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晚清民國的三十三個奇人】
【晚清民國的三十三個奇人】

【晚清民國的三十三個奇人】

NT$1600
已售:21

《大師》:蔡元培 梅貽琦 蔣夢麟 馬寅初 傅斯年 羅家倫 《先生》: 王國維 梁啟超 陳寅恪 趙元任 吳宓 《狂人》:龔自珍 辜鴻銘 章太炎 黃侃 劉文典 梁漱溟 《高僧》:何紹基 王闓運 易順鼎 葉德輝 惡之花 八指頭陀 弘一法師 曼殊上人 《隱士》:康有為楊度劉師培 周作人馮友蘭 《裱糊匠》:魏源 郭嵩燾 李鴻章 張之洞


東方書院前.png

主图-01.jpg


編輯推薦


  生活的意義就在於平常中追求“超常”,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平凡中活出自己的真性情。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去研讀那些彪炳歷史的“奇人”的緣由。

  一個奇人輩出的時代,一定是一個激流洶湧、變動劇烈的時代,也是一個激情澎湃、光芒四射的時代。這樣的時代百舸爭流,英雄盡顯本色,充當著社會各個領域的急先鋒。他們或為狂人、隱士,或為高僧、名士,或為大師、先生,或為一個破裂時代的“裱糊匠”——他們多姿多彩的人生,成就了一段熠熠生輝的人文歷史畫卷。


內容簡介


  晚清、民國是一個社會劇烈動蕩的時代,也是一個“奇人”輩出的時代。一如地殼的劇烈變動,讓那些沉埋千古的各種寶石有機會燦爛於天地之間,亂世也為各色“非常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學術理想與精神追求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晚清民國的三十三個“奇人”,猶如那個時代開放的三十三朵光照日月的奇葩,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這三十三個奇人包括:文壇飛將龔自珍,神情古怪魅力十足的辜鴻銘,百年來極狂放的國學大師章太炎,飽覽古書、在其眼裡“胡適之輩不過爾爾”的黃侃,敢當面怒罵蔣介石為“新軍閥”的劉文典,“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梁漱溟,保皇之路越走越黑的康有為,“越墮落越不快樂”的劉師培,身懷絕學、誤入歧途的大才子楊度,隱士與叛徒的周作人,為天地立心的馮友蘭,能讓曾國藩徹夜失眠的王闓運,惡之花葉德輝,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師,風流情聖曼殊上人,以苦行和苦吟著稱的高僧八指頭陀,自沉昆明湖的王國維,集人生六大矛盾於一身的梁啟超,不風魔不成活的陳寅恪,為情所困、為情所苦的吳宓,北大之父蔡元培,寡言君子梅貽琦,計劃生育教父馬寅初,風流儒將羅家倫,裱糊將演獨角戲的李鴻章,晚清洋務運動的主將張之洞等。

  他們或為時代狂人,極力張揚自由個性;或為國學大師,學術豐贍以傲天下;或為名士高僧,卓爾不群追求人間的精神樂土;或為時代翹楚,在關乎民族存亡的風口浪尖左沖右突……三十三個奇人的嬉笑怒罵、命運沉浮,構成了一部濃墨重彩的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人生畫卷。


作者簡介


王開林: 1965年出生於長沙。 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迄今已出版散文隨筆集《站在山谷與你對話》、《落花人獨立》、《靈魂在遠方》、《湘軍百家文庫·王開林卷》、《穿越詩經的畫廊》、《敢為天下先》、《非常愛,非常痛》、《非常人,非常事》等十九部,發表長篇小說《文人秀》一部。作品被收入海內外近三百種散文、隨筆選本和年鑑。

獲得首屆"湖南毛澤東文學獎",1992年"萌芽文學獎",第四屆、第七屆"《十月文學獎》",第四屆台灣"《中央日報》文學獎"等海內外多個文學獎項.

曾任湖南省作協副主席,現為《文學界》執行主編。


主图-01.jpg


微閱讀大系 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先生


編輯推薦


為學者不可無師,除開那些誤人子弟的不稱職者之外,凡是具備真才實學的良師、明師、導師,方可稱為“先生”,他們的精神世界值得後人探看。王開林編著的這本《先生》為我們研究是就是四位具備真才實學的“先生”,他們是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和吳宓。


內容提要


《先生》的內容提要如下:1925年初成立的清華國學院,活力充沛,四大導師冠絕一時。然王國維投湖自盡,身後留下無數猜想,梁啟超身上附麗的色彩駁雜,一生充滿矛盾,陳寅恪為全中國博學之人卻終遭奇禍,趙元任少年喪家卻天生快活,通曉十餘種外國語言和三十多種中國方言,被國際同行譽為“趙先生永遠不會錯”《先生》由王開林編著。


主图-01.jpg


微閱讀大系: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大師


內容提要


民國時期,百業凋敝,唯獨教育不曾腐敗,還算成功,其根源就在於:那個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大師云集的時代。王開林編著的《大師(精)》講述了北大校長蔡元培、清華校長梅貽琦,以及蔣夢麟、馬寅初 、傅斯年 、羅家倫等六位民國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張“兼容並包”,提倡“學術自由”,以其雅量、遠志成就了北大之“大”。蔣夢麟、馬寅初、羅家倫、傅斯年,這四位大學校長雖然不能與蔡元培、梅貽琦並駕齊驅,但他們對北大、清華、中央大學、台灣大學的貢獻均有目共睹,我們稱讚蔡校長、梅校長為中國教育的功臣,稱讚蔣校長、馬校長、羅校長、傅校長為中國教育的功狗,肯定不會有錯。


主图-01.jpg


微閱讀大系·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狂人


內容簡介


  一個社會,倘若腥、羶、腐、惡更吃香,更走俏,狂人就勢必轉型為烈酒、胡椒和芥末,沒有他們,“佳餚”肯定難以下嚥。一個地方,倘若池、塘、丘、壑更養眼,更悅目,狂人就勢必升格為江流、嶽峙和雲飛,有了他們,“美景”還能剩下多少底氣? 《微閱讀大系·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狂人》的重點在“佯狂”和“真狂”,蓋混合古義今義而用之。


主图-01.jpg


微閱讀大系·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高僧


編輯推薦


  在中國,“名士風流”這四個字似乎滿含褒讚的意思,其實未必盡然。清代著名樸學家段玉裁對外孫龔自珍寄予厚望,諄諄告誡道:“努力為名儒,為名臣,勿願為名士。”很顯然,在段玉裁看來,龔自珍做名儒和名臣要優於做名士,因為名儒被讀書人敬若神明,名臣被皇帝爺倚為心腹,都有好果子吃。名士衣褐懷寶,張揚性情,炫耀才智,常在醇酒美人之間周旋,快活固然快活,但會招忌惹禍。能說明問題的是名臣斥責名士。清末大詩人易順鼎在廣西龍州署理道台三個月,因為極力反對“裁綠營,停邊餉”觸怒兩廣總督岑春煊,被後者定性為“荒唐”,斥罵為“名士畫餅”(諷刺他只是畫餅樣的名士,於國無用),痛加參劾。生成的眉毛長成的痣,性格決定命運,易順鼎更樂意做不拘形蹟的名士。他們在“恣肆”二字上可謂下足了工夫,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感於風月,情及倡優,放浪形骸,自足快意。名士若走向極端,就會披猖無忌,言人之不敢言,行人之不敢行,蹈於絕境而不旋踵。而在王開林專著的《高僧》裡將為您講述名士的故事。


內容簡介


《高僧》何紹基能成大器得益於身後的加血淵源;易順鼎的三副人生熱淚,一為事業二為文章三為沒人;葉德輝是以“痞”著名以“頑”致禍的大學者;八指頭陀是以苦吟著稱的高僧;弘一法師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蘇曼珠多情種子與傷心詞客……


主图-01.jpg


微閱讀大系·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裱糊匠


編輯推薦


  在晚清的淒風苦雨中,真正能唱壓軸戲的唯李鴻章一人而已。然李鴻章尚且自嘲為“裱糊匠”,別人又豈能扮演更像樣的角色呢?


內容簡介


  魏源為強國夢勾勒出一幅草圖,主張“師夷長技以製夷”;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幫國人找到了心理平衡點;郭嵩燾認為學習西方科技只能治標,學習西方政教才能治本;到了李鴻章那兒,大清帝國紙糊的大廈到處著火,他是消防隊長,滅火不假,分身乏求,可嘆只能割地賠款,開放口岸,犧牲礦權和路權,他也只能為此討價還價……


主图-01.jpg


微閱讀大系·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隱士


內容簡介


  一個人一生中可能會面臨兩種精神困境:眼前無路可走是一種,眼前歧路紛出則是另一種。這兩種精神困境都令人抓瞎和抓狂。對於找不到北的路痴而言,歧路紛出的情形還要更為糟糕一些。在中國近現代,知識精英幾乎都曾遭遇過這兩種精神困境,有的最終找到了出路,或自以為找准了出路,有的則在那條迷途上走得兩眼暈黑,直至失足墜入深不可測的淵谷,萬劫不復,但也有人歷盡劫波,找到歸途,實現了自我救贖。而《微閱讀大系·王開林晚清民國人物系列:隱士》將為你一一道盡這些知識精英如何走出困境的這些故事。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晚清民國的三十三個奇人】
NT$16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