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神話傳說中的黃帝文化探源,到先秦諸子中的黃帝文化闡述,再到兩漢對黃帝治理思想的運用和天人大道的探討,追尋「黃老學」旨歸、歷代祭祀黃帝之簡況,總結黃帝文化對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巨大貢獻,特別是開啟了華夏政治之大一統模式。本書可說是一部有關黃帝文化的大而全的著作。
作者簡介:
馬平安,1964年生,河南盧氏人,歷史學博士、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政治史、中國近代政治史。寫作出版《春秋何以無道》《大哉 孔子》《走向大一統》《傳統士人的家國天下》《中國政治史大綱》《中國傳統政治的基因》等著作30餘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神話傳說中的黃帝文化
第二章 先秦諸子言黃帝
第三章 司馬遷說黃帝
第四章 《黃帝四經》中的治理思想
第五章 《黃帝內經》中的天人大道
第六章 黃帝音樂與中華文化
第七章 「黃老學」旨歸
第八章 歷代祭祀黃帝之簡況
第九章 黃帝與中華民族
第十章 黃帝與中國文化
精彩書摘: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連綿不斷。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偉大時代。黃帝文化經過無數次血與火的考驗,經過千錘百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須臾離不開的精神紐帶。
著名歷史學家、疑古派代表人物顧頡剛先生曾將早期黃帝形象的演變過程歸納為6個階段,非常詳細地總結了黃帝敘事的具體演變。
(1)黃帝是秦國崇奉的上帝之一。
(2)加上戰國時「神仙家」的塗飾。
(3)為莊子等論道之人所容納,又加上一層「道」的塗飾。
(4)傳說既盛,儒家亦不能不容納,因此推為古代帝王,而有《易繫辭》及《五帝德》等記載。
(5)既為儒家所取,於是為漢代之道家所攻擊,如《莊子》中《在宥》《天運》諸篇之說他太人間化。
(6)漢以後定一尊於儒家,故《易》《禮》和《國語》中所說之黃帝成為歷史。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 二十四史被公認為「正史」,二十四史的首部是《史記》, 《史記》開卷是《五帝本紀》,而五帝始於黃帝。據古史傳說,黃帝是中華文明的偉大奠基者和開拓者,是中華文明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與創世英雄的象徵。在中國先秦兩漢古籍《山海經》《春秋左傳》《國語》《逸周書》《大戴禮記》等諸子文獻中都有過對黃帝事迹不同程度的記述,這絕不是偶然的。歷史表明,古軒轅部族的活動代表著中國早期文明的初步躍進,其躍進的經過與痕迹,經過長時期的流傳,經過周人的增益、潤飾,更加鮮明而豐富,尤其是經過偉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對中國上古傳說加以系統化的歸納與整理並以《五帝本紀》為首卷作為中華文明的開篇以來,黃帝終於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至尊至貴的顯位,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帝,黃帝文化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也由此而得以固定下來。黃帝在歷代被尊為「人文初祖」,他的時代被公認為是中國文明的起源界點。人們常講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即是由黃帝時期計算而得出來的。追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時代,要推及黃帝時期的史跡與傳說,而考察中華文明的性質特點,也不能離開黃帝的記載與傳說。可以說,自有文字記述以來,歷代典籍都把傳頌黃帝的豐功偉績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使命,這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和特徵之一,也是中華文明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五千年歷史所以傳承得如此清晰,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所以只有中國的碩果僅存,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中華民族擁有和一直傳承黃帝文化這樣的「源頭活水」。
編輯推薦: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內容簡介:
本書從法家的緣起談起,進而總結了法家的傳統、特徵、師承,以及先秦法家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和巨大貢獻。本書可說是一部有關法家文化的大而全的著作。
目錄:
第一章 法家的淵源
第二章 法家之催生
第三章 春秋時期的法家
第四章 《管子》:春秋法家之大成
第五章 戰國初期的法家
第六章 戰國中期的法家
第七章 《商君書》:戰國初中期法家之大成
第八章 戰國後期的法家
第九章 《韓非子》:中國傳統政治學之大成
第十章 法家與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模式之定型
精彩書摘:
法家最突出的思想特徵是「去不直,公正不阿」。在原始意義上,「法」主要指刑罰的意思,古代的「刑」也稱為「法」,如,「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刑家就是中國的法家。「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廌去。」「去」在古文中表「去掉」「捨棄」的動作,用在「灋」字中,表示在「廌」看來是醜惡的或不公正的東西應該祛除、拋棄、消除。古人造字講究象形、寓意和義理。製法體現公平,執法護正祛惡,「去」惡「去」邪應是古人賦予「灋」字的基本涵義。
編輯推薦:
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的境界追求
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孔子的文化追求
內容簡介:
本書從探討孔學與儒學開篇,探究《論語》的夫子大道,解析《易傳》與《春秋》的意義,追溯孔子的文化自信和理想社會之源,總結孔學對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巨大貢獻,特別是對中國人立身處世的人生哲學以及修齊治平理念的養成。本書可說是一部有關孔子之學的兼容並包的著作。
目錄:
第一章 孔子、孔學與儒學第二章 先秦諸子言黃帝
第二章 打開《論語》的鑰匙
第三章 孔子與《易傳》
第四章 《春秋》的意義
第五章 孔子的理想社會
第六章 孔子的文化自信
第七章 孔子的文化選擇
第八章 孔子的人生管理
第九章 孔子的事業規劃
第十章 孔子的政治智慧
第十一章 孔子的修身大道
第十二章 孔子與音樂
第十三章 孔子的養生智慧
精彩書摘:
在孔子一生中,他想要做成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這些想做成的事情都不能算作他的人生理想。孔子的人生理想其實並不複雜,首先,他有著自己的人間大同夢。其次,他想重建東周,也就是恢復周公制禮作樂規範社會秩序的事業;再不然,退而求其次,從大夫、陪臣那裡奪權,實現公室集權,徹底改變諸侯國中那種卿大夫、陪臣執國命的不正常的狀態。最後,如果以上都實現不了,那就放下一切,讀書育人,春日放歌,琴書消憂,悠遊林下,去享受自己精神上天人合一的自然狀態。
編輯推薦:
你屬於哪種領導者類型?
如何做一個自強不息、進退裕如的領導?
本書會告訴你。
內容簡介:
本書從探討各種領導者類型開篇,探究各種人物的領導智慧,通過《論語》《老子》《史記》《韓非子》《管子》等幾部經典中關於治國理政的方略和管理藝術的總結和提煉,特別是其中的精華於現代社會仍有可資借鑒的意義。目前社會上有關管理學的書多為引進版,本土的管理學著作特別是從傳統經典中總結管理經驗的書很少見,本書在這方面令人耳目一新。
目錄:
第一章 你屬於哪種領導者類型
第二章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型的領導
第三章 進退裕如圓潤成熟型的領導
第四章 領導力核心: 管理好自己與管理好屬下
第五章 如何做好一個綜合型的領導
精彩書摘:
在權力角逐場上,因為人的天性稟賦不同,所處環境不同,所得到的機緣不同,接受家庭、學校、社會教育與熏陶等也不同,所以領導者的類型必然是千姿百態,各有短長的。從領導學的角度來看,領導者的類型是有跡可循的。縱覽古今歷史,領導者主要分為五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決策型領導。決策型領導,或者說是拍板型領導。這種類型的領導,是團體的核心靈魂,對團體的發展方向、路線、格局、高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其歷史地位與重要性,別人往往一時無法替代。如周公、秦始皇、劉邦、曹操等人。第二種類型是智囊型領導。智囊型領導,或者說是智庫型領導。這種類型的領導,是核心領導的智庫,負責為核心領導調研各種情況,收集各種信息,提供多種可供決策型領導充分選擇的決策方案,並為決策型領導做好預警工作。如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人。第三種類型是管理型領導。管理型領導,或者說是執行型領導。這種類型的領導,多是些執行力極強,在實際生活中或者說江湖實踐中遊刃有餘的人。他們的開拓能力、組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貫徹執行能力都很強。這種類型的領導一旦遇到一個富有遠見、戰略正確、敢於放權的老闆,往往就
能夠將他們的才華超水平地發揮。如管仲、商鞅、蕭何等人。第四種類型是執行型領導。執行型領導,或者說是做事型領導,往往是那些特別願意做事情並且能夠把事情做得比較完滿的領導型人物。他們有能力、有幹勁、有魄力、有激情,只要運用得法,完全可以獨當一面。這種類型領導的缺陷是在總體戰略方向的把握以及運籌帷幄等戰略方面,需要決策型領導與智囊型領導的指導,往往只能在戰術方面取得成績。如韓信、張飛、關羽等人。第五種類型是綜合型領導。綜合型領導,或者說是複合型領導。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領導的身上都表現出了多種才能。尤其是那些草根出身、從基層做起者,他們的素質中往往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複合型的東西,否則,在競爭淘汰的殘酷環境中,也成長不起來。但現實中能扮演多種角色的領導者並不多見,而且這種人因為多重人格往往不能成就太大太高的事業,畢竟,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綜合型領導如果遇到高層面、大格局的老闆,就都能充分發揮其才幹。如曹參、范仲淹、張居正等人。
作者簡介:
馬平安,1964年生,河南盧氏人,歷史學博士、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政治史、中國近代政治史。寫作出版《春秋何以無道》《大哉 孔子》《走向大一統》《傳統士人的家國天下》《中國政治史大綱》《中國傳統政治的基因》等著作30餘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
NT$2750
【兩宋烽烟錄】(全四卷精裝)
NT$2100
【天京之鬥+功名訣】(特裝版)
NT$2299
名畫地圖系列:【水滸傳】(北斗獨家地圖x戴敦邦精美插畫)
NT$2850
【地圖上的中國史】(上下五千年,皇皇三千頁)
NT$2599
7月新書:【封神演義】(三册特裝版布面刷邊)
NT$2499
【羅布淖爾+吐魯番+塔里木盆地+高昌陶集上下册】
NT$2399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NT$1199
【*歸鄴西:曹操高陵研究】
NT$1899
【明六帝紀】+【弘光紀事】+【弘光列傳】(李潔非明史三部曲)
NT$1750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明清時代的盆景藝術圖譜】
NT$1200
龍門石窟:【石刻巔峰的前世今生】
NT$1550
歐洲的擴張1415—1789:【現代世界的奠基】
NT$1450
【中國歷史地理綱要】(現代歷史地理學標誌性巨著)
NT$2050
萬園之園【圖說圓明園】(萬園盛世與輝煌,盡收眼底;夏宮餘輝與悲愴,唯有歎息)
NT$1499
【金瓶梅版本史】(增訂版)
NT$2999
【三國演義】(典藏禮盒,全三册)
NT$1750
星漢燦爛:【中國天文五千年】+【象天法地】
NT$1599
開年重磅出版:長城之外【北境與大明邊防1368—1644】(附贈《邊城禦虜圖說》經折裝圖冊)
NT$1699
2024重磅出版:浮世繪裏的中國文學【三國演義+西遊記】(套裝2册)
NT$2650
2024重磅新品:【千里之境】+【筆墨風骨】+【歌以詠志】+【千年文脈】