疫系統和大腦之間的交流對控制炎症至關重要。 炎症反射是一種中樞綜合的生理機制,其中傳入的迷走神經訊號由細胞因數或病原體衍生產物啟動,在功能上與迷走神經傳出神經介導的輸出有關,以調節促炎細胞因數的產生和炎症(圖1)。 這種炎症反射的缺失——由神經損傷或基本成分的基因消融引起——導致過度的先天免疫反應和細胞因數毒性。

通路詳解

1702457331303439.png


圖1迷走神經反射(炎症反射)

圖1顯示:當細菌、病毒和組織損傷啟動巨噬細胞和其他免疫細胞時,會釋放炎症介質,如細胞因數,然後通過迷走神經的感覺纖維(紅色)檢測到這些介質。 腦幹中的神經核團(NTS、AP、DMN、NA)和更高的前腦區域(未顯示)之間的神經元連接綜合了傳入訊號和傳出迷走神經(藍色)介導的免疫調節輸出。 迷走神經膽鹼能傳出支輸出到脾臟、肝臟和胃腸道(藍色)調節免疫啟動並抑制(紅色虛線)促炎細胞因數的釋放。

1702457379352784.png

圖2迷走神經傳出神經活動

圖2顯示:迷走神經傳出神經活動可轉化為兒茶酚胺介導的活化脾臟中T細胞來源的乙醯膽鹼釋放,以及其他器官的迷走神經傳出神經末梢直接釋放乙醯膽鹼(ACH)。 乙醯膽鹼(ACH)通過NF- κ B和jak2-stat3抑制巨噬細胞和其他免疫細胞的促炎細胞因數的釋放

四、迷走神經反射(炎症反射)與代謝

1702457423553361.png


圖4基於膽鹼能的治療肥胖症的可能療法

圖4顯示:膽鹼能藥物在啟動動物炎症反射調節機制方面的功效表明了開發新的人類治療方法的基本原理。 膽鹼能療法和迷走神經刺激可以選擇性地控制免疫和代謝途徑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迷走神經刺激的的方法

1根據迷走神經的走行,直接刺激神經

A頸動脈三角

在頸動脈三角區域觸診檢查,兩邊加以比較,若有敏感部位需進行手法或針刺治療(圖5)

5.png

B喉上神經

治療者坐在患者的頭側,將患者的頭稍往對側旋轉,治療師一個拇指將舌骨推向患側,另一隻手的示指沿著舌骨大角,在甲狀舌骨區尋找喉上神經內支。 若有明顯壓痛則需手法或針刺治療(圖5和6)

6.png

C手法處理迷走神經支配的腹腔內臟(圖7)

7.png

2根據內臟-軀體反射,確定迷走神經外周的反射區

由於迷走神經的傳入神經纖維有終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並下達至頸2節的後柱,囙此刺激迷走神經纖維引起的皮膚過敏區,在三叉神經的面部分佈區和頸2皮節區。 所以,可以刺激三叉神經的支配區(面部和發部前方的皮膚、筋膜和咀嚼肌),頸神經C1支配區(枕下肌群、頦舌肌、甲狀舌骨肌;顱骨骨膜),頸神經C2支配區(胸鎖乳突肌、頭和頸長肌、頭前直肌;枕部、耳郭後部、頦下部、下頜角及其下方的皮膚;枕骨骨膜), 通過軀體-內臟反射來調節迷走神經的功能。

3根據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互動抑制作用,確定迷走神經的間接反射區。

舉例:胃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支配。 交感神經主要來自脊髓T5~T12,可引起血管收縮、抑制胃蠕動、促進幽門括約肌收縮。 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經來自迷走神經,可促進胃黏膜的分泌,還可引起胃肌系統的運動。 它還在胃排空過程中對幽門括約肌的協調鬆弛起作用。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互動抑制作用,囙此,若刺激到胃的交感神經,也會間接通過神經反射影響的胃的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其中,胃的交感神經外周反射區:T5~T12之間的豎脊肌、多裂肌、迴旋肌和筋膜以及皮膚; 第5~12肋間肌、第5~12肋間的筋膜和皮膚; 腹肌和腹部皮膚。

8.png

【內臟軀體功能評估與解剖學分析】

详情-01 (2).jpg详情-01 (3).jpg

详情-01 (1).jpg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基於整骨醫學的內臟手法治療學】+【內臟軀體功能評估與解剖學分析】
NT$24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