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數學思想1】
內容簡介
《古今數學思想》是數學史的經典名著,初版以來其影響力一直長盛不衰。 著作可謂博大精深,洋洋百萬餘言,闡述了從古代直到20世紀頭幾十年中的數學創造和發展,特別著重於主流數學的工作。 大量*手資料的旁徵博引,非常全面地提及各個歷史時期的數學家特別是著名數學家的貢獻,是全書的一大特色。 本書所關心的還有:對數學本身的看法,不同時期中這種看法的改變,以及數學家對於他們自己成就的理解。 本書體現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作者簡介
莫裏斯·克萊因(Morris Kline,1908—1992),美國著名應用數學家、數學史家、數學教育家、數學哲學家和應用物理學家。 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教授和榮譽退休教授。 他曾在該所主持一個電磁學研究部門達20年之久。 克萊因的著作很多,包括《數學:確定性的喪失》和《數學與知識的探求》等,《古今數學思想》是他的代表作。
譯者主要為北大數學系教授,其中包括江澤涵、薑伯駒、程民德、張恭慶等院士。
目錄
第1章美索不達米亞的數學
第2章埃及的數學
第3章古典希臘數學的產生
第4章歐幾裡得和阿波羅尼斯
第5章希臘亞歷山大時期:幾何與三角
第6章亞歷山大時期:算術和代數復興
第7章希臘人對自然形成理性觀點的過程
第8章希臘世界的衰替
第9章印度和阿拉伯的數學
第10章歐洲中世紀時期
第11章文藝復興
第12章文藝復興時期數學的貢獻
第13章16、17世紀的算術和代數
第14章射影幾何的肇始
第15章座標幾何
第16章科學的數學化
第17章微積分的創立
--------------------------------------------------------------------------
【古今數學思想2】
目錄
第18章17世紀的數學
第19章18世紀的微積分
第20章無窮級數
第21章18世紀的常微分方程
第22章18世紀的偏微分方程
第23章18世紀的解析幾何和微分幾何
第24章18世紀的變分法
第25章18世紀的代數
第26章18世紀的數學
第27章單複變函數
第28章19世紀的偏微分方程
第29章19世紀的常微分方程
第30章19世紀的變分法
第31章伽羅瓦理論
第32章四元數,向量和線性結合代數
第33章行列式和矩陣
--------------------------------------------------------------------------
【古今數學思想3】
目錄
第34章19世紀的數論
第35章射影幾何學的復興
第36章非歐幾裡得幾何
第37章高斯和黎曼的微分幾何
第38章射影幾何與度量幾何
第39章代數幾何
第40章分析中注入嚴密性
第41章實數和超限數的基礎
第42章幾何基礎
第43章19世紀的數學
第44章實變函數論
第45章積分方程
第46章泛函分析
第47章發散級數
第48章張量分析和微分幾何
第49章抽象代數的出現
第50章拓撲的開始
第51章數學基礎
雜誌名稱縮寫一覽表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
【數學世紀】
內容簡介
作者為了吸引讀者眼球,選擇了一種闡述管道,對現代數學思想的根源、脈絡及展望交代得非常清楚,兼顧純理論和應用數學,讀起來感到輕鬆自然、獲益匪淺。 本書突出了這些特點:20世紀幾乎不再有通曉全部數學的大數學家,1900年的數學家大會,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為整個數學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20世紀30年代布林巴基所宣導的結構數學是20世紀數學的主流和覈心; 數學在物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得到重要應用,並相互促進。
作者簡介
奧迪弗雷迪(P.Odifreddi),義大利數學家,著名科普作家,生於1950年,都靈大學數理邏輯教授,曾多年擔任康奈爾大學訪問教授,著有《經典遞歸論》以及多部科普著作。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導論1
第1章基礎6
1.11920年代:集合8
1.21940年代:結構12
1.31960年代:範疇15
1.41980年代:函數18
第2章純粹數學21
2.1數學分析:勒貝格測度(1902)25
2.2代數:施泰尼茨對域的分類(1910)29
2.3拓撲學:布勞威爾的不動點定理(1910)32
2.4數論:蓋爾芳德的超越數(1929)35
2.5邏輯:哥德爾的不完全性定理(1931)39
2.6變分法:道格拉斯的極小曲面(1931)43
2.7數學分析:施瓦茲的廣義函數論(1945)47
2.8微分拓撲:米爾諾的怪異結構(1956)51
2.9模型論:魯賓遜的超實數(1961)54
2.10集合論:科恩的獨立性定理(1963)58
2.11奇點理論:托姆對突變的分類(1964)61
2.12代數:高林斯坦的有限群分類(1972)66
2.13拓撲學:瑟斯頓對三維曲面的分類(1982)72
2.14數論:懷爾斯證明費馬大定理(1995)76
2.15離散幾何:黑爾斯解决開普勒問題(1998)81
第3章應用數學85
3.1結晶學:比伯巴赫的對稱群(1910)90
3.2張量演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1915)96
3.3博弈論:馮·諾伊曼的極小極大定理(1928)99
3.4泛函分析:馮·諾伊曼對量子力學的公理化(1932)
102
3.5概率論:柯爾莫哥洛夫的公理化(1933)106
3.6優化理論:丹齊格的單純形法(1947)110
3.7一般均衡理論:阿羅德布魯存在性定理(1954)
112
3.8形式語言理論:喬姆斯基的分類(1957)115
3.9動力系統理論:KAM定理(1962)118
3.10紐結理論:鐘斯的不變數(1984)122
第4章數學與電腦127
4.1算灋理論:圖靈的刻畫(1936)132
4.2人工智慧:香農對國際象棋對策的分析(1950)135
4.3混沌理論:勞倫茨的奇怪吸引子(1963)138
4.4電腦輔助證明:阿佩爾與哈肯的四色定理(1976)
140
4.5分形分析:芒德布羅集(1980)145
第5章未解問題149
5.1數論:完美數問題(西元前300年)151
5.2複分析:黎曼假設(1859)153
5.3代數拓撲:龐加萊猜想(1904)157
5.4複雜性理論:P=NP問題(1972)161
結束語165
參考文獻170
索引172
譯後記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